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6月17日
婦女們在車間挽線,。
本網訊 縫紉,、繡花、挽線、織藏毯……近日,,在九龍縣呷爾鎮(zhèn)順山街龍韻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韻)內,,數十名平均年齡45歲左右,,分別是藏,、漢、彝族的農村婦女各司其職,,有序忙碌著,,談笑間一幅幅精美的繡品呈現眼前。
龍韻成立于2017年,,創(chuàng)辦人村仁拉粗是九龍縣第五代手工藏毯編織技藝傳承人,,也是第六批甘孜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龍韻成立以來,,村仁拉粗一直堅守發(fā)揚傳統(tǒng)手藝的初心,,帶動各族農村婦女共同增收,通過與縣婦聯,、縣就業(yè)局合作,,先后培訓了400余名藏,、漢、彝族農村婦女,。目前,,其中的126名婦女已與公司長期簽約,通過靈活就業(yè)模式,,人均年收入增長了5000元到10000余元,。
“公司成立之初遇到了很多困難,有時候轉變固有的思維是最難的,?!贝迦世指嬖V記者,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大部分女同胞們不相信能靠手藝掙錢,,更不用說成為公司員工了。后來在村干部和村仁拉粗一再解釋下,,當地婦女們半信半疑地進入了公司。如今,,公司逐漸發(fā)展起來,,不僅有手工制造車間、產品設計工作坊,、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等,,還涵蓋刺繡、藏毯工藝品生產,、研發(fā),、銷售和各類制服設計、生產,、銷售等多項業(yè)務,,成了九龍縣一大新招牌。
小金鄉(xiāng)洋橋村的尼苦烏子莫是龍韻簽約的彝族員工之一,,今年是她工作的第4個年頭,。“以前打工時每月工資最多2500元左右,,事多活累還不能照顧家里,,壓力很大?!蹦峥酁踝幽硎?,自來到龍韻后,每個月4000多元的工資和靈活上下班讓生活很有盼頭,。
和尼苦烏子莫一樣,,藏族員工奪基拉姆在龍韻也是編織、繡花的一把好手。憑著手藝,,每年能有2萬元左右的存款,,這讓她覺得為此花費的時間與精力非常值得。
因做工精良,、品質可靠,,龍韻的產品深受各地顧客青睞,訂單應接不暇,。目前,,產品主要銷往杭州、上海,、深圳等地,。在第十七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上,龍韻的產品頗受國外顧客歡迎,,購買者不少,。
近年來,龍韻致力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先后榮獲九龍縣就業(yè)扶貧基地、甘孜州扶貧車間,、四川省非遺扶貧就業(yè)工坊等美譽,,村仁拉粗說:“曾經整天‘圍著灶臺轉’的婦女們,如今靠著手藝,,用雙手開拓了脫貧致富路,,撐起了家中收入‘半邊天’??粗齻冊絹碓阶孕诺男θ?,我感覺所有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記者 蘭色拉姆 楊沛月 文/圖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