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11月20日
——記農行石渠縣支行工會主席達瓦
■晏中華 楊麗 湯映健
在我州西北邊陲,有一個被稱作太陽部落扎溪卡的地方——石渠縣。這里平均海拔4568米,,被譽為“生命禁區(qū)”,。在廣袤,、遼闊的扎溪卡草原有一群“缺氧不缺精神”“不拋棄,、不放棄”“不為困境找理由,,只為發(fā)展謀出路”的像格?;ㄒ粯拥氖r行人,,達瓦就是他們中的代表,。近年來,達瓦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農業(yè)銀行優(yōu)秀共產黨員,、農業(yè)銀行共產黨員標兵等榮譽稱號。
現年54歲的達瓦長期工作在條件艱苦的農行石渠縣支行,,由于長期工作生活在高原高寒地區(qū),,年過半百的達瓦身體每況愈下,身患嚴重的胸膜炎,、肺積水等高原性疾病,。面對病魔、面對繁重的業(yè)務經營壓力,,達瓦仍然堅守工作崗位,,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得到了支行領導,、員工以及上級行和社會各界的肯定與贊揚。
2013年是達瓦人生最為艱難的一年,。愛人因患腎病去世,,長期在艱苦的條件下生活、工作,,也使他患上了各種疾病,。但他沒有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熱愛的工作中,。
手術后的第三天,,他不顧子女的勸阻,,在滴水成冰的寒冬毅然回到石渠,,回到了他熱愛的崗位。他樂觀地說:“希望你們不要考慮我的病情,,不要為此給我安排輕松的崗位,。”樸實的話語,,讓支行領導感動不已,。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他以更加敬業(yè)的態(tài)度,,認真辦好每一筆業(yè)務,。面對新入行員工,,他積極發(fā)揮“傳、幫,、帶”作用,,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在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將所學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同志,。達瓦始終堅持合規(guī)操作理念,注重人防的同時,,更加注重技防工作,。針對案件及事故易發(fā)多發(fā)的業(yè)務領域進行反復斟酌,督促整改執(zhí)行,,提出工作方案,,使營業(yè)網點案防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少數民族員工,,達瓦與其他聯系單位的同志一道,,在條件極為艱苦的長沙貢瑪鄉(xiāng)一呆就是6個多月。他努力克服身體的不適,,挨家挨戶收集資料,,登記基本信息,由于工作組的同志大多來自外地,,對當地情況不熟,,語言不通,達瓦理所當然地成了工作組的藏語翻譯,。在鄉(xiāng)下的200多個日日夜夜,,工作組一行走遍了聯系鄉(xiāng)及周邊牧民定居點,累計走訪牧民和僧侶3000余人,。達瓦為工作組義務當翻譯3000余次,,有力地提升了農牧民群眾對“群眾工作全覆蓋”的認識,為工作組在牧區(qū)寺廟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社會主義法制,,為石渠縣的社會維穩(wěn)作出了積極貢獻,。
達瓦主動與身邊的黨員和群眾加強溝通交流,與他們聊天,、拉家常,,了解他們的心聲、聽取他們的建議,,就當地農牧民致貧原因,、脫貧奔小康以及基層金融機構如何更加有效地做好金融精準扶貧、服務“三農”等工作進行調查和思考,,在推進地方脫貧奔康和甘孜農行事業(yè)發(fā)展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