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深圳商報社對口支援甘孜日報社綜述
王鵬老師正在對本報編輯進行業(yè)務指導,。薛云麾 攝
薛云麾在甘孜牧區(qū)采訪。記者 宋志勇 攝
他和我聊了很久,,告訴我想用相機記錄下我們生活的變化,。我開懷大笑時,聽見相機“咔嚓”一聲,。
——新龍縣曲格村村民呷絨登孜
甘孜對于我來說,,就是一座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的富礦,我很珍惜在這里的每一天,,有機會一定還要過來,。
——深圳商報攝影部副主任薛云麾
深圳商報對口支援編輯記者們真情投入、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帶給我們甘孜日報的無價之寶,,希望兩千多公里外的深圳精神在這片高原上長期扎根!
——甘孜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阿連
■ 本網(wǎng)記者 肖宵
冬日“援藏之旅”
今年7月,深圳商報社與甘孜日報社簽訂對口合作協(xié)議,,雙方將在搭建新聞宣傳共享平臺,,圍繞涉及文化、旅游,、民生等重大活動,,共同策劃,,共同發(fā)聲、共塑形象等多方面展開合作,。同時,,深圳商報社將建立人才智力援助機制,選派采編業(yè)務骨干和專家,,幫助甘孜日報社進一步提升采編業(yè)務水平,,深圳商報將我州列為“走轉改”活動基地,不定期派記者深入藏區(qū)采訪,,并加強雙方交流合作,。
12月初,深圳商報攝影部副主任薛云麾和總編室美術組組長王鵬受深圳商報社委托指派,,從暖意融融的“南國”深圳踏上了冰天雪地的川西高原,,來到甘孜日報社開始為期一月的“援藏之旅”。
用鏡頭展示甘孜溫度
車輛在山巔間穿越,,白的雪,、堅的冰、黃的山,、藍的天,、飄忽的云朵、刺眼的陽光,、稀薄的空氣,,缺氧的人……薛云麾幾乎跑遍全國大江南北,但此次為期6天的甘孜州北路之行,,卻令他印象尤為深刻,。“我喜歡人文的東西,在這樣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高原上的人們卻談笑自若,,積極樂觀的謀劃生產(chǎn)生活,這就是我想用鏡頭紀錄下的東西,。”新龍、甘孜,、爐霍,、道孚、康定,,一路下來,,薛云麾的相機儲存卡中已然積累了2000多張照片。
藏寨,、村莊,、工地,、學校,一道采訪的州內記者們也沒有想到這個來自深圳的中年漢子,,能夠在這一路的烈日灼身和雨雪中享受攝影樂趣,,捕捉圖片新聞。“他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新聞攝影理念,,他的敬業(yè)精神也讓我們感觸很深,。零下10多度的下雪天,氣喘吁吁的走上幾公里,,為了真實還原農(nóng)牧民生活場景趴在雪地里一動不動十多分鐘,,他的工作態(tài)度值得我們所有記者學習。”薛云麾的敬業(yè)精神讓共同參與采訪的本報記者宋志勇十分欽佩,。
初上高原的薛云麾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出一個職業(yè)媒體人應有的職業(yè)素養(yǎng)。12月20日,,從北路出差回到康定的當天,,他在寢室中一直加班到凌晨兩點,2000多張海量照片被精選100多張可保存素材,,兩個圖片新聞專題報道已經(jīng)完成,。薛云麾認為,甘孜的每一步足跡,、每一點變化,,都應該有新聞人在記錄和守候。
“冰雪覆蓋之下的高原依然能夠聽到潺潺水聲,,而冰雪消融之后,,溪流邊的沃土之上又會滿是嫩綠,長出新的花朵,。我認為這就是甘孜的溫度,。” 在薛云麾的鏡頭中,甘孜農(nóng)牧民群眾生產(chǎn)生活中的點滴變化,,是如此生動,。
傳遞特區(qū)報紙編排理念
12月11日上午,甘孜日報社會議大廳內座無虛席,。臺上,,王鵬正在講解報紙編排知識,臺下的編輯記者們聚精會神,,聽講紀錄,。從字體字號到行距間距,從題花設計到照片裁剪,從稿件選編到美化版面,,從視覺形象到辦報理念……時間飛快流逝,,3個小時內,王鵬舉證大量實例為大家講授了一堂生動的報紙編排課,。
“他的講解讓我明白,,黨報的排版要求嚴謹與生動相結合。有了相應的規(guī)范,,我們組版時的工作效率會提高很多,。”
“聽了才知道,我們以往在編輯排版時有很多不足,,特別在某些版面編排時有些雜亂,,現(xiàn)在有頭緒了。”
“這是他幾十年從業(yè)的寶貴經(jīng)驗,,通過學習,,我們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
這堂課成為了甘孜日報社的記者編輯們的熱議話題,,大家都覺得收獲頗豐,。而王鵬則認為,能夠用自己所學的一點知識提升甘孜日報的辦報質量,,是一件快樂幸福的事,。“從來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感受到了這片神奇土地的獨特魅力,,感受到了同事們的真切情誼,。甘孜地廣人稀,做傳媒行業(yè)相當不易,,我希望為報紙視覺形象的整體提升盡一份力,。”
早晨8點上班,夜里和大家一起加班,。在深冬的康定,,王鵬依然按照“深圳作息時間”工作。在甘孜日報社,,他閱讀了幾百份《甘孜日報》,,準確找出了報紙在以往排版美編時存在的誤區(qū),將以往報紙重新畫版比對,,和大家商討共同擬定排版新規(guī)范,。他還經(jīng)常與同事們交流選題策劃、稿件采寫,、標題制作、內容設置、版面建設等業(yè)務,,半個月下來,,一份莊重、規(guī)范,、美觀,、生動的《甘孜日報》,以全新的視覺形象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
“王鵬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報紙編排理念,,在提高編輯組版人員的新聞業(yè)務水平,提高辦報質量上發(fā)揮了積極作用,!”甘孜日報社副總編輯田杰這樣評價道,。
新年將至,薛云麾和王鵬的對口援助工作即將結束,。甘孜,,這片揮灑了深圳報人汗水與心血的大美之地,短短一月里已經(jīng)成了他們心中的第二故鄉(xiāng),。他們在這里播下了互助的種子,,并且已生根發(fā)芽。
即將到來的2016年,,即將離別甘孜的深圳報人滿懷深情,。
“甘孜,我會再來,;同事,,我們會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