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1年09月10日
編者按
今天是第37個教師節(jié)。為展現(xiàn)全省教師敬業(yè)奉獻,、奮發(fā)有為的精神風貌,,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四川日報全媒體推出致敬“最美造夢師”策劃報道,,聚焦5位一線教師優(yōu)秀代表,。他們中,有的來自三代為師的“教育世家”,,有的是扎根大涼山的教書育人模范,,有的是退而不休默默奉獻的老教師……讓我們跟隨記者與這些優(yōu)秀教師面對面,了解榮譽背后的初心故事,,一起向“最美造夢師”致敬,!
“教育世家”黃文才:一家三代五人,扎根涼山教育
【人物名片】
黃文才,,81歲,,小學美術(shù)教師,全省首批特級教師,、首批“教育世家”入選者,。黃文才妻子易淑萍,小學語文老師(已去世),;黃文才大女兒黃濤,,中職禮儀高級教師,全省優(yōu)秀教師,;二女兒黃靜,,幼教老師,全省特級教師,;外孫李盛鋒,,中學英語教師。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雨瑄
“對于我來說,,家庭聚會中讓我最期待的,,就是全家人一起交流教育教學心得。”今年27歲,、就職于西昌市興勝中學的李盛鋒老師,,來自一個三代傳承的“教育世家”。61年光陰荏苒,,他們一家三代5人,,扎根涼山教育,誕生兩位省特級教師和一位省優(yōu)秀教師,。
今年已過耄耋之年的黃文才是李盛鋒的外公,,這位被譽為“大涼山上傳播美的人”,早在1979年就被授予了全省首批特級教師榮譽稱號,。從1960年成為涼山州昭覺縣一名美術(shù)老師,,在大涼山從事少兒美術(shù)教育工作37年間,他獲得無數(shù)榮譽:省勞模,、全省十大優(yōu)秀園丁,、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1997年退休后,黃文才并沒有停下腳步,,“退而不休”是他對自己退休生活的注腳——退休后的他積極參與省,、州、市中小學幼兒教師教學技能輔導培訓,,為近百所州市縣學校美化校園藝術(shù)墻,,為多部民族教材繪制封面插圖。
黃文才的妻子易淑萍,,和丈夫一起在昭覺縣從教近30年,。艱苦的執(zhí)教環(huán)境,并沒有讓這對夫婦丟掉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執(zhí)著,。“媽媽不但一直支持爸爸的工作,,自己也默默無聞地干了一輩子小學教師,。”提到已于2020年去世的母親,,二女兒黃靜滿是懷念,,更感驕傲。黃文才夫婦30年如一日的教學生涯,,讓兩個女兒對教師這份職業(yè)充滿向往并先后走上教師崗位,。
大女兒黃濤,目前是西昌現(xiàn)代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禮儀高級教師,,獲得全省優(yōu)秀教師,、涼山州優(yōu)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從教33年,她在中職學校的禮儀教學中,,結(jié)合專業(yè)特色,,理實一體化教學,深受學生歡迎,。同樣擁有33年教齡的二女兒黃靜,,扎根學前教育,作為涼山州機關(guān)二幼教師的她,,先后獲得全省特級教師,、首屆幼兒骨干教師等榮譽稱號。近年來,,她積極參與“一村一幼”的建設(shè),,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揮灑著激情與汗水。
最讓黃文才感到欣慰的是,,教師的接力棒傳到了第三代,。2018年7月,大女兒黃濤的兒子李盛鋒在大學畢業(yè)后,,也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作為教育戰(zhàn)線的一名新兵,他最愛提到的是外公,、外婆,、媽媽、姨媽對他的影響,?!叭缃瘢乙灿H身體會到了這份職業(yè)的美,,教師就是帶著學生參與一場陶冶人性人格的文化傳遞,,目的是讓孩子們擁有更有意義的一生?!?/p>
“知心姐姐”王麗英:以真心真情,,陪學生走好青春奮斗路
【人物名片】
王麗英,四川郵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輔導員,。她不僅是學生的知心大姐姐,,還是不斷挑戰(zhàn)人生高峰的追夢者。2020年1月獲第七屆全省高校輔導員素質(zhì)能力大賽一等獎,,2020年12月獲第八屆全國高校輔導員素質(zhì)能力大賽一等獎等,。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翔灃
