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葉強平 尼瑪)“崩魯正呷家斯郎擁忠體弱多病,需長期服藥,,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孫子在瀘定讀中專,每月生活費300元,,家中唯一勞動力只有斯郎鄧珠,。房屋是2012年享受國家D級危房補助才建起的。”近日,,理塘縣甲洼鎮(zhèn)下依村51戶村民在村民大會上,,50票通過了崩魯正呷家確定為貧困戶。
針對貧困對象情況千差萬別,,農區(qū),、牧區(qū)貧困程度參差不齊的實際,理塘縣在扶貧對象識別復核中,,緊緊把握“實事求是,,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底線,,經三個月的探索實踐,,摸索出了一條符合政策、結合實際,、群眾認可,、便于操作的精準扶貧對象“拉一條準繩、堅持‘四個原則’,,懷一種態(tài)度,、堅持‘四個層面’不務虛,定一套程序,、堅持‘四個完備’不缺漏”的“三個四”工作法,。
理塘縣因人因地施策,把墨線,、拉準繩,,堅持“四個原則”精準識別復核扶貧對象。凡符合條件的五保戶,、低保戶,、危房無房戶、低保貧困戶,、因災返貧,、因病返貧等困難群體應納盡納。禾尼鄉(xiāng)安洼村黨支部書記繞吉說:“在貧困對象識別復核中全公開,、全透明,,全村村民參與識別,、參與監(jiān)督,從根本上杜絕優(yōu)親厚友”,。據(jù)了解,,該縣以村為單位,在前期摸排調研基礎上,,準確把握各村村民貧困狀況,,將符合貧困戶標準的農戶,按貧困程度倒排并登記造冊,,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與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干部初議,,再提交村民大會民主評議,。理塘縣邊遠區(qū)鄉(xiāng)的農牧戶存在變賣原居住地生產生活資料,借貸,、籌措資金在縣城駐地高城鎮(zhèn)購房或自建房遷居入住,,耗盡了家中所有積蓄,現(xiàn)又符合貧困戶,、貧困人口識別標準,,但按照“八個比對”相關要求不能納入,該縣沒有搞一刀切,,實事求是把此類人群納入了貧困戶,,確保了扶貧對象全覆蓋、無死角,。
為防止“富人帶帽,、窮人落榜”,理塘縣切實發(fā)揮群眾主體作用,,在扶貧對象識別復核過程中,,嚴實做到“四個層面無意見”。覺吾鄉(xiāng)黨委書記降白澤登說,,村組干部在全面掌握村情和戶情基礎上,,公平公正地對初擬的貧困戶提出意見建議,簽字后上報村“兩委”,。同時充分發(fā)揮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作用,,通過再調查、再走訪,、再摸底,,反復對貧困戶情況進行復核后會同村“兩委”將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名冊上報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然后鄉(xiāng)黨委,、政府召開專題扶貧對象識別復核工作會議,對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干部提交的貧困戶初擬名單,按政策要求逐一審議后提交村民大會,。最后村民大會對初擬貧困戶進行民主評議表決確定本村貧困戶,,確保了扶貧對象精準、無異議,。
理塘縣按照識真貧,、扶真貧、真扶貧的要求,,嚴格落實責任,,要求各鄉(xiāng)(鎮(zhèn))識別復核的過程務必做到“四個完備”。君壩鄉(xiāng)黨委書記高永紅介紹,,在該鄉(xiāng)的檔案里,,干部走村入戶摸底農牧戶家庭基本情況、生產生活條件等工作紀錄完備,;初步擬定貧困戶名單及商討評議過程的紀錄完備,;村民大會、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村“兩委”碰頭會等會議的記錄完備,。群眾發(fā)言、精準扶貧政策宣傳,、貧困戶擬定名單說明,、民主表決等事件均要有詳細記錄。在村民大會上,,表決通過貧困戶名單,,制訂專門的簽字認可花名冊,各戶代表簽字認可,。嚴格按照“兩公示一公告”流程,,將村民大會上群眾簽字認可的花名冊分別在鄉(xiāng)、村兩級公示欄進行公示,,公示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5天,,并公布監(jiān)督人和聯(lián)系方式,確保了扶貧對象公平,、無偏頗,。
目前,理塘縣取下的14戶沒有任何意見,,對確定的4915戶貧困戶未出現(xiàn)一起上訪事件,,為下步精準扶貧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