甘孜日報 2017年09月06日
■楊燕
老榆林又叫榆林宮,,是舊時明正土司的避暑行宮,雍正四年,,果親王在這里建設(shè)行宮溫泉沐浴,,亦名御林宮,。折多河在這里的山谷中蜿蜒奔流,,河谷四周綠草茵茵,野花遍地,,又因這里出溫泉,,所以康定人愛來這里耍壩子。
在老榆林靠近折多河的石灘上,,有一處溫泉,,鈣化物堆積形成圓錐體,狀如火山,,頂端突泉噴射,,云蒸霧繞,陽光下五彩繽紛,,蔚為壯觀,,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火龍石”。溫泉水流到石灘上,,形成露天溫泉池,,堪稱沐浴療疾的瑤池勝景。溫泉池上方有天然巨石形成斜坡,,民國6年,,川邊鎮(zhèn)守使殷承獻(xiàn)手書顏體“灌頂”二字刻于石上,取佛經(jīng)“醍醐灌頂”之意,,筆鋒剛健遒勁,,至今仍清晰可見。1947年夏,,國畫大師張大千到康定就曾到此游覽,,作了一幅“御林宮雪山”的畫作,并書有:御林宮,,明正土司避暑別墅地,,雪山,、溫泉,,并皆勝地。
這處溫泉勝地也是康定十景之一,,叫做灌頂突泉,。沿著榆磨路去探尋灌頂突泉,幾經(jīng)打聽,,在老榆林一處農(nóng)舍的屋后找到了一條通往河邊的下坡路,,順著這條小路一直走到折多河邊的河灘上,眼前有一個大的水泥蓄水池,,冒著熱氣,,池子旁邊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刻有“灌頂”二字,,大石頭的腳下有一處小的泉眼正冒著水,不遠(yuǎn)處還有一個石頭砌的池子,,蓄著溫泉水,,供人們洗浴、泡腳,。在這片河灘上,,溫泉水從亂石間流過,許多地方已經(jīng)長起了綠色的苔蘚,。小心翼翼地踩著這些石頭走過水洼,,臨河邊一處鈣化的圓形石包很特別,頂端涌出的溫泉水從石包上流下來,,形成了幾個小的鈣化池,,不知這是不是就是“火龍石”。
現(xiàn)在再來看灌頂突泉,,其實是很失望的,,雖然見到了“灌頂”,見到了溫泉,,但是這周圍的環(huán)境太差了,,沒有一點(diǎn)美景可言,散布在四周的各種垃圾,,還有泉水里人們煮了雞蛋和洋芋剩下的殘渣,,讓人看了覺得很難受。
查看了一些關(guān)于灌頂?shù)馁Y料,,也走訪了一些老康定人,,再還原灌頂,在他們的描述中以前的灌頂真的就是一處風(fēng)景優(yōu)美的溫泉地,,無愧于康定十景之稱,。夏天,慕灌頂突泉之名而來,,在山青水秀的景致中,,可以一睹“火龍石”的真容,感嘆自然的神奇,,可以欣賞刻寫在大石之上經(jīng)過幾十年風(fēng)吹雨打仍清晰可見的“灌頂”二字,,感嘆歷史的變遷。在灌頂,,折多河清涼的河水和溫泉水融合在一起,,變成剛好讓人覺得舒適的溫度,可以泡澡,、泡腳,、洗衣服,,在溫度極高的泉眼處,還可以煮食雞蛋,、洋芋,。
曾看見過灌頂溫泉的一幅照片,沒有拍攝的時間,,照片是黑白的,。照片里,刻著“灌頂”的大石頭下,,溫泉水騰起白色的水霧,,兩名穿藏裝的婦女好像在溫泉水里洗衣服,身旁還放著兩個大背篼,,一個小女孩從她們旁邊的石頭后伸出頭,,露出一張?zhí)煺娴男δ槪纳眢w被石頭遮住了,,不知道當(dāng)時是不是正在溫泉水里玩耍,,才那么開心。
在這幅照片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灌頂,,這里雖是康定的名勝,也是周圍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F(xiàn)在已經(jīng)難見到這樣的場景了,,灌頂下面有了金家河壩、龍頭溝等溫泉浴室,,很少有人再去灌頂泡溫泉,、洗衣服。再去尋找灌頂?shù)?,多是外地來的游客,,他們慕灌頂突泉的名而來,不知見到后,,會有怎樣的感受?/span>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