“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兩眼一閉,,提高警惕。”說起自己的工作,,王麗英用一句玩笑概括,。不過,這確實是她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整理學生國家助學金評定資料,、點對點和學生聊就業(yè)意向,、為困難應屆生爭取求職創(chuàng)業(yè)補貼……9月,王麗英又忙碌起來,,她所負責的班級進入學院最后一年,,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仍是她思考最多的問題。
6年前,,研究生畢業(yè)后,,王麗英成為四川郵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的一名輔導員。行政秘書,、宿管,、心理咨詢師、就業(yè)指導專家……作為一名輔導員,,王麗英時常身兼數(shù)職,,時常深夜被學生打來的電話驚醒。
“這個班一共有43名學生,,90%以上來自‘三州’地區(qū),。”該校2016級通信技術(shù)二(9+3)班是王麗英印象深刻的一個班級,。家庭貧困,、學習基礎(chǔ)薄弱、自律性差是該班學生的基本情況,,也是一個讓很多輔導員“望而生畏”的班級,。“但我不怕,,我始終堅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贝撕蟮臅r間里,從班干部的選拔到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建立,,從早晚自習到主題班會,,從周日晚講評到特色主題活動,王麗英通過多種方式,,鼓勵,、引導學生積極提升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家庭和家鄉(xiāng)的命運。
畢業(yè)后,,該班不少學生進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企業(yè)工作,還有同學考入當?shù)厥聵I(yè)單位,。如今,,很多學生已經(jīng)成長為企業(yè)骨干,為當?shù)赝ㄐ判袠I(yè)發(fā)展和家鄉(xiāng)建設(shè)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為一名輔導員,,王麗英始終不忘跳出舒適圈,挑戰(zhàn)自我,。在她看來,,這一方面是為了實現(xiàn)自我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是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
去年底,,王麗英代表全省參加了第八屆全國高校輔導員素質(zhì)能力大賽,與來自全國各地的81位輔導員同臺競技,,最終獲得一等獎,,這也是目前全省參加該賽事的最好成績?!斑^程中有過忐忑,,有過不自信,但學生的鼓勵成了我的力量,?!蓖觖愑⒈硎荆@不僅僅是她人生的一次挑戰(zhàn),,也是她和學生共同進步,、互相激勵的一段寶貴經(jīng)歷。
“作為一名輔導員,,就應該以真心真情,,陪學生走好青春奮斗路?!苯衲?0歲的王麗英,,未來的路還很長。她表示,,將繼續(xù)用愛的目光發(fā)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陪伴學生快樂成長。
育人模范高維榮:這里需要我,,這里的孩子需要知識
【人物名片】
高維榮,,涼山州昭覺縣民族中學教師,。她運用生本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法,每屆所教學生均在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在控輟保學工作中,,她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學生結(jié)對幫扶,效果顯著,。曾榮獲全國模范教師,、四川省優(yōu)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江蕓涵
9月開學季,,高維榮是高三(1)班的班主任,、英語老師,同時由于同事生病還負責教導處工作,。再忙,,高維榮還是那么充滿激情、風風火火,。
1998年,,19歲的重慶妹子高維榮從南充外國語學校畢業(yè)后,懷揣著對神圣職業(yè)的美好向往來到昭覺縣,。那時的昭覺縣,,工作、生活,、教學條件都比較差,,但看著教室里一雙雙對知識無限渴求的眼睛,高維榮心中涌起強烈使命感:這里需要我,,這里的孩子需要知識,!
