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4年05月13日
■ 卓瑪澤吉 李超
“群眾的春耕生產如何,?”“群眾有什么困難訴求,?”“干部駐村開展群眾工作怎么樣?”“村干部作用發(fā)揮得好不好,?”州委常委,、秘書長,、道孚縣委書記徐芝文十分牽掛該縣的群眾工作。
連日來,,徐芝文帶著這些“課題,,”深入鮮水鎮(zhèn)的孜龍村、前進二村,、麻孜鄉(xiāng)的功龍村,、油龍村、小各卡村等10個行政村開展調研尋找答案,。他帶上人大,、組織紀檢監(jiān)察以及涉及民生項目的民政局、紅十會,、林業(yè)局,、水務局等部門負責人一同調研并進行現(xiàn)場辦公。
調研中,,徐芝文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問,、一路查,,到田間掌握春耕生產情況,進村指導村組干部和駐村工作小分隊的群眾工作開展情況,,進農家了解農民生活狀況,,傾聽百姓心聲。
徐芝文每到一處,,親切地詢問群眾“你們干部親戚來看過你們沒有,,親戚來了幾次?你們對干部親戚所開展的工作還滿意嗎,?”徐芝文沒有一點“官架子”,,群眾也沒有把書記當“外人”,,說成績、反映問題實實在在,。徐芝文真心誠意地在群眾反映的問題中掌握干部開展群眾工作情況,,油龍村村民額孜高興地說:“現(xiàn)在結對認親的干部和我們是耍得很好的朋友,每次我遇到什么困難,,只要我給結對親戚說,,他們都會來無私幫忙,我對我的親戚很滿意,。”
每到一地,,徐芝文不會提前打招呼,隨意走進農戶,,與群眾促膝交談,,耐心聽取群眾的困難訴求,為困難群眾送溫暖,,徐芝文聽說功龍村村民便巴卓瑪全家因病致貧,,且欠下了40余萬元債務,他心情沉重,,感到不安,,立即來到便巴卓瑪家看望慰問,并送上1萬元的慰問金,,解除了便巴卓瑪家的燃眉之急,。
徐芝文與村干部座談,深入了解村情,,全面掌握制約村級發(fā)展的問題,,他要求村干部和駐村干部要服從鄉(xiāng)黨委政府的安排,要全力抓好社會穩(wěn)定,,下功夫做好群眾工作,,全面了解群眾的所思所盼,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按照村情,,逐步建立“平安村”“團結村”“和諧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
在調研中,,徐芝文針對農戶面臨無水灌溉,生產難,、行路難,、看病費用支出多等導致貧困、增收渠道窄,、困難戶多等群眾反映的生產生活問題進行了廣泛調研,,并進行了現(xiàn)場辦公,,能就地解決的就地解決,不能解決的與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協(xié)商作出表態(tài),,不合理的訴求和不能辦理的問題,,耐心向群眾解答。
此次調研中,,收集群眾困難問題訴求37件,,其中就地解決19件,答復解決18件,,走訪群眾21戶,,召開座談會11場次,,通過“愛心慈善基金”對4名貧困家庭進行救助,,發(fā)放救助金4.5萬元,在“民政救濟項目”中對3名困難群眾進行了救助,,發(fā)放救助金1.4萬元,。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