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8月30日
■劉洵
柏遼茲,、瓦格納,、布魯克納,、馬勒,、他們這幫家伙,因為過足了音響試驗的隱,,所以我聆聽的這時候會謹慎地選擇版本,,其目的不同于對布拉姆斯版本的選擇,選擇布拉姆斯的版本是為了更好地聆聽布拉姆斯,。而選擇瓦格納的版本,,是因為懼怕索爾蒂的音響,所以選擇克萊姆佩雷爾,;選擇馬勒的版本,,是因為厭倦了伯恩斯坦的音響,所以選騰斯泰德的版本,;布魯克納是這幫人的一個例外,,直達天庭、直達上蒼,!我覺得他的音樂是最不需要附加說明的,,瓦格納說布魯克納最接近貝多芬,其實他最接近音樂的本質(zhì),,就像巴赫的音樂,,都是一種“像宇宙一樣不可思議的本體現(xiàn)象”。我?guī)缀跻姷讲剪斂思{的不同版本都會購買,,當然聽得最多的還是約夫姆在DG公司的那套全集(STEREO 469 810-2),。
我嘗試過向初次欣賞經(jīng)典音樂的朋友介紹瓦格納、馬勒,,只要事前把總體基調(diào),、氣氛向聽者介紹,反復播放一兩個主題,,多從文學的角度做些注解,,他們的作品往往很容易被接收,還會驚嘆其音響和氣勢,。但是介紹單純和樸拙的布魯克納卻并非易事,,布魯克納音樂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不分先后地向我們涌來,,您必須在聽覺上熟悉他之前所有的音樂語匯,把聆聽的心態(tài)調(diào)整到與他相同的虔誠的宗教狀態(tài),,你才可以與那股反復不斷涌動的洪流同步,,進而化為自己內(nèi)心的不斷渴求,就像在這個陰冷的早晨,,畫室里又一次響起布魯克納,。試圖用附加的因素,文學的,、美術(shù)的手段來解釋布魯克納是徒勞的,這正是他的音樂更加耐聽的重要原因,,希圖尋覓這些舒緩線條和細節(jié)單獨的故事也是徒勞的,,因為他們都融入主體的反復吟誦,這一點正好是我夢寐以求的藝術(shù)狀態(tài),,萬物生靈在冷靜地,、平等的精雕細琢之后都相互溶解了,就像現(xiàn)在的《家園》,,刻畫,、罩染、調(diào)整紫色和綠色的份量,;制造跨越細節(jié)邊界的漸深和漸淺……,。一年多時間里吃力而緩慢地向前推進,為了等待最后的一刻,,所有敏感的細節(jié)都將在力度均等的狀態(tài)下隱藏起來,,只留下一片淡淡的、透明的色暈的痕跡,。在約夫姆那里,,布魯克納希望向上蒼盡情傾訴的要求在綿密滯重的溫暖色調(diào)螢罩下,不斷涌動出寬緩而厚實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