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學花 李銘暇/文 李強/圖
清晨,,習慣性地瀏覽微信,看到了微信圈里發(fā)的這條“康定老兵再向‘老山行’”的視頻信息,,心里頓感激動,,一種對老兵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看完視頻眼角濕潤,,帶著還未平靜的心情,到辦公室上班,,一種情感激發(fā)我寫一個關于這方面信息的欲望。
那種真實,、那種情感,、那些場景……牽引著我,走進老兵們的回憶序幕中,。
時間回到今年4月,正值清明時節(jié),,康定老兵們將進行一次不同尋常的旅行,,他們將去云南祭奠在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中犧牲的老戰(zhàn)友們。
那天清晨的康定,,天還沒有大亮,,老兵們就紛紛出門,在康定群藝館門前的交叉路口統(tǒng)一上車,,從他們的表情上看出,,他們都很期待這次出行。“很久以前,,我們幾個就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每次都是各種原因而沒有去成,這一次,,大家都湊齊了,,能到云南去看看安息已久的老戰(zhàn)友,心里既激動又傷感,。”老兵楊克芳激動地說,。
坐上車出發(fā)了,一路上大家擺談的全是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的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場面,。“發(fā)生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至今已有36年,,但是我清楚的記得老戰(zhàn)友楊雅利,當時有個新兵的防空洞沒挖好,,楊雅利把自己的防空洞讓給那個新兵,,結(jié)果一個炮彈落下來,直接落在楊雅利身邊,,他被炸飛了,,這是我親眼所見我的戰(zhàn)友被炮彈炸得粉身碎骨的場面,一想到這,,我的心里特別難受,。”廖澤遠聲音有些顫抖,。
是啊,老兵們從心底里沁透出來的那種感覺,,和生死離別的情誼,,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
視頻中記者介紹著每一位老兵的簡歷,,每介紹一個,,就出現(xiàn)相應的當兵時穿軍裝的照片,個個英氣颯爽,,讓人肅然起敬,。“楊克芳1978年入伍,1981年退伍,,在部隊是100毫米迫擊炮炮手,;丁水全1978年3月入伍,1982年1月退伍,,在部隊是步兵,;張建華1977年入伍,1980年1月退伍,,在部隊是107毫米火箭炮炮手,;王興全1978年3月入伍,1982年1月退伍,,在部隊是100毫米迫擊炮炮手,;何馮玉1978年3月入伍,1981年1月退伍,,在部隊是偵查員,;劉金康1979年1月入伍,1982年1月退伍,,在部隊是步兵,;鄧云富1977年1月入伍,1981年1月退伍,,在部隊是重機槍射手,;楊云1978年4月入伍,1983年1月退伍,,在部隊是步兵,;廖澤云1977年1月入伍,1981年1月退伍,,在部隊是130毫米火箭炮炮手,;何澤元1978年3月入伍,1982年1月退伍,,在部隊是步兵,。”
這些不同于一般人的簡歷,,是歷經(jīng)了殘酷的戰(zhàn)爭和親身經(jīng)歷真槍實彈的個人縮寫,在這不足一排字的簡介后面卻有著無數(shù)個英勇戰(zhàn)斗的場面,。
大家?guī)е诖謴碗s的心情,,行駛在康定開往云南的路上,康定到云南相距1300多公里,,大家沒有一絲倦意,,不停地擺談著在戰(zhàn)場上那些驚心動魄的場面。
4月,,到處春意盎然,,一路的風景讓人目不暇接,但老兵們無心欣賞沿途的風景,,人在路上,,心卻早已飛到了云南。當年打仗的情景一個接著一個閃現(xiàn)在他們的腦海中,,大家爭先恐后講述著當年親身經(jīng)歷的悲壯場面。“36年前,,這里的路還是泥巴路,,步兵走兩邊,騾子,、馬馱著子彈,。”楊克芳說。
經(jīng)過兩天的時間,,終于到達了云南屏邊縣,,大家迫不及待地前往屏邊縣烈士陵園,當年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中犧牲的康定籍戰(zhàn)士就長眠在這里,,他們一直懷著復雜的心情,,一路顛簸來到這里。“當時我是搞偵察的,,那次戰(zhàn)役跟電影里的情形一樣,,我們晚上才能行動,這主要是考驗我們偵察戰(zhàn)士的敏銳性和機靈度,。”何馮玉說,。
4月8日清晨,云南屏邊縣烈士陵園里鳥語花香,,老兵們一大早就來到這里,,大家心情十分復雜。“戰(zhàn)友們,、英烈們,,今天我們來看您們了,。”大家不約而同地說。
在烈士陵園里進行了三分鐘的默哀,,并向革命英烈們深深地三鞠躬,,隨后,進行了祭奠活動,,老兵們非常激動,,沿著青石階梯到戰(zhàn)友的碑前。“我們兩個當時是一起從康定來參軍的,,說好了打完仗一起回家,,結(jié)果他沖上去一發(fā)炮彈擊中他,當場犧牲了,,當時我是親眼看見我親愛的戰(zhàn)友,,活活死在我面前,當時心里猶如刀割,,也是在那一剎那,,激發(fā)了我內(nèi)心的憤慨,一心想把敵人消滅在眼前,,為自己的兄弟報仇,,就是死也要死在一起。”劉金康邊說邊拭眼淚,。
是啊,,戰(zhàn)爭中的兄弟情非同一般,殘酷的戰(zhàn)斗見證了他們?nèi)松膬r值,,老兵們講述的戰(zhàn)斗場面激烈,、殘酷,而他們的想法都是把敵人消滅掉,,“當時,,想不到那么多,只想把敵人消滅掉,,有一次,,我們幾個人身上只剩下一顆手榴彈,情況萬分緊急,,當時想如果被包圍或被俘虜?shù)脑?,直接拉響手榴彈和敵人同歸于盡,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怕的概念,,只要一上戰(zhàn)場那就是你死我活,,時時想著自己是一名中國軍人。”楊克芳說,。從老兵們無華的言語中我們看到了他們對祖國的忠誠和為祖國和平不惜犧牲生命的寶貴精神,。
每到一座戰(zhàn)友的墓碑前,,他們都會回憶起一幕幕英勇抗敵的場面,雖然在悼念戰(zhàn)友的過程中也有悲切,,但更多的是同戰(zhàn)友們抗敵時英雄豪氣,。
說到甘孜籍的戰(zhàn)友們,大家臉上掛滿了自豪的笑容,。“一說到甘孜州當兵的,,大家都很佩服,勇敢團結(jié),,而且掌握武器技術熟練,,在大家所在的部隊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現(xiàn)在回想起當時我們的那種不怕死的氣概,,真的由衷的驕傲,,能為祖國的和平上戰(zhàn)場,是我們這一生最大的財富,,我們也希望我們的那種精神能影響到我們的子孫后代,。”老兵廖澤云說。
現(xiàn)在國家富強了,,家鄉(xiāng)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老兵們的精神仍然是新時代年輕人值得學習的,。
“我看了‘康定老兵再向老山行’微電影,整個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倍受感動和鼓舞,,讓我看到了我們家鄉(xiāng)的革命前輩們?yōu)閲柢|的精神,,也感受到戰(zhàn)爭年代戰(zhàn)友之間生死離別的情懷,看完視頻,,我哭了,。”一位微信朋友說。
康定,,一座風景美麗的城市,,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的城市,它以一首情歌名揚海外,,因此也得名浪漫“情城”,,而康定老兵的這種精神為這座城市增添了紅色記憶。
此時年輕一代的康定兒女都有一個發(fā)自心底的共鳴,,為咱們的老一輩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