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í)驊
隨著黨中央反腐行動向縱深發(fā)展,,一些落馬者的貪腐細(xì)節(jié)被媒體披露,。有的人被抓時,巨額贓款分文未動,。有的人貪納海量贓款燒壞多臺點鈔機,,其實八輩子也花不完,。凡此,讓人百思不得其解:要那么多錢干啥?
人生需要物質(zhì)的支撐,,這不是問題。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提到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xué),、藝術(shù),、宗教等等。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的基礎(chǔ)部分便是生理和安全需求,。然而,,人的獨特精神需求劃清了人與動物的界限。恩格斯總結(jié)的人的社會活動,,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中所謂情感,、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等,描摹了人的精神追求,。世上沒有單翅的鳥,,物質(zhì)無虞、精神充盈,,乃是人生的一對翅膀,。
毋庸諱言,我國各級干部的薪水相對來說并不高,,但這個群體的生活水準(zhǔn)仍在社會中線之上,,而且比較穩(wěn)定和有保障,就像井里的水,,不是很多,,但一直有。而不少困難群眾還在為生計奔波,、為治病費用頭疼,。這可以解釋為什么群眾從不原諒貪官,難以理解那些人為何要不顧一切地作奸犯科,,甚至賭上身家性命,。
“物質(zhì)貧乏便痛苦,物質(zhì)滿足便空虛,,人生就像一個鐘擺,,總在痛苦和空虛之間搖擺”,不能不說,,一些人就是陷在痛苦與空虛的泥淖里,,逃不脫這種“搖擺定律”,。事實上,對于許多腐敗分子而言,,其生存的“剛需”早已得到解決至少解決有望,。在匱乏的痛苦逐步降低的時候,如果“總開關(guān)”出問題,,很容易墜入空虛無聊,。如果抓錯藥,無異于給沒有方向盤的跑車加速,,人生越跑越偏,。
多少石頭能填平大海呢?有人說:人的苦惱在于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的確,生存和繁衍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需求是恒定,、有限的,,人的精神追求才是無止境的,這是人性的特點和榮耀,。離精神越近的離動物越遠(yuǎn),,離物質(zhì)越遠(yuǎn)的離崇高越近,如此,,“搖擺定律”就很難起作用,。精神可以彌補物質(zhì)匱乏,物質(zhì)卻不能彌補精神空虛,,甚至適得其反,。那些貪腐者企圖以非分的物質(zhì)手段解決高層次的精神黑洞,純屬南轅北轍,、飲鴆止渴,。
小偷的不義之財很難追回,巨貪的贓款則往往鎖在那里,,不僅日日提心吊膽,,到頭來形同當(dāng)了“保管員”。所要往往非其所得,、所得未必真如所要,,人生必然像墜入漫漫長夜,越走越黑,。世上最荒唐可悲的莫過于摧毀自己的人生,,所以許多貪官會一夜白頭,后悔得要撞墻。
馬克思指出,,那些為大多數(shù)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細(xì)思來,此乃發(fā)人深省的金玉良言,。于黨員干部言,,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biāo)”自許,,不僅是實現(xiàn)“不想腐”的必由之路,,也是打造豐盈人生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