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3年12月19日
一個遠去的身影,,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名字,。
53載歲月,,畢世祥同志32年來始終忙碌在為人民服務的崗位上:當偏遠的雪域甘孜日益成為世界旅游目的地,,當游牧千年的牧民住進溫暖的定居房,當三江流水滋潤萬畝千古荒地成良田,,當遙遠的康巴以其優(yōu)秀的地域文化名揚國內(nèi)外時,,畢世祥同志美好的愿望正一步步變成現(xiàn)實。然而,,12月16日9時50分,,畢世祥同志卻因車禍倒在了去開展群眾工作的路上,長眠在雪山上,。畢世祥同志一生行進在雪域高原,,他的赤膽忠心和公仆情懷,日月可鑒,。
連日來,,上萬干部群眾從四面八方趕到他的靈堂前,吊唁親密的戰(zhàn)友,、領導,、兄弟畢世祥同志。在畢世祥同志的靈前默哀,,追憶和他在一起的崢嶸歲月,。
上午730分畢世祥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康定殯儀館隆重舉行,州委書記胡昌升致悼詞,,州委副書記,、州政府州長益西達瓦主持遺體告別儀式。州級機關,、康定地區(qū)機關干部以及畢世祥同志的親友送別畢世祥同志,。
哀樂低沉,人們手持菊花,,胸佩白花,,低頭追憶和畢世祥同志共同戰(zhàn)斗過的點滴往事,摩肩接踵的人群中,,不時有人小聲啜泣,,有人掏出紙巾擦拭奔涌而出的淚水。
畢世祥同志的遺像懸掛在靈堂的正中央,,他目光炯炯,,和藹慈祥,仿佛在向戰(zhàn)友們傾訴他遠大的理想和未競的事業(yè),。
“把群眾當親人將身心獻人民”,,是人們對他心懷為民的崇高評價,;“化悲痛為力量繼遺志寫春秋”,,是戰(zhàn)友們對畢世祥同志的莊重承諾,。
“世祥同志的離去是我州的重大損失。世祥同志的一生,,是忠誠愛國的一生,,真情為民的一生,苦干實干的一生,,堅韌奮進的一生,。”
“世祥同志無愧于甘孜人民的優(yōu)秀兒女,無愧于共產(chǎn)黨員的光榮稱號,。世祥同志的殉職,,使我們黨失去了一位好同志,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公仆,,我們失去了一位好戰(zhàn)友,。我們無比悲痛、深感痛惜,!世祥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崇高的理想、執(zhí)著的信念,、清正的品格將永遠銘記在甘孜兒女的心中,。我們將沿著他未競的事業(yè)繼續(xù)前行;我們將更加緊密地聯(lián)系群眾,,更加主動地為民服務,,更加積極地堅韌奮進,讓”美麗生態(tài)和諧幸福新甘孜“早日實現(xiàn),,以告慰世祥同志的在天之靈,。
風雪無情奪戰(zhàn)友,天地同悲送忠魂,。
世祥同志,,我們深愛您!
世祥同志,,我們緬懷您,!
世祥同志,一路走好,!”
7時30分,,畢世祥同志的親密戰(zhàn)友、州委書記胡昌升在遺體告別儀式上致悼詞,。進州工作兩年的時間,,回想到和畢世祥同志并肩戰(zhàn)斗的日日夜夜,,胡昌升聲音哽咽,神情凝重,,深情送別好戰(zhàn)友,、好同事畢世祥同志。
畢世祥同志的妻子許惠明深情地凝望丈夫的遺體,,放聲痛哭:“您平常太累了,,您安息吧,您放心,,我會照顧好媽媽……”頓時,,大廳里悲情籠罩,傳來陣陣抽泣聲,。
送別的人群緩慢向前移動,,繞畢世祥同志的遺體一周,畢世祥同志的遺體覆蓋著鮮艷的黨旗,,他安臥在鮮花叢中,,奔波勞累了一生,他太需要休息了,,人們不忍心打擾他,,讓他靜靜地安息吧。大家的眼圈紅紅的,,眼里噙滿了悲傷的淚水,。
“玉樹地震那年,他一直堅守在石渠災區(qū),,我作為州衛(wèi)生局工作組成員,,我和他在災區(qū)并肩戰(zhàn)斗了半個月,盡管很忙,,但我覺得這是我們最幸福的日子,。他在很多部門工作過,一年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外出差,,雖然我們聚少離多,,但不管他走到那里,我們都會相互發(fā)短信,,表達心中的思念,。”許惠明憂傷地說。
