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5年12月03日
“通電了,燈好亮,!”今年6月26日18時35分,,丹巴縣丹東鄉(xiāng)二道橋村最后一家無電戶家里傳來一陣陣笑聲,,43歲的女主人亞馬太向忙碌的電力工人遞上熱氣騰騰的酥油茶,。
突然,,窗外雷聲大作,,隨后大雨傾盆,。
在場的村黨支部書記建平開玩笑說:“千百年的油燈,今天一步跨千年,,老天爺也被感動得哭了,!”
20分鐘后,大雨仍下個不停,,十幾名電力工人正準備收工出村,,沒想到建平帶領村民追到村口,冒雨獻上潔白的哈達,。
“扎西德勒,!”施工隊現(xiàn)場負責人劉德茂的淚水混雜著雨水,緊緊握住建平的手,,久久說不出話來,,心想這兩年的辛苦沒有白費,值了,。
■ 李慶
無電的困擾
近年來,,隨著道路交通條件的改善,來丹巴縣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2014年就有50萬名游客來一睹“美人谷”的風采,。而今年1到5月來丹巴旅游的游客高達27萬人次。
丹東鄉(xiāng)是丹巴縣最邊遠的一個鄉(xiāng),,“一個鄉(xiāng)政府竟然沒有通電,,讓我震驚萬分!”今年3月,,剛走馬上任的丹巴縣委書記陳天康在深入基層調(diào)研后感嘆,。
6月26日10時,采訪組一行從海拔1800米的丹巴縣城趕往海拔3600米的丹東鄉(xiāng),,驅車沿著奔騰不息的大渡河支流—革什扎河逆流而上,,一路顛簸,沖過滑坡路段,,近3小時走了70公里,,終于到達丹東鄉(xiāng)政府。
鄉(xiāng)政府辦公室漆黑一片,,鄉(xiāng)長岳國軍說,,上世紀80年代鄉(xiāng)里建有一座小水電,但年久失修故障不斷,,電腦經(jīng)常用不起,,手機也時常沒有信號,丹東鄉(xiāng)的生活就像一座孤島,。
緊挨鄉(xiāng)政府的丹東鄉(xiāng)小學有70多名藏族寄宿學生,,教學樓正面走廊被冬天取暖的鋼爐熏得黢黑,,一臺汽油發(fā)電機轟鳴不斷,每天發(fā)電一小時,,僅供復印考試試卷,、冰箱使用。一位老師說,,即使這樣,,冰箱里的肉也時常發(fā)臭,師生們只能湊合著吃,。
由于沒電,,孩子們不能上晚自習,早早地上床睡覺,。冬天丹東鄉(xiāng)的氣溫達零下10攝氏度,,學生寢室寒冷異常,老師只能增加被褥幫孩子們抵御寒冷侵襲,。
“我們盼星星,,盼月亮,就盼國家電網(wǎng)的電能早日通到家門口,!”這是丹東鄉(xiāng)全鄉(xiāng)干部群眾的心聲,。
艱難的施工
“我心里一直牽掛著藏區(qū)人民,可以說我對甘孜是‘情有獨鐘’,!”今年3月,,國家電網(wǎng)公司副總經(jīng)濟師、國網(wǎng)四川省電力公司總經(jīng)理王抒祥在丹巴縣調(diào)研時發(fā)自肺腑地說,。短短四年時間,,王抒祥已經(jīng)19次來到這片熱土。“在無電地區(qū)建設上,,今年我們要實現(xiàn)李克強總理向全世界作出的解決最后二十萬無電人口的莊嚴承諾,,履行好這份沉甸甸的責任。”
今年6月25日上午,,國網(wǎng)甘孜供電公司無電地區(qū)建設工程管理負責人高峰一行深入丹東鄉(xiāng)小學督促檢查施工進度,,看到孩子們?nèi)匀辉诨璋档慕淌依锷险n,當即要求務必在6月30日前通電,。
看到在校園忙碌的電力員工身影,,13歲的四年級學生蘇蘭降初很懂事,他悄悄地對高峰說:“電叔叔辛苦了,!我愛你們,!有電了,冬天我就不怕冷了,。”高峰蹲下身,一把將他緊緊抱住。
這位40歲的中年漢子頭發(fā)花白,,他動情地對校長說,,這里的學生們就像是我的孩子,不能再讓孩子們受沒民的苦了,。
高峰來甘孜工作4年,,女兒從小學到中學,他很少陪伴在孩子身邊,,一直心存愧疚,。2014年是無電地區(qū)建設項目最繁忙的一年,高峰去年的汽車行程高達10萬公里,。他說,,甘孜州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項目總投資38.8億元,涉及200個鄉(xiāng),、791個村,,計劃解決無電戶45784戶 ,讓183136人用上電,。由于山高,、路爛、溝深,、水急,,電力員工不僅風餐露宿,還要冒著生命危險施工,,非常辛苦,。
丹巴縣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項目于2014年3月開始實施, 施工項目部最多時有300人進行施工作業(yè),,人拉肩扛,,抬桿打洞。目前現(xiàn)階段工程進入收尾階段,,施工作業(yè)人數(shù)為170人,。皮膚黝黑的丹東施工現(xiàn)場負責人劉德茂說,去年8月他們遭遇特大泥石流,,道路中斷3個月,,今年6月以來進入雨季,嚴重影響施工進度,,只有加班加點,,才確保了丹東鄉(xiāng)在6月30日通電。
通電的喜悅
丹東鄉(xiāng)的二道橋村,、丹東村共有無電戶183戶,。鄉(xiāng)黨委副書記共布說,,今年將告別電燈下點蠟燭,全面實現(xiàn)通電通水,,廣大農(nóng)牧民歡天喜地迎來了新生活,。
率先通電的扎西彭措家里喜氣洋洋,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在看電視,。他告訴筆者,,去年大兒子參加高考后,由于無電,、無手機信號,,無法查閱錄取通知書,只得下山到縣城,,來回8個小時,,很不方便。明年他的小兒子也將參加高考,,他說有了電,,就不用再折騰來回跑,坐在家里就可以上網(wǎng)查詢成績了,。
85歲老人仁增降初是二道橋村最年長的,,通電那天,他逢人便說,,感謝共產(chǎn)黨,,感謝政府,國家電網(wǎng)讓村民迎來了第二次解放,。
34歲的丹東村村民澤朗東珠有兩個小孩,,平時以挖藥材為生,家里只有一臺電視機,,通電后,,他打算給在縣城讀書的孩子買臺電腦。
丹東小學四年級學生梅蘭桑姆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她說有了電,,就可以上晚自習,還可以看動畫片,,最喜歡的是《喜羊羊與大灰狼》,。
四年級一班班主任李光全35歲, 他對未來充滿信心,,通電后,,學校將安裝先進的教學設備,教師可以上網(wǎng)查資料,,不斷提高學校教育質(zhì)量,。
丹東小學校長蘭卡尋郎說,,學校通電后,縣教育局投資90多萬元對教學樓進行了改造,,如今學校通電通水,,面貌已煥然一新……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