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4年07月19日
◎黃孝紀(jì)
清明前后的這幾日,往年的故鄉(xiāng),,正是播種早稻的繁忙時節(jié),。
在生產(chǎn)隊的時候,,限于當(dāng)時的農(nóng)業(yè)科技水平,,村莊里所使用的稻種大多還是常規(guī)品種,,湘矮三號,、湘矮七號,、珍珠矮,、珍珠糯,、湘南四號、湘南七號……這些水稻,,植株矮小,,產(chǎn)量較高,抗倒伏,,淘汰了早期產(chǎn)量低又易倒伏的高稈稻,。常規(guī)稻有一個好處,就是農(nóng)民能夠根據(jù)當(dāng)年的生長情況,,擇其優(yōu)良者留種,,供來年育秧,。分田到戶后,雜交水稻在故鄉(xiāng)得到普通推廣,,常規(guī)稻種逐漸淘汰,。相比來說,雜交水稻成活率高,、產(chǎn)量更高,、抗蟲害干旱的能力強,稻種的需求量(每畝3斤)是常規(guī)稻(每畝30斤)的十分之一,,飯的口感也好很多,,優(yōu)勢非常明顯。只是雜交水稻不能留種,,鄉(xiāng)人每年都得去農(nóng)科站購買稻種,。
現(xiàn)在看來,要成為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農(nóng)民十分不易,,這需要一份對土地的深切情懷,,需要年復(fù)一年與泥土的長相廝守,需要對各種作物生長特性及農(nóng)時規(guī)律有透徹了解,。對于浸泡稻種這樣一件關(guān)乎一季收成的大事,,那時候在我們家,每年都是父親親力親為,。
先一天,,他將木腳盆清洗干凈,倒入井水,,倒進稻種,,雙手攪拌一番,用撈箕撈去浮著的癟谷,。稻種浸泡一晝夜,,父親將其撈出,而后在木盆里換上熱水,,以手測試,,用冷水調(diào)出適宜的水溫。稻種重新倒入溫?zé)岬乃薪萜?,父親速速撈出,,裝入干凈的蛇皮袋子,置于周邊都墊了干凈稻草的谷籮里,,捂蓋嚴實,。這道工序,稱為稻種的高溫破胸,,能催其萌芽,,對于水溫和浸泡時間的掌握至為關(guān)鍵,,否則就容易將稻種燙壞。
那幾日,,村前的秧塘十分忙碌,。在生產(chǎn)隊時期,秧塘都是一丘一丘的,。分田到戶后,,各生產(chǎn)隊的秧塘都劃分成帶狀小塊,分給各戶,,戶與戶之間,,筑了泥埂隔開。亦因此,,分田到戶后的秧塘,,更多的是各家自行用鋤頭挖田了,,俗稱鋤秧塘,,而后整理出幾列勻稱平滑的育秧廂。
若是天氣晴好,,稻種潔白的根芽也長出來了,,此時播種是最好的,叫秧谷下塘,。每一處秧塘,,人來人往。鄉(xiāng)人將谷籮里的稻種挑到田埂上,,再用竹籃撥開,,提于左手肘彎,沿著秧廂間的通道,,緩緩行走,,一面?zhèn)壬砀┦祝沂植粫r抓一把稻種,,伸展手臂,,紛紛揚揚播撒,宛若靈巧的手舞,。稻種如雪墜落,,黃粒白芽,黏附在柔軟的泥面上,,密密麻麻,。當(dāng)?shù)痉N撒完,村人還會再次拿了“T”字形的長柄木架,,粘了泥水,,弓身曲背,,用小力在秧廂上輕輕拖過,將稻種略略壓進泥面,。
清明時節(jié)多雨,。為防雨水淋壞剛播的稻種,我們家一般是剁了草籽,,撒在上面,。偶爾遇上天氣糟糕的年份,氣溫低,,雨水特多,,播下的稻種也會爛掉,只得重新找來稻種播上,。也有的年份,,播下稻種后,在秧廂邊緣插上竹片,,彎曲成拱,,覆蓋薄膜,則既防雨又保溫防凍,。
老鼠啃咬稻種,,是一件讓人頭痛的事情。秧谷下塘的最初幾天,,秧塘里還未蓄水,,每到夜晚,田鼠們就成群結(jié)隊出來了,,跑進秧塘,,翻啃稻種,待天明來查看時,,只見廂泥上滿是老鼠的足印,,像萬馬馳過。這樣的景象,,在晚稻種秧時就更為厲害,,因為那個時候氣溫高,已經(jīng)用不上薄膜覆蓋,。為了防鼠害,,鄉(xiāng)人除投放老鼠藥外,還發(fā)明了電打老鼠的辦法,,曾一度廣為盛行,。買一根長長的鋼絲,沿著秧塘四周繞一圈,略為固定,,另一頭折成小鉤,,到了傍晚,用長竹竿撐起來,,直接搭在從田野上空橫過的火線上,,第二天早上,再取下鋼絲鉤子,。這個電鼠的辦法效果固然不錯,,卻十分危險。有一年,,村中一個名叫柏樹的年輕人,,不幸在夜間觸電身亡。他是家中獨子,,尚未結(jié)婚,。他的父母深受打擊,原本硬朗的身體很快就衰敗了,。
秧谷下塘后五天,,就要蓄水。此時,,稻種已長出兩三片嫩嫩的青芽葉,,細細尖尖。放眼望去,,一廂廂長長的柔弱綠意,令人欣喜,。那些覆蓋了薄膜的秧廂,,這會兒要將薄膜周邊掀開透風(fēng)。秧塘的蓄水情況,,需隨著秧葉的長高而逐漸加深,,但田水始終不能淹住葉尖。當(dāng)?shù)狙黹L有數(shù)寸高,,竹片及薄膜收去,,秧塘里已然是一列列的濃綠,油亮可愛,。在晝夜不息的蛙鳴聲里,,秧塘里的蝌蚪日漸多了,大了,,黑壓壓的,,鼓著大肚子,拖著長尾巴,成群結(jié)隊,,在水中,,在點點青萍間,在稻秧里,,歡快地游弋,。
對于每一戶農(nóng)家來說,秧塘里長滿了濃密的稻秧,,那就預(yù)示著一季的收成在望,。為此,在栽種常規(guī)水稻的那些年歲里,,每年自留的稻種,,哪怕缺糧少錢,也不敢碾米吃了,,賣錢花了,。
1982年,我家建了新瓦房,。那年冬天,,為了賺錢還債,二姐跟隨一位遠房親戚去江西賣卷煙,。在給二姐籌措本錢和路費時,,母親不但將家里養(yǎng)了多年的黃狗賣了,在實在無法可想的情況下,,還將留作來年使用的早稻種子全都賣了,。只是不曾料到,二姐的卷煙在江西鷹潭全被收繳了,。她一時想不開,,幾次欲跳河。是親戚好言相勸,,才帶著她回了家,。第二年春上,臨近播種了,,父母急得團團轉(zhuǎn),,四處求借,好不容易才借來稻種,。每每想起這如煙往事,,我的心頭就不免涌起“民之多艱”的喟嘆!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