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報記者 劉宏順
4月17日,,“中央媒體四川藏區(qū)行”采訪團到達爐霍,。聽說爐霍是中國唐卡之鄉(xiāng),,記者們紛紛要求去爐霍郎卡杰唐卡學??纯?。
爐霍是著名唐卡畫師郎卡杰的故鄉(xiāng),。因精湛的畫技和獨特的構圖,,早在十七世紀,,郎卡杰就在藏區(qū)唐卡繪畫中獨成一派,。
同很多傳統(tǒng)工藝一樣,,郎卡杰唐卡繪畫一直“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爐霍郎卡杰唐卡學校負責人雍衷洛吾介紹,,以前郎卡杰唐卡繪畫,在爐霍只有三家人有資格從事,,傳承至今已是郎卡杰第17代,、18代傳人了。
2008年,爐霍郎卡杰唐卡被授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爐霍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唐卡之鄉(xiāng),。“為傳承傳統(tǒng)文化,同時讓這門手藝惠澤更多群眾,,縣政府組建了爐霍唐卡協(xié)會,,并由協(xié)會興辦學校廣收學員,傳統(tǒng)傳承方式從此被打破,。”雍衷洛吾說,。
在學校,記者看到,,除了本地學員,還有來自色達甚至青海的學生,。
16歲的女學生澤吉正在繪制“五部文書”,,每畫一筆她都將畫筆在嘴中擼一下。“她是我們去年才招收的女學員,,由于悟性高,,一般人要學三五年才能達到的境界,她兩年就達到了,。”雍衷洛吾介紹,,學習唐卡繪畫是一個非常枯燥,、漫長的過程,,一般6年左右才能出師,如果將唐卡繪畫按照10個等級來評定,,學習三年可以達到三四級水平,,就可以從事一些簡單的藏飾建筑上色或者繪畫工作,而澤吉目前至少有6級水平,。
“出師后,,收入如何?”人民日報記者張文很是關心,。
“可以和協(xié)會下面的公司簽約,,也可以到外面從事專職畫師,一些學生畢業(yè)后去了上海,、深圳,,最高的一年有15萬元。”雍衷洛吾介紹,,目前公司有30名專職畫師,,訂單兩年都畫不完。
為讓更多困難家庭的孩子也有機會學習唐卡繪畫,學校還招收了不少聽力等身體上有殘疾的學生,。“對他們全免費,,吃住都不要錢。”雍衷洛吾說,。
盡管學校一步步壯大,,但雍衷洛吾仍然有些擔憂——目前藏區(qū)愿意學習唐卡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學習過程太苦,,家境稍微好一點的買車跑運輸,,一般的也出去打工,那些來錢更快,。”
中國網記者王夢澤對四川藏區(qū)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的舉措很感興趣,。他表示將持續(xù)關注爐霍唐卡的保護和傳承,并通過中國網的影響力,,積極為爐霍唐卡尋找海外市場,,讓更多藏區(qū)群眾在傳承傳統(tǒng)工藝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