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縣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暨群眾工作紀實 (上)

石渠縣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群眾工作中,不走過場、重實效,,不求場面大,、但求貼近實際有特色。前不久記者在石渠采訪期間,,親身感受了這些亮點的魅力,。
■記者 楊珂/文 石渠縣群教辦/圖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工作不掛在嘴上、不貼在墻上
回望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石渠縣開展的每一步,,正如石渠縣委書記伍強所言:“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我們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太爺’,,我們是為民辦實事,、促民奔小康的實干者。如若放不下架子,、甩不開膀子,、邁不出步子,那么,,密切聯(lián)系群眾,、走好群眾路線將會是一句空話。國家強盛在民富,,社會和諧在民安,,因此,走好群眾路線無疑是匯聚民心,、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的‘潤滑油’,。”
活動開展以來,石渠縣組建了24個督導組,,組長全部由縣級黨員領導擔任,,各單位組建領導小組67個,落實專兼職工作人員202名,,制定各項活動方案135個,。在抓好對475名副科級以上黨員干部教育的同時,同步開展了對1087名普通黨員和1400名非黨公職人員的教育提高,,確保了從整體上轉變?nèi)h干部隊伍作風,。縣鄉(xiāng)兩級在3月15日前,,村(社區(qū))在4月10日前完成思想發(fā)動,,在思想發(fā)動中,各單位講清楚什么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什么要開展實踐活動,,怎樣開展好此次活動,,統(tǒng)一了黨員干部思想認識。做到了工作不掛在嘴上,、不貼在墻上,,而是落實到具體實踐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量身定制”基層村組黨員專版學習讀本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石渠縣針對絕大多數(shù)村組干部和農(nóng)牧民黨員文化水平較低,漢語水平較差,,無法按公職人員標準同步開展學習活動的實際,,“量身定制”專版資料,免費印發(fā)給黨員干部,,受到了廣泛好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全縣組織4個工作組分片區(qū)深入基層廣泛調研,,就基層黨員,、干部應知應會的基本理論和常識要點,充分征求鄉(xiāng)鎮(zhèn)黨委,、“共建共創(chuàng)”機關支部,、村組干部、農(nóng)牧民黨員本人和其他有關方面的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結合村組干部和農(nóng)牧民黨員語言、文化基礎等特點,,提出了石渠縣基層干部,、黨員學習教育模型。堅持“少而精,,務實管用”的原則,,精心選擇學習內(nèi)容。精選《黨章》,、《憲法》,、《黨的十八大報告》3項內(nèi)容;在政策規(guī)定上,,精選《農(nóng)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職若干規(guī)定》和州縣委改進作風系列要求;針對教育實踐活動本身,,精選了《習近平等各級領導同志動員會上的講話》和鄉(xiāng)村教育實踐活動方案,;在走基層工作常用政策上精選了《基層黨建重點工作》、《甘孜州群眾工作全覆蓋各項活動概略》,、《石渠縣基礎民生工程常見政策簡答》,。
針對村組干部絕大多數(shù)都不懂漢語的實際,,精選了10名既有較高藏文造詣、又有較強政治理論水平的專家學者組建起強大翻譯隊伍,,脫產(chǎn)利用近半個月的時間對所選學習資料逐字逐句進行翻譯,、校對、審核,,確保了學習資料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精準呈現(xiàn)給村組干部和農(nóng)牧民黨員,。堅持“再苦不苦基層干部,再窮不窮教育活動”的原則,,專門預算了20萬元,,盡全力保障學習資料所需經(jīng)費。藏文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資料全部發(fā)放到1084名村組干部和676名農(nóng)牧民黨員的手中,,確保了人手一冊,。
——開展“如何理解坐在石渠就是奉獻”專題大討論
石渠縣全縣平均海拔4256米,年平均氣溫-1.6度,,極端最低氣溫為-46度,,空氣含氧量僅為成都平原46%,同時又是全球寄生蟲癌(包蟲?。┌l(fā)病率最高的地區(qū)之一,,環(huán)境十分惡劣,條件極端艱苦,,素有“生命禁區(qū)”之稱,。許多領導干部和職工認為“身在石渠,什么都不做就是一種奉獻”,。少數(shù)黨員干部嚴重曲解這一觀念,,致使在工作中角色定位失真、服務意識不強,、執(zhí)行惰性明顯,。為著力解決這一思想頑疾,石渠縣委決定利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機,,在全縣范圍集中開展“如何理解坐在石渠就是奉獻”專題大討論,,全縣475名黨員領導干部,1087名普通黨員和1400名非黨公職人員參加了討論,,力求達到以討論促認識,,以討論正觀念的目的。
在討論中,,每名黨員干部圍繞“為什么到石渠工作,、石渠群眾需要我們做什么、自己能為石渠做什么和自己對奉獻的理解”等四個方面談認識、述體會,。為避免討論留于形式,,縣委安排各督導組組長全程參與學習討論,每名黨員干部在討論會前都向督導組提交了書面發(fā)言材料,,對13名事前準備不認真,,討論發(fā)言敷衍應付的人員,縣委督導組當眾責令本人檢討,,并將檢討書張貼于單位學習宣傳欄中,。在專題討論結束后,縣委要求每名黨員干部對照黨員干部應盡義務,,全國全省全州先進典型和縣內(nèi)老干部的吃苦精神,,認真撰寫討論心得,如實匯報思想收獲,??h委群教辦精心遴選“優(yōu)秀心得”,在全縣范圍予以轉發(fā)學習,,進一步幫助黨員干部接受思想教育,。通過討論學習,大家紛紛表示,,作為黨員和公職人員,,一定要樹立正確的“責任觀、奉獻觀”,,堅決拋棄那種認為“坐在石渠就是奉獻”的惰性思維,,樹立追求積極向上、奮發(fā)有為,、科學作為的科學進步觀,、成長觀,為高原發(fā)展,、石渠建設作出努力,,保持主動作為、快速作為,、高效作為的奮斗激情,,堅決摒棄“習慣性慢動作和工作比別的縣差一些很正常”的錯誤觀念。
縣委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干部管理制度,,著力從根本上,、長遠上鞏固討論結果。印發(fā)了《關于切實嚴肅干部請銷假制度的通知》,,限制請假范圍,,規(guī)定請假程序,、強化獎懲措施,進一步提高了干部出勤率,。印發(fā)了《關于開展經(jīng)常性工作檢查的通知》,加強不定期督查,,文件印發(fā)以來,,已檢查處理了27名履職不認真、工作不在狀態(tài)的干部,,通過動真碰硬的檢查處理,,進一步提高了干部工作的主動性。印發(fā)了《關于對重點工作推進不力人員責任追究辦法》,,明確各類重點工作質量進度達不到要求時,,對應的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應負責任及追究措施,,進一步提高了干部的工作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