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2月24日
◎楊雪濤
近日,新龍縣人社局在繞魯鄉(xiāng)相堆村舉辦的縫紉工勞務培訓班開班了。當筆者走進村活動室時,,一排排掛燙整齊,、極具新龍本地特色的民族服飾和各類色彩明艷的配飾映入眼簾,室內節(jié)奏歡快的機械聲響個不停,。有數(shù)名身著藏裝的學員正坐在縫紉機前,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民族服飾的裁剪技藝,。
“培訓初期為避免浪費布匹,學員們就用白紙練習縫紉走線,?!贝挝探皇潜敬闻嘤柼仄傅摹巴翆<摇保粌H有著出色的縫紉技術,,還擅長藏漢雙語,。他拿出厚厚一沓白紙,熱情地向筆者介紹道,,只見每張白紙上布滿了規(guī)則細密的針眼,,各種圖形均不相同,,上面還寫著學員們各自的名字。次翁交把這些練習用紙保存得很好,,因為他說這是學員們努力學習,、辛苦付出的見證。
準備布匹,、量尺,,剪裁、縫紉,、熨燙……學員們緊張有序地完成著手上的工序,,靦腆質樸的村民,不懂得如何表達對本次培訓的感受,,但問到老師教得好不好,、學得怎么樣時?村民們都翹起了大拇指,,用他們淳樸的笑容表達最真實的感受,。四龍澤仁是學員里表現(xiàn)特別突出的一位,為了能讓筆者直觀地感受到學員們的學習成果,,他和學員們一起在現(xiàn)場展示了剪裁布匹,,縫紉等工序。柔韌的線從一雙雙粗糙的手中經(jīng)過,,細密的針腳躍然于眼前,,隨后他又展示了學員們制作的風格多樣的成品:色彩斑斕的藏族背包、簡單素雅的手提包,、小巧可愛的兒童藏裝……四龍澤仁拿著一件成衣,,驕傲地說:“你看,衣服的腰帶上寫著我們的名字呢,!”從練習走線的白紙到成衣的腰帶,,一個小小的名字,意義非凡,,一根針,、一絲線、一臺縫紉機,、一雙巧手,,千絲萬縷間,,承載著學員們對民族服飾的熱愛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我們在這里培訓已經(jīng)有二十九天了,在國家的關心和幫助下,,生活,、學習都非常舒心和順利,。這次培訓結束后,我想開一家藏裝店,,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讓自己的生活更上一臺階?!八凝垵扇蕰诚胫磥淼拿篮?,也對未來躊躇滿志。
截至目前,,新龍縣已開展各類職業(yè)培訓16期,,培訓人數(shù)2217人,培訓工種涉及中式烹調師,、餐廳服務,、客房服務、縫紉工,、摩托車維修等,,培養(yǎng)了各類鄉(xiāng)村技能人才。新龍縣通過激發(fā)農(nóng)村勞動力內生動力,,搭建技能培訓平臺,,不斷為老百姓增收,為鄉(xiāng)村振興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