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綜合 2019年07月28日
藏民族有著特殊的服飾文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藏族社會的經(jīng)濟(jì),、文化發(fā)展面貌和心理素質(zhì),,從而可以看出這個民族的生產(chǎn)、生活和文化的歷史積累,。更為主要的是,,藏族服飾與雪域高原的自然環(huán)境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
藏式服裝
稻城:
男子長袍多以黑白氆氌為料,,其領(lǐng)子,、坎肩、大襟,、袖口和底邊均鑲有彩色金絲料或水獺皮,、豹皮等裝飾。同時頭戴狐皮帽,、禮帽或金氈窩,,腰佩制工精巧的藏刀及銀花、錢包,,手戴玉圈或戒指,,腳穿藏靴或長筒皮靴,顯得剽悍,、威武,、粗獷。
婦女的傳統(tǒng)服裝主是坎肩連衣百折裙,。顏色有深絳,、深紅、深綠等,,上面印著孔雀翎眼彩花,,折裙一展如孔雀開屏。上身著彩色襯衫,,外套一件齊膝開襟的長衣,,其領(lǐng)子、坎肩,、大襟,、袖口和底邊均鑲有彩色金絲料或水獺皮、豹皮等裝飾,腰間束一條彩帶,,腰前圍一面彩色緞圍腰,,并佩帶銀制或珊瑚制品等裝飾,同時耳掛金銀耳環(huán),,頸戴寶石項(xiàng)珠,,手腕戴銀圈、玉圈,,手指戴金戒,、銀戒,腳穿白色藏靴,,顯得艷麗,、俊俏、大方,。
丹巴:
女性頭戴“巴惹”(即頭帕),、四周繡有彩色絲邊圖案。姑娘的頭帕均有花繡,,邊角垂吊有花穗,、梳發(fā)辮,中年以上婦女一般不繡花,。上身穿長套裝,,外著肩披,腰著百褶裙,,穿靴子,。發(fā)辮上穿戴銀飾中嵌有珊瑚、綠松石等珠寶的頭箍,。項(xiàng)鏈多為珠寶和“嘎烏”,,佩戴銀質(zhì)珠寶鑲嵌的耳垂和戒指,手鐲多為象牙圈和銀鐲,。腰兩側(cè)懸吊銀垂鈴,,行走時有一片銀鈴聲,清脆悅耳,。
男人頭戴金氈帽,、狐皮帽或博士帽,外著長套裝(褚巴),,頂掛珊瑚珠串,,束腰帶,佩腰刀,,胸掛“嘎烏”,,手戴戒指,、手鐲、腳穿藏靴,,顯得華貴,、富有和莊重。
石渠:
石渠民間服飾以藏裝,、狐皮帽,、藏皮鞋等制作工藝獨(dú)具特色,其中藏裝“查日”最有特色,其面料一般為金絲鍛,縫紉工序極為復(fù)雜,一般要經(jīng)過裁剪、鑲邊,、縫合等工序,成品富貴華麗,、雍容大度,在省內(nèi)外享有盛譽(yù),。
巴塘:
男士禮服一般都頭戴狐皮帽或藏式禮帽,,內(nèi)著白色藏衫并套上藏褂(坎肩),再穿一件鑲有虎皮,、水獺皮或豹皮的藏袍(一般只穿左袖,,右袖從側(cè)面拉到胸前或搭在肩上;也可兩袖都不穿,將其束在腰間),。胸前佩戴“嘎烏”(用金,、銀制成,多為圓形,,內(nèi)裝有活佛作過法術(shù)的各種符身佛),,肩上斜挎“土呷”(用金、銀制成,,上面嵌有珊瑚,、翡翠等),腰間橫佩長刀或身后系以短吊刀,、火鏈(用銀子打制而成),、藏錢包(長度大約兩尺,錢包上鑲有各種金銀制成的花),、“羅松”(用金,、銀制成的裝飾品,左右各吊一個),,手腕上戴著玉,、象牙或金銀制成的手鐲,手指上戴著用金子打制的馬鞍戒(其形如馬鞍,長大約有4.5厘米),,戒上鑲嵌有珊瑚,、九眼珠等作裝飾,腳穿傳統(tǒng)藏靴(靴底為牛皮或野獸皮制成,,靴尖呈鷹鉤形上翹,,靴筒質(zhì)為氈,、氆氌、牛皮等,,配上紅,、黑兩種顏色,靴帶為彩色羊毛織成),,顯得英俊,、剽悍、威武,。
