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7月21日
——《天籟回寰》下
■肖宵
半個多世紀以來,,《康定情歌》不僅風靡中國的千家萬戶,,而且走紅全球,,一直傳唱至今,。在情歌的故鄉(xiāng)康定,,能歌善舞的康巴人,,仿佛縮短了世人與歌中張家大哥李家大姐的距離,,然而有如《康定情歌》里唱的張大哥,、李大姐是誰的爭議一樣,,作者是誰也引發(fā)了許多爭論,。是誰創(chuàng)作了這首歌?是誰把它傳播到世界各地,?本期欄目我們將帶您回到上世紀40年代的康定,,來尋覓這曲天籟之音的足跡。
湛湛藍天,,悠悠白云,,山林靜謐,湖水微漪,,張家大哥,,李家大姐,情投意合,,緣聚康定,!這首婉約的小調情歌已在世界上各個角落回蕩了半個多世紀,。康定,,這個深藏在橫斷山脈褶皺里的高原小城,,何以憑借一首《康定情歌》便越過了文化上的高山峽谷,讓世人皆知呢,?
1939年,,日寇的鐵蹄在中華大地上肆虐,全國各地軍民抗日情緒持續(xù)高漲,。當時“西康”作為一個省份出現(xiàn)在中國的版圖之上,,成為了抗日的大后方,而省政府所在地便是高原小城康定,。在這段國難當頭的歲月中,,中原大地越來越多的地區(qū)淪陷,人們紛紛涌入西南躲避戰(zhàn)亂,,康定一時車馬云集,,商旅不斷,成為中國較為繁華的城市,。文人志士們的到來更是讓人們的思想空前活躍,,青年人抗日激情空前火熱,他們紛紛外出求學,,參軍抗日,,或許正是這一串串外出的足跡,將康定的民歌帶到橫斷山脈另一端,。
在那段特殊的烽火歲月,,或許早已唱響爐城的情歌正是以這樣一種意外的方式,傳向了內地,。但當時的情歌,,只是一首民間小調。在1947年之前,,從沒有哪本書籍收錄這首歌曲,,《康定情歌》也沒有作為歌名出現(xiàn)在任何一篇報紙之上,歌曲第一次被人們所熟知,,竟然是因為有歌唱家在遠離康定千里之外的國民政府首都南京,,將它正是唱響!
當年38歲喻宜萱,,是中國歌壇女高音“四大名旦”之一,,名聲顯赫的她在南京的獨唱音樂會上,竟然唱起了時人聞所未聞的《康定情歌》,,歌曲的空前成功,,讓小城康定一夜之間成為名流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喻宜萱在世時曾介紹,,當年第一次在南京的劇場里演唱,,唱到《康定情歌》的時候突然停電了,停電之后,,當時的觀眾沒有一個人退場,,而是人人舉著一支蠟燭聽她唱完了《康定情歌》。由此,,這首歌“橫空出世”,。
此后,《康定情歌》成為了喻宜萱音樂會上的必唱曲目,,憑借著喻宜萱的影響力,,這首情歌紅遍大江南北,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傳唱,。然而這首橫空出世的《康定情歌》,,與當時康定城中人們傳唱的情歌卻存在差異,民間相傳的小調如何飛躍千山萬水,,躍然于音樂殿堂之上,,詞曲編配又是何人所為呢?
當時康定青年們口中傳唱的民歌,,沒有正式命名,,按約定俗稱的規(guī)矩,人們稱其為《跑馬溜溜的山上》,。而根據喻宜萱老人的回憶,,她演唱的《康定情歌》,詞曲皆是她的好友,,當年國立音樂??茖W院的教員江定仙所編配,而一直至今,,這首歌曲的版權仍然屬于他的后人,。這就意味著,《康定情歌》的詞曲,,正是江定仙所編配,。
據康定知名文化人郭昌平先生研究,江定仙編配這首歌曲,,是為當時同學教員伍正謙舉辦個人音樂會所用,,其簡譜正是從伍正謙處得到,而這首原名《跑馬溜溜的山上》的民歌,,最初確是伍正謙的學生,,福建泉州人吳文季所采寫,。可以說,,吳文季才是慧眼識得《康定情歌》的第一位伯樂,。
正是這樣傳奇般的傳播途徑,賦予了《康定情歌》更加浪漫的色彩,。在廣為流傳的歲月中,,它給人們帶來幸福,給人們帶來遐想,,讓人們認識了真摯的情感,、率真的人性,激起了人們對溜溜康定城的尋覓,。然而,,它最初的作者究竟是誰?似乎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1997年,,剛剛增加月末版的《甘孜日報》首先想到了這件事,精心策劃“尋找康定情歌作者”互動主題版面,。一時間收到如潮來信,,街頭巷尾議論紛紛,成為“現(xiàn)象級”的文化類深度策劃,,直至現(xiàn)在依然為傳媒圈的人津津樂道,。
正是媒體人的苦苦追尋,使得《康定情歌》的傳播途徑漸漸從歷史的煙云中,,浮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然而民歌的最初作者,卻始終撲朔迷離,。
多民族共融共生的康定,,孕育出了獨特的民間藝術。演唱以溜溜調為代表的多種民歌在上世紀初,,曾是人們的主要娛樂方式,。勞作之時,休息之間,,宴席之上,,民歌都會成為助興的法寶。毋庸置疑,,《康定情歌》的前身《跑馬溜溜的山上》最初肯定是來源于其中的某首山歌,,而曾有學者提出,康定溜溜調和達州宣漢的民歌非常相似,情歌的作者可能是當時宣漢著名的才子李依若,。
幾百公里之外的宣漢,,竟然能夠留下有關《康定情歌》原創(chuàng)者的傳說,那么作為歌曲誕生地的康定,,自然也有許多蹤跡可循,。表達愛情的歌曲自然少不了人物主角,若能尋訪到歌中的張大哥,,李大姐留下的音訊,那么歌曲作者便不再成謎了,。
正當人們在康定尋覓作者之時,,卻發(fā)現(xiàn)沿海一些音像出品公司將《康定情歌》的作者署名為王洛賓。然而“西部歌王”王洛賓從未到過康定,,他也從未以任何形式把《康定情歌》視作或納入自己的作品,。
關于《康定情歌》的原創(chuàng)者,還有很多不同版本,,由于大多數(shù)親歷者已不在人世,,以及檔案資料的缺失,使今日的人們無法知道得更多,。但無論由誰創(chuàng)作,,這首響徹天籟的情歌,都屬于孕育它的土地,,屬于任何傳唱它的人們,。今日的《康定情歌》,已經成為舉世聞名的奇跡,。
是歷史造就了《康定情歌》,,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情歌的發(fā)源地康定這座文化古城,,百年來充滿了理想和夢幻,,在這塊奇美秀逸的土地上還有著許多美妙動人的故事,下期欄目,,我們將目光移至城東面的跑馬山上,,為您呈現(xiàn)曾在山上發(fā)生的幕幕傳奇舊事。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