為了山區(qū)民族教育事業(yè),高維榮放棄一次次外調(diào)機會,。2003年,,高維榮把遠在重慶的父母接到昭覺縣,一起生活至今,。
多年來,,高維榮養(yǎng)成了這樣的習慣:每到期末,會給孩子們買牛奶,、請縣外的孩子們聚餐,;每逢節(jié)假日,會讓母親為孩子們做好吃的,;每次去外地出差,,會給孩子們帶禮物。
2017年10月的一天,,高維榮在課堂上講到壯觀的雅西高速公路時,,卻看到孩子們一臉茫然。這時,,她腦袋里突然閃過一個念頭:為何不帶孩子們到山外去看看,,讓孩子們真切地體驗現(xiàn)代化的交通呢?于是向?qū)W校報備后,,2017年彝族年放假期間,,她自己出資,帶6名家庭貧困的孩子到成都,、重慶等地開展“山外看世界”活動,,讓從未走出過大山的孩子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樹立建設(shè)美麗家鄉(xiāng)的理想,。
面對輟學的孩子,,高維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8年春季學期,,原本勤學好問的小年(化名),在課堂上經(jīng)?;秀弊呱?,性格也逐漸孤僻起來。再三追問下,,得知小年的父親去世多年,,現(xiàn)在母親也不知去向,他面臨輟學,?!皨寢尣还芪伊耍也恢澜酉聛碓撛趺崔k,?我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不想讀書了!”小年傷心痛哭,。高維榮摟著小年說:“目前你沒有能力改變家里的狀況,,但是你可以改變自己未來的命運,必須得讀書,!今后,,我就是你的媽媽,我來供你上學,!”從那之后,,她主動承擔了小年的生活、學習等費用,。后來,,小年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省級重點中學,。在她的努力下,班上沒有一個孩子輟學,。
結(jié)合學生實際,,高維榮以生本教育理念為指導,研發(fā)出符合學生實際的“小組合作”學習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學和管理風格,,并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在全國普通高考中,連續(xù)5年全省一類模式第一名均在她任教班級,。
優(yōu)秀校長李蓓:為教師搭發(fā)展平臺,,為學生奠未來基礎(chǔ)
【人物名片】
李蓓,成都市實驗小學校長,,正高級教師,。曾獲全省第十二屆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家稱號,榮獲全省第十三屆“五四獎章”,、全省名校長,、第三屆“中國好校長”、成都市“新課程改革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寰
9月6日,,成都市實驗小學官方微信推送了一篇文章——《“雙減”后,第一個“非?!敝苣?。文中配發(fā)了很多小朋友運動、閱讀,、走進博物館的照片,。校長李蓓很開心:“這才是童年該有的模樣?!彼f,,“雙減”提出的是“減”,其實需要更智慧的“加”,?!半p減”的背后,是學校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提升辦學質(zhì)效,;教師加強教育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zhì)量,;家長加強家校共育意識,,提供有品質(zhì)的陪伴。
在新生開學典禮上,,李蓓對新生家長說:真正的學生不是“雞”出來的,,比“雞娃”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孩子求知內(nèi)驅(qū)力。在學校里我們發(fā)現(xiàn),,低年級課堂上,,孩子們都是“十萬個為什么”,課堂上非常積極地回答老師問題,。但到了高年級課堂上,則明顯要冷清許多,。究其原因,,除了孩子思維特點的變化外,更多的還是源自于每天的時間被各種學習和補課填滿,,而鮮有時間去放空,、去思考、去關(guān)注,。家長們一定要有長遠的目光,,不能以犧牲孩子的健康、好奇心,、探究力來成全眼下的學習成績,。
