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3年12月03日
川報“民情熱線”版11月14日報道了康定縣甲根壩寄宿制中心小學由于處于搬遷新校舍前的過渡期,,今冬面臨取暖難題后,,引發(fā)社會各界廣泛關(guān)注和愛心捐助。為幫助高海拔民族地區(qū)學校師生溫暖過冬,,成都賀麟教育基金會捐贈5萬元物資,,團省委、省青聯(lián)發(fā)動更多愛心人士捐款捐物,,成都市部分中小學擬采取1+1學生結(jié)對方式,與雪域高原上的孩子們加深友誼……
11月底,,川報“民情熱線”記者和捐贈單位一道,,翻雪山、過暗冰,,將用于溫暖過冬的愛心物資送到甲根壩小學每位師生手中,。
■ 耿冉 川報記者 鐘振宇 陳建兵
現(xiàn)場直擊
“手暖了,筆也握得穩(wěn)了”
11月29日下午放學時,,位于海拔3355米的甲根壩小學校門口涌出歡快的學生,,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脖子上都圍著色彩鮮艷的新圍巾,,手上戴著嶄新的手套。
這批圍巾來自愛心捐助,。11月中旬,,從川報“民情熱線”報道中得知甲根壩小學的困難后,成都賀麟教育基金會主動聯(lián)系川報,,要為該校每名學生和老師送雙手套和一條圍巾,,共365套。在“民情熱線”記者的見證下,,11月28日,,運載這批愛心物資的汽車從成都出發(fā),翻越二郎山,、折多山,,穿過積雪、暗冰,,將這份溫暖及時送到師生手中,。
基金會共采購了3種尺寸的手套,分別配發(fā)給老師,、高年級學生和低年級學生,。領到專門用于書寫的半截手套后,六年級學生澤旺卓瑪迫不及待地戴上,。他說:“手很快就暖和了,,這下再不會握不穩(wěn)筆了。”
圍巾則配有男生適用的深色和女生喜愛的紅,、黃等顏色,,并印有卡通圖案。愛美的呷讓次姆領到一條粉紅色加厚加絨的圍巾后,,眼睛里一直蕩漾著歡樂,。“老師們也很高興。”甲根壩小學校長嚴小坤告訴記者,,這些年,,學校不時收到愛心捐贈,但幾乎都是針對學生的,,這次能夠考慮到每位老師,,大家都非常開心。
29日上午的捐贈活動結(jié)束時,,孩子們圍著基金會工作人員,,依依不舍。濃濃暖意,,充滿校園,。
臺前幕后
“采購質(zhì)量最好的物資”
“看了報道,,我的眼前浮現(xiàn)出雪域高原上孩子們那一雙雙凍得通紅的小手,我很焦急,。”11月14日,,川報“民情熱線”報道甲根壩小學過冬問題的當天,省青聯(lián)委員,、四川精工偉達智能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成都賀麟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朱琳琳,當即致電團省委并聯(lián)系川報“民情熱線”,,表示愿意捐贈價值5萬元的過冬物資幫助高寒民族地區(qū)的孩子溫暖過冬,,其中首批捐贈甲根壩小學。
為盡快落實愛心并將物資送達高原,,“民情熱線”記者多次與甘孜州相關(guān)部門聯(lián)系,,了解基層實際需求并協(xié)助制定捐贈方案。
作為非盈利公益性組織,,成都賀麟教育基金會長期致力助學助教,,對民族地區(qū)十分關(guān)心。2010年,,基金會向玉樹災區(qū)捐款20萬元,。2011年,又向涼山州中心血站捐贈用于青少年救護所急需的采血設備,。此次,,朱琳琳對基金會工作人員反復強調(diào):“要采購市場里質(zhì)量最好的物資。”
為統(tǒng)一質(zhì)量,,基金會工作人員深入成都各大批發(fā)市場,,盡力采購同一廠家的同一批型號。“很多商家都沒有那么多現(xiàn)貨,,要一兩周后才能夠到位,。”帶著對孩子的牽掛,大家兵分多路,,兩天后終于找到一家提供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并且存貨充足的商家,。
聽說這批物資是送給高海拔民族地區(qū)的孩子們時,商家當即安排專人挑選包裝好,、無瑕疵的商品,。
基層聲音
“供暖設施應像消防一樣成標配”
“甲根壩小學學生除圍巾和手套,是否還需要被褥等床上用品,?”采購前,,朱琳琳通過川報“民情熱線”打聽情況,。“民情熱線”記者實地探訪后得知,,因為學生宿舍規(guī)模有限,,一間宿舍里8張單人床最多時擠下18名孩子,擠在一起睡,,晚上不是那么冷,。“明年搬進新校舍后,雖然教學樓有地暖,,不再擔心孩子過冬了,,但一人一張床鋪后,師生宿舍取暖就成為新問題,。”康定縣教育局副局長楊佳榮告訴記者,,包括康定縣在內(nèi),甘孜州正廣泛實施中小學學校供暖工程,,但面臨經(jīng)費緊張的實際問題,。以康定為例,目前財力只能夠保障教學樓供暖設施的興建,,宿舍樓的供暖設施投入還沒有著落,。
采訪中,高海拔地區(qū)學校的老師建議,,希望教學樓,、師生宿舍的供暖設備,能像消防設施一樣,,成為剛性要求的標準配置,。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