“在外人看來,,爸爸嚴肅有余,,不懂浪漫,其實爸爸對媽媽充滿了柔情,。他在美國學習回來還給媽媽帶回來一束玫瑰花,,媽媽感動得落淚,。”畢世祥同志的兒子畢達流著淚水回憶說:“爸爸不管走到哪里都穿著媽媽為他親手織的毛衣。現(xiàn)在爸爸走了,,作為家里的男子漢,,我要擔當起家庭的責任,照顧好媽媽,、奶奶,。”
畢世祥同志用自己的生命升華了黨性和信仰,他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黨和人民,,獻給了他深愛的雪域甘孜。他把善的種子播撒在康巴大地,,把愛的光芒輝映給基層群眾,,他用真心、真情,、真愛詮釋了一位康巴漢子的鐵骨柔情,。他對家人的歉疚與對黨和人民事業(yè)的盡職,在雪山草地間,,激蕩出了一名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
州委宣傳部新聞科長陳段戀從殯儀館出來已經(jīng)泣不成聲,去年,,他作為畢世祥同志的工作人員和他一起出過很多次差,。“去年春節(jié)大年初一晚上,我們從成都回到康定已經(jīng)是凌晨三點了,。根據(jù)州委安排,,第二天要趕到白玉縣開展工作,畢部長和我們吃方便面,,讓我們趕回家休息一下,,早上六點半我們就從康定出發(fā)了??刀ǖ桨子袷?80公里,,我們到卓達拉山時積雪有70多公分厚,行車艱難,。但他一路開展工作,,晚上8點到達白玉,縣城沒有水,、沒有電,,我們都吃方便面。”陳段戀回憶說,,大年初四他們一路風塵趕到爐霍縣已經(jīng)是凌晨兩點過,,畢世祥同志婉言謝絕了縣上為他們準備的晚餐,,立即聽取縣上維穩(wěn)處突工作匯報,安排完相關工作已經(jīng)是凌晨4點過,,草草吃了飯才休息,。
去年7月,畢世祥同志前往阿壩州考察開辦手機報的經(jīng)驗,,返回時途經(jīng)家門口,,80多歲的母親和妹妹早就在門口翹首等待他回家。車到家門口,,畢世祥同志下車向母親問寒問暖,,母親拉著他的手,慈愛地叮囑他要注意身體,。畢世祥同志和母親,、妹妹短短交流不到五分鐘,就說還有很多事情等待著他去做,。母親含淚追著汽車走了一段路,,畢世祥同志上車眼里含著淚,把對母親的思念深埋心底,。
岳母去世,,他不在身邊;雙親病危,,他無暇照顧,;妻子做手術(shù),他沒能陪護,;他對家人虧欠太多,,然而家人卻十分理解他;“他從來沒有為親戚辦過一件事,。兒子大學畢業(yè)找工作,,他都說要靠自己的本事去找工作。后來,,兒子通過考試在林業(yè)公安部門工作,。”陳段戀說。
他是農(nóng)民的兒子,,母親教育他,,要把心思用在為群眾辦好事、實事上,,不要記掛家里,,只要工作出色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孝心。
畢世祥同志對家人“無情”,,卻對下級,、對同事充滿了無限的愛,。去年9月,陳段戀和畢世祥同志在成都出差,,陳段戀突發(fā)疾病需要做手術(shù),,畢世祥同志和司機為他聯(lián)系住院事宜,找醫(yī)生,,畢世祥同志守候在陳段戀的病床前,,直到凌晨三點才回去休息。
跟隨畢世祥同志18年的司機劉進坤動情地說,;“畢部長每年下基層200天左右,,每年要跑7、8萬公里,,他經(jīng)常提醒工作人員,、同事注意安全,沒有想到這次他卻發(fā)生了意外,。”劉進坤說,畢世祥同志一直患有膽結(jié)石,,由于工作太忙,,一直沒有時間去醫(yī)治,2010年,,他利用春節(jié)做了手術(shù),,才一周的時間,有一個縣發(fā)生火災,,分管護林防火的他立即前往指揮滅火,,并親自參加撲火。有一次,,畢世祥同志患了重感冒,,他獨自一個人在小診所輸液,不讓身邊工作人員告訴任何人,,并讓工作人員回單位繼續(xù)工作,。
遠在白玉河坡村落,藏族老人根秋絨布,、羅陸兩家人正為干部親戚畢世祥同志煨桑祈愿……,,自從開展結(jié)對認親活動以來,畢世祥同志經(jīng)常和兩家人打電話,,問寒問暖,,詢問生產(chǎn)生活情況,“比親人還親,。”說到和畢世祥同志的交往,,根秋絨布在電話里惋惜地說:“得知親戚不幸去世,,我們?nèi)f分悲痛,我們點上酥油燈,,為他祈愿,,希望他一路走好。”
畢世祥同志走了,,他一心為民的情懷感動著他灑下熱血的這片高原,。(記者 馬建華)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