李蓓的觀點得到了家長們的贊同。與此同時,,李蓓也對老師們提出更高要求,。她說,“減負”的背后,,要求學校加強教育教學管理,、不斷提升辦學質(zhì)量,只有老師把教材讀懂,、讀薄,,學生才能把知識學深、學厚,?!爸灰衙恳晃焕蠋煹臒崆榧ぐl(fā)出來,學校就會更有朝氣,?!?/p>
成為教育工作者,是李蓓從小夢寐以求的職業(yè),。李蓓很忙,,走進教室聽課、與教師探討業(yè)務,、學習行業(yè)前沿知識,、為教育欠發(fā)達地區(qū)師生提供支持……這一切,,都源于她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李蓓深感肩上責任重大,。
在李蓓心目中,,未來的學校是打破圍墻、多方融合的交往場所,,要開展關(guān)注個體成長,、跨界整合的綜合活動,實施私人定制,、線上線下的無縫學習,。在評價上,未來學校應該注重描繪學生的成長軌跡,,給出發(fā)展路線的數(shù)據(jù)實證等,。
在“未來”的理念下,成都市實驗小學校園只是孩子們學習的主戰(zhàn)場之一,,圖書館,、博物館、公園都是實小學生的學習場所,。李蓓說,,我們要實現(xiàn)“有限的場地,無限的可能,;有限的課堂,,無限的成長?!?/p>
退休教師蘭蓉章:只要站在講臺上,,我們就永遠年輕
【人物名片】
蘭蓉章,2014年被授予“全國模范教師”榮譽稱號,,論文《“點燃讀書激情,,營造書香班級”研究成果報告》被評為國家級一等獎;退休時為德陽市實驗小學高級教師,。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嘉薇
9月8日早上6點20分,,蘭蓉章準時醒來。從1983年參加工作成為小學老師到今年7月正式退休,,多年來蘭蓉章的生活節(jié)奏幾乎一成不變,。“我認為教師就是為孩子的未來奠定基礎(chǔ),,編織夢想,。我成為教師,也是我的啟蒙老師為我編織的夢想?!?/p>
48年前,,7歲的蘭蓉章對上小學充滿排斥。當年,,她的班主任王素華是山東人,,不會講四川方言,蘭蓉章聽不懂普通話,?!巴跛厝A老師想了很多辦法幫助我,還幾次到田間地頭找我父母家訪,,我當時特別感動,,決心長大以后也要當老師?!?/p>
2019年,年滿80歲的王素華老師不遠萬里,,從山東回到德陽市羅江區(qū),,班里包括蘭蓉章在內(nèi)的40多位同學都來看望王老師?!八牢乙渤蔀槔蠋熀筇貏e高興,。”蘭蓉章很感慨,,“教師也有傳承,,我的老師教會我很多,我又把自己的經(jīng)驗帶給年輕老師,。”
今年2月,蘭蓉章從德陽市實驗小學退休,,學校希望蘭蓉章“再帶一帶年輕人”,,返聘她繼續(xù)工作到7月。學校里被蘭蓉章帶過的新人,,不在少數(shù),。
“我第一次接觸蘭老師是在6年前,當時我剛畢業(yè)不久,,在另一所小學任教,,機緣巧合下跟著蘭老師觀摩學習了兩周,獲益匪淺,?!钡玛柺袑嶒炐W語文老師劉穎如今擔任二年級9班班主任。她告訴記者,學校語文組的老師幾乎都得到過蘭蓉章的幫助和指導,,“蘭老師是學校語文備課組組長,,經(jīng)常帶著我們一起備課討論,分享經(jīng)驗,?!?/p>
退休前,蘭蓉章同時擔任二年級9班副班主任,,是孩子們的“蘭媽媽”,。“蘭老師非常細心,,班里的孩子們都很喜歡她,。”劉穎說,,蘭老師語文課上得好,,當班主任的經(jīng)驗也非常豐富,很多頭疼問題,,蘭老師都能巧妙解決,。“比如每周一早上,,孩子們要花很長時間找作業(yè),,蘭老師就讓同學們準備一個作業(yè)袋,提前把所有作業(yè)放到袋子里,,省去翻找時間,。”
“老教師不是說年齡大,,而是經(jīng)驗多一些,,只要站在講臺上,我們就永遠年輕,?!碧m蓉章在退休前就加入了學校的“青藍工程”。這個工程讓有經(jīng)驗的教師和年輕教師結(jié)對,,互相評課,、互相學習,進而讓年輕教師“青出于藍”,。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