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1年07月29日
7月21日,眾多游客排隊游覽紅色景點瀘定橋,。羅楚凱 攝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蘭珍
7月21日,,在瀘定縣飛奪瀘定橋紀念館,來自南京的嚴女士帶著兩個女兒,,專程到瀘定縣瞻仰革命先烈,。“帶孩子來感受紅色教育,,看遺跡,、觸摸歷史,比書本更有說服力,?!眹琅坑媱潊⒂^紀念館后,再帶著女兒到瀘定橋走一走,。
今年以來,,在以自然風光為特色的甘孜州,紅色旅游景點成為游客喜愛的旅游目的地,,大批游客前往革命遺址,,感受紅色文化。特別是以飛奪瀘定橋,、磨西鎮(zhèn)毛澤東住地舊址等為代表的紅色文化核心品牌,,掀起了“紅色旅游熱潮”。隨著暑假到來,,“紅色旅游熱潮”再添“一把火”,,接續(xù)為甘孜全域旅游發(fā)展增添新動能。
游客大幅增長 紅色景點持續(xù)升溫
7月21日,,炎炎烈日下,,記者看到,在瀘定橋入口處,,兩列排隊上橋的游客已延伸至50米開外,,另有大量的游客在河岸邊觀望瀘定橋、拍照留念,。據(jù)現(xiàn)場工作人員介紹,,瀘定橋載客量有限,人員限流而進,,但游客熱情不斷,,自暑期開始,排長隊的情況已持續(xù)10多天,。
今年1—5月,,瀘定縣接待游客達181萬人次,同比增長197%,,其中,,瀘定橋景區(qū)30萬人次。
在丹巴縣甲居藏寨,,來自重慶的退休職工陳祥觀賞自然風光后,,特意去了紅五軍政治部舊址?!凹拙硬卣娘L景優(yōu)美,,值得一游。參觀了紅五軍政治部舊址才知道紅軍以前也到過丹巴,?!?/p>
記者從美人谷傳媒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7月15日,,甲居藏寨景區(qū)紅五軍政治部舊址接待游客3224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近2600人次,增長率超400%,。
同樣較以往人氣和名氣大幅提升的,,還有甘孜縣十八軍窯洞群,以及一系列紅色紀念館,?!?936年3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方面軍長征到達甘孜,1936年7月,,紅二方面軍六師最后離開甘孜縣境,,歷時三個半月,紅軍和甘孜的老百姓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意,,這片土地上有紅軍長征會師的遺址,。”紀念館講解員拉姆為浙江東西部協(xié)作和對口支援甘孜縣隊員講解紅軍在甘孜縣的歷史,,來自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qū)蓬街鎮(zhèn)中學教師鄒暉感觸頗深,,“我在革命老區(qū)井岡山長大,參加工作是在浙江,,現(xiàn)在來到甘孜縣支教,,有幸到紀念館參觀,一路下來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紅軍艱辛和困難,。作為來支援甘孜建設的教師,,我一定會傾盡力量?!?/p>
目前,,正值旅游旺季,甘孜縣紅色遺址較往年游客參觀人數(shù)有很大漲幅,,截至7月16日,,甘孜多個紅色紀念館共接待游客約5400余人次。
山村變成游覽區(qū) 村民輪流參與接待
“85年前,,紅軍在丹巴駐留了一年多,,1000余名藏族同胞參加了紅軍建立的第一支以少數(shù)民族命名的成建制部隊——藏民獨立師?!痹诘ぐ涂h甲居鎮(zhèn)藏民獨立師師部遺址,,小巴旺村村黨支部書記降初拉姆向游客講述著從小聽到的紅軍故事。截至目前,,甲居鎮(zhèn)藏民獨立師師部舊址接待游客600余人次,,較去年同期150余人次增加450人次,增長率300%,。
在甲居鎮(zhèn)180公里以外的海螺溝磨西鎮(zhèn)柏秧坪村,,長征時期紅軍在此激戰(zhàn)過。今年5月以來,,柏秧坪村全新打造了一條紅色旅游線路,,備受各地游客的青睞?!皫缀趺刻於加袌F隊前來柏秧坪村,,高峰時,,停車場、村道,、村民家門口都停滿了游客的車,。”村民馬東美說,,村里實行輪流待客制,家家戶戶都能參與游客接待,。當游客體驗完紅軍長征的辛苦后,,可品嘗到磨西老臘肉、地道農(nóng)家野菜,。
紅色旅游對經(jīng)濟的帶動十分明顯,,據(jù)村民介紹,當?shù)夭宛^,、住宿為游客提供的食材源自本村,,原生態(tài)的土豆白菜是游客口中的綠色食品,成為“搶手貨”,,香腸,、臘肉更是供不應求?!熬湍壳鞍l(fā)展趨勢,,我們村開辦民宿的農(nóng)戶,少的一年收入10萬元,,多的數(shù)十萬元,。”柏秧坪村黨支部副書記王全倫高興地說,。
挖掘特色資源 串起紅色旅游大環(huán)線
甘孜州紅色旅游資源豐厚,,分布面廣,長征時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先后進入甘孜州15個縣,活動期長達17個月,。在和平解放時期,、民主改革平叛時期,甘孜州是十八軍進藏最大后方補給地,。
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甘孜州被列為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qū)”的“雪山草地紅色旅游區(qū)”,,列為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一,,瀘定橋革命文物紀念館列為100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之一,。
依托資源稟賦,近年來,,甘孜州深層次挖掘紅色資源,,不斷擦亮紅色名片,采取一系列措施,,為全域旅游發(fā)展增添新動能,。
開展紅色文化旅游資源普查調(diào)研,編制發(fā)展規(guī)劃,,圍繞“飛奪瀘定橋,、甘孜大會師”兩大紅色旅游主題,打造3條紅色旅游精品線,,整理長征主題紀念設施,、遺址48處;實施紅色遺址恢復與保護工程,,目前,,投資8034.85萬元,重點建設川藏公路博物館等7個項目,;整合康定,、瀘定、丹巴紅色資源和特色點位,,串點成線打造紅色精品教學大環(huán)線,。同時,結(jié)合史實資料,,深挖紅色故事,,出版《紅軍長征在甘孜》教育讀本,制作《飛奪瀘定橋》實景劇,,為全域旅游發(fā)展注入更鮮活的本土歷史元素,。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