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7月26日
■胡琴
您撥打的機主因賴賬不還,,已被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納入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請謹慎交往,,并督促其盡快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wù)?!边@是黃石中級人民法院從本月17日開始,,為首批12名“老賴”定制的專屬個性彩鈴。
這則圍獵“老賴”的新聞,,讓人耳目一新,,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第二天,,就有“老賴”架不住輿論壓力,,主動還了錢。當然,,法院隨即也取消了專屬個性彩鈴,。
近年來,,各級法院加大了對“老賴”圍剿的力度,,把“老賴”的姓名、照片等個人信息公布在網(wǎng)絡(luò)等公共媒體上,,并印刷成通告廣泛張貼到社區(qū),、街道、鄉(xiāng)鎮(zhèn),、村委會公告欄,。
不僅公之于眾,還限制消費行為,,限制其購買飛機票,,以及列車軟臥,高鐵和動車一等座以上車票,;拒絕申請貸款……圍獵的手段豐富多彩,,創(chuàng)新的辦法層出不窮,,社會影響大,實際效果好,。但是,,“老賴”并未因此而絕跡。一方面,,說明某些“老賴”實在太無賴,,再就是,打擊的力度和手段還不夠“致命”,。面對無賴,,如果我們一臉無奈,那是無能,;如果再一臉無辜,,則是失職!不斷創(chuàng)新圍獵手段,,加大打擊的有效性和“致命”程度,,同時,多舉并用,,讓無賴無奈,,這才是能力,更是責任,。
讓“老賴”無處遁形,,離不開良好守信的社會環(huán)境。一定程度上說,,“老賴”難以絕跡,,跟我們的社會氛圍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
如果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缺斤少兩等“小賴”和“微賴”到處都是,那么,,“老賴”在心理上就不會孤立,,甚至不覺得失信耍賴是一件丟人的事情。那樣,,有的“老賴”就會變成“無賴”,。實事求是地說,我們對“小賴”有點視而不見,,見怪不怪,。如此放任,或許“小賴”明天就成了新的“老賴”,。
我們的政府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等機構(gòu)部門,,大多是守信的。但也要看到,,這方面的問題也是不少的,,甚至是嚴重的。7月18日,,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連維良指出,,包括一些地方政府、政府部門,、事業(yè)單位,、村居委會等基層自治組織,全國被列入“老賴”名單的達5000多家,!盡管名單上大多是縣級以下政府及其部門或基層社會組織,,但暴露出政府機構(gòu)對信用缺乏重視的形勢十分嚴峻。要看到,,這樣的行政氛圍,,也是“老賴”不絕的一個社會因素。
信用社會建設(shè),,打擊和批評不守信者,,是一個方面。有人說得好,,要讓“看不見”“摸不著”的個人信用,,逐步地、更多地“變現(xiàn)”,。社會為守信者提供更多的“待遇”和“福利”,,這本身就是一種導(dǎo)向,必將激勵更多的人崇尚守信,。
大數(shù)據(jù)時代,,從理論上說,是可以建立個人信用檔案的,。把個人的每一項經(jīng)濟行為,,都整合到一個平臺上,自動生成為個人的信用積分,,守信加分,失信減分,,積分越高,,個人的信用度則越好,反之,,則不然,。如此,,以數(shù)據(jù)識別人、認識人,、分析人,,勢必可以極大地提高信用社會建設(shè)的速度、精度,、廣度和深度,。這方面的工作,是值得開掘和投入的,。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