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記者 陳楊/文 張濤/圖
11月22日16時55分,,康定縣發(fā)生6.3級地震,。地震來襲,,到處是殘垣斷壁,,處處是滿目瘡痍,。
正在成都出差的州委書記胡昌升獲悉康定縣發(fā)生地震后,,立即乘車返回康定,。在途中,,胡昌升多次連線州應急指揮部,,安排部署搶險救災工作。
晚上12點,,經過7個小時的顛簸,,胡昌升到達康定縣城,又馬不停蹄趕往此次地震受災最重的康定縣塔公鄉(xiāng),。