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
作者:王東明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統(tǒng)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強調各級領導干部在推進依法治國方面肩負著重要責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這一重要論斷,,抓住了當前法治中國建設的要害,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法治國家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四川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依法治省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引和方法論指導,。
在整個社會群體中,,領導干部雖然人數(shù)不多,但他們是治國理政的骨干力量,。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領導干部肩負著帶領人民群眾把依法治國各項部署落到實處的重任,,毫無疑問是“關鍵少數(shù)”。一方面,,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涵養(yǎng)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的法治觀念,,善于用法治思維謀劃工作,、以法治方式處理問題,本身就是領導干部責無旁貸的職責使命,。另一方面,,領導干部是干部群眾的帶頭人和主心骨,他們的法治信仰牢固不牢固,,能不能堅持依法辦事,,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對全社會具有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領導干部只有身先士卒,才能以上率下,;只有以身作則,,才能上行下效。從這個意義上講,,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就是抓住了推進法治建設的“牛鼻子”。
近年來,,四川在法治建設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取得了明顯成效,各級領導干部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yǎng)不斷增強,,依法行權,、依法辦事的能力不斷提升,。但毋庸諱言,,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領導干部法治意識仍然比較淡薄,,有法不依、違法不究,、知法犯法等現(xiàn)象還時有發(fā)生,。有的不屑學法、心中無法,,有的以言代法,、以權壓法,有的執(zhí)法不嚴,、粗暴執(zhí)法,,有的干預司法、徇私枉法,,更有甚者利欲熏心,、貪贓枉法。從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查處的周永康等大案要案,,以及我省發(fā)生的李春城,、李崇禧、郭永祥等案件看,,領導干部走向腐化墮落的深淵,,沒有一個不是從無視以致踐踏黨紀國法開始的。這些腐敗分子目無黨紀,、藐視法律,、破壞法治,導致法治不彰,,不僅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更損害了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領域的正常秩序,,教訓極其深刻,。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所有領導干部都要警醒起來,、行動起來,,堅決糾正和解決法治不彰問題,明確指出各級領導干部的信念,、決心,、行動,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每個領導干部都要時刻牢記這一諄諄告誡,,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度,始終嚴格依法辦事,,敢于同各種危害法治,、破壞法治、踐踏法治的行為作堅決斗爭,,身體力行當好憲法法律的堅守者,、捍衛(wèi)者。黨政主要負責人作為一個地區(qū)或單位領導班子的“領頭雁”,,是“關鍵中的關鍵”,,必須切實履行好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重要職責,既掛帥又出征,,對班子成員和其他領導干部在遵紀守法方面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堅持原則,,敢于批評,,不能聽之任之、當“老好人”,,使黨紀國法成為“橡皮泥”,、“稻草人”。用人導向是指揮棒,、風向標,,是一種最重要、最根本,、最管用的導向,。要在選人用人的天平上,不斷加重法治“砝碼”,,把法治素養(yǎng)作為干部德才的重要內容,,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識別干部的重要標準,,強化推進法治建設實績考核,,真正將法治素養(yǎng)好、依法辦事能力強的領導干部選出來,、用起來,,決不讓那些無視黨紀國法的人有市場。
要堅持依法依規(guī)構建良好政治生態(tài),。政治生態(tài)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xiàn)。政治生態(tài)的狀況,,直接決定著從政環(huán)境的好壞,,關系著黨的形象和人心向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huán)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tài)。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必然要求依規(guī)管黨治黨,,使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始終在黨紀國法的約束下運行,,推動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如果一個地方政治生態(tài)受到污染,,公權力就很容易“脫軌運行”,,領導干部要依法行權、依法辦事就很難實現(xiàn),。因此,,堅持依法依規(guī)構建良好政治生態(tài),對于更好發(fā)揮領導干部作用,、推進法治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就四川省而言,前些年政治生態(tài)一度遭到嚴重破壞,。省委充分認識到,,周永康長期插手四川事務,給四川政治生態(tài)造成的惡劣影響不可低估,;長期以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滋長蔓延,封建腐朽思想文化對四川干部隊伍的侵蝕不可低估,;一定時期腐敗案件多發(fā)頻發(fā),,干部隊伍中存在的違法違紀問題的嚴重性不可低估。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堅持把依法治省和依規(guī)治黨緊密結合,堅持黨紀嚴于國法,,從嚴從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共立案查辦涉及“四風”問題案件4543件,、處分4099人,;旗幟鮮明反對腐敗,,全省紀檢監(jiān)察機關共立案24621件、處分27905人,,形成“不敢腐”的震懾,;針對工程招投標、土地出讓等10個腐敗易發(fā)多發(fā)領域逐一建章立制,,構建“不能腐”的制度機制,;大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先進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線,,風清氣正、崇廉尚實,、干事創(chuàng)業(yè),、遵紀守法的政治生態(tài)正在形成。
我們體會,,風清氣正是一種環(huán)境,,就是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必須從我做起,守規(guī)遵紀,,興利除弊,,刮骨療毒,習慣在清新的風氣中生活,,一級帶一級,、層層做示范,不斷積聚新風正氣的正能量,。崇廉尚實是一種追求,,就是要集干凈與干事于一身、勤政與廉政為一體,。領導干部決不能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決不能飽食終日而無所用心,決不能把干凈與干事對立起來,。必須堅持在法治的軌道上用權,,自覺在監(jiān)督的環(huán)境中工作,真正讓一心為民,、干在實處成為自覺行動,。干事創(chuàng)業(yè)是一種狀態(tài),就是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專注事業(yè)和工作上,。領導干部必須大力弘揚夙夜在公,、晝夜兼程的敬業(yè)精神,,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昂揚斗志,,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責任擔當,為黨和人民踏踏實實干成一番事業(yè),。遵紀守法是一種規(guī)矩,,就是要自覺在黨紀國法約束下履職行權。領導干部任何時候都要守住底線,,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必須堅持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模范執(zhí)行黨紀國法,,善于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帶動全社會形成法律至上,、依法辦事的善治良序。(作者:中共四川省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