女士禮服,,頭上左前額上斜盤有兩根大拇指粗、五六寸長的銀棒(用銀絲纏制而成),,棒尾系上藍(lán)色絲線,,兩耳戴有金子打制的龍頭耳環(huán),上面嵌有松耳石,、珊瑚等,。所穿藏袍用藏片、毛料,、氆氌為料,,領(lǐng)、袖,、底邊均鑲有水獺皮,。腰間圍有“蹦登”(圍腰,用蠶絲制成,,五顏六色相配),,脖子上掛有九眼珠、松耳石,、珊瑚,、珍珠等制成的頸鏈,胸前佩戴“告烏”(圓形或菱形,,用銀制成,,內(nèi)鑲有金子,中間嵌上珊瑚),。腳穿藏靴(同男士藏靴基本相同,,不同之處為女士靴底較厚,上下層為皮質(zhì),,蹭為白紙,,紙厚為2厘米左右),顯得嫵媚動人,。改革開放后,,女士禮服的裝飾更為講究,,腰間佩戴“巴伙”或“羅松”(用銀制成,一般只戴一種),,胸前掛上三個“告烏”,,腰間束一條銀花腰帶(用銀制成,一般有七朵銀花相接),,“告烏”的中間接有8條銀鏈,,銀鏈向左右分開,接至銀腰帶上形成兩個8層的半圓形,,并層層而下,,底至雙膝,十分華貴艷麗,。
藏飾品
藏族傳統(tǒng)服裝給人以雍容華貴之美,,各種裝飾品多用金、銀,、銅,、珊瑚、瑪瑙,、翡翠、松耳石,、珍珠,、寶石、蜜臘,、獸骨精工磨制而成,。
天珠,九眼石頁巖,,屬于沉積巖之一種,,含有玉質(zhì)及瑪瑙成份,紅色的磁波最強(qiáng),,是一種稀有寶石,。相傳天珠原屬于“天神”的寶物,因?yàn)槌霈F(xiàn)了缺陷,,被貶降到人間,,后被藏族發(fā)現(xiàn),所以西藏人至今仍認(rèn)為天珠是“天降之石”,。
嘎烏是一種金屬寶盒,,選用金、銀,、銅,、錫等材質(zhì),,盒上常有鑲有綠松石、珊瑚等半寶石,。常見于西藏佛像的胸前,,是一種可以互扣的盒狀物。佩戴嘎烏,,一方面有護(hù)身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有裝飾的意思。
綠松石在我國的藏地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藏族人民認(rèn)為綠松石是神的化身,,象征著威嚴(yán)與吉祥,經(jīng)常將其用作佛像上的裝飾,,甚至被裝飾在第一個藏王的王冠上,,足見它被重視的程度。藏族人民認(rèn)為綠松石可以庇護(hù)平安,,帶來吉祥,。
蜜蠟是數(shù)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藏于地下,經(jīng)過一定的化學(xué)變化后形成的一種樹脂化石,,是一種有機(jī)的似礦物,。藏民對蜜蠟的喜愛程度僅次于綠松石,他們會用大塊的蜜蠟來裝飾自己的頭飾,、項(xiàng)飾,、等等,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蜜蠟也是藏族歷史的縮影之一,。
藏族人對紅珊瑚有著獨(dú)特的情感,認(rèn)為紅珊瑚是祭佛的吉祥物,,常用珊瑚來制作佛珠或者裝飾佛像等,。紅珊瑚在西藏非常盛行,它是藏族同胞們的珍貴裝飾品,,特別是在一些重大節(jié)日,、重要場合人們會盛裝佩戴紅珊瑚飾品出席。
手飾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談?wù)摬貐^(qū)傳統(tǒng)服飾文化,,特別是提及佩飾時,,人們總是把目光聚集在藏族同胞佩戴的金銀、珊瑚,、蜜蠟等首飾上,,常常會忽略藏裝的必備之物——腰帶。藏族腰帶裝飾藝術(shù)的獨(dú)特風(fēng)格,,其實(shí)也是藏族裝飾藝術(shù)中的一朵奇葩,。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