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馬收集群眾意見,。
■李軒 文/圖
志馬擔任理塘縣下木拉鄉(xiāng)中下馬巖村村委會主任已有13個春秋,,他以對黨忠誠、為民務實、秉公廉潔的崇高意志,,真情浸潤了中下馬巖49戶220 名農牧民群眾的民生路,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了百姓的“幸福指數”,,用群眾工作這把“金鑰匙”打開了中下馬巖發(fā)展,、民生、穩(wěn)定三道大門,,譜寫了一名新時期基層黨員干部的平凡與偉大,。
凝聚人心 筑牢堡壘
工作中,他針對村委會不同程度存在精神面貌差,,工作懶散,,很多時候都不能按時完成上級部門交辦任務的現狀,他逐戶走訪每位村干部和他們交心談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和班子成員討論制定新的規(guī)章制度并以身作則。工作中,,他十分注重與班子成員的思想交流,,虛心征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有關集體利益的重大決策時,,他會通過集體討論來決定,。通過不懈努力,班子現狀得到明顯改善,,成員間和睦團結,,村民委員會工作有了起色和改觀。
在生活上他會無微不至的關心,、關愛村民,,包括他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一次,,村會計格絨的妻子患急性闌尾炎,,需馬上手術。當時格絨有事不在家,,志馬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用摩托車將格絨的妻子及時送到距中下馬巖135公里的縣醫(yī)院進行手術,,并為其墊付了手術費,。幾天后格絨才趕回,這時妻子已康復出院,。
攻堅克難 務實作為
中下馬巖村是下木拉鄉(xiāng)最偏遠,、最貧困的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基礎條件差,全村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村民家里沒有一件像樣的家用電器,,村民僅靠采集蟲草、采挖藥材等維持生計,,這樣的收入渠道無不讓人憂心,。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為了早日改變現狀,,他帶領村班子成員一方面積極向上級反映,,爭取項目,另一方面組織班子成員想辦法,、找出路,。2003年通過向上級部門積極爭取項目、器材,、組織老百姓投工投勞,,修建完成了中下馬巖村第一條較為規(guī)范的村級道路。完成通村公路建設后,,志馬又千方百計籌劃改善解決中下馬巖村飲水,、用電等基礎設施條件等工作。
2012年,,志馬了解到中藏藥材市場需求高,,種植效益好時,積極爭取到了鄉(xiāng)黨委和涉農部門的政策支持及技術指導,,組織村民實地考察培訓,,學習中藏藥(大黃)的種植技術,并帶領村民試種了50畝大黃,,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目前,,中下馬巖村民種植大黃技術已在上馬巖、中馬巖村種植推廣,,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嘗到了甜頭,全村的經濟收入也得到了提高,,老百姓無一不伸出大拇指稱贊這個為民務實的好主任,。
情系群眾 潛心篤志
志馬樂善助人,視孤寡老人,、老弱病殘,、貧困家庭為自己的親人,逢年過節(jié)他都會去探望問候,,不論他們有什么事情,,他都會盡心盡力的幫助。去年5月,,5 歲的擁忠志瑪突發(fā)小兒急性痢疾,,病情十分危重,。她的父母都在山上采挖蟲草,,無法及時取得聯系,家中只有一個年長的老奶奶,。晚上12點,,眼看小孩病情加劇又發(fā)燒不止,志馬連夜騎著摩托車趕往鄉(xiāng)衛(wèi)生院,,一路上,,摩托車多次側翻致使志馬的腳多處受傷,他強忍劇痛堅持到了鄉(xiāng)衛(wèi)生院,,拒絕包扎后又載著醫(yī)生往回趕,,凌晨4點,志馬帶著醫(yī)生到了小孩家,,孩子得到了及時醫(yī)治,,老奶奶牽住志馬的手,流下了感動的熱淚,。志馬,,用這樣一件件平凡小事為民盡責服務,溫暖了村民的心,。
牢記宗旨 胸懷大局
志馬就是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層村干部,,他做到了在思想和行動上時刻與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始終牢記使命,。在開展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時,,他團結帶領班子成員積極參與活動,,唱國歌、溫誓詞,、述承諾,、亮身份。在維穩(wěn)重要節(jié)點和敏感時段,,他始終保持清醒頭腦,,認真落實值班值守、信息研判和安保巡防,,將矛盾化解在基層,,處理在基層,確保了社會和諧安定,。十幾年來,,他認真履行黨員職責,踐行黨的宗旨,,在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持續(xù)改善民生、維護和諧穩(wěn)定等方面建言獻策,,默默奉獻,,踏踏實實行使好人民賦予的權力,團結帶領全村220名農牧民群眾,,緊密團結在黨委政府周圍,,攻堅克難,銳意進取,,譜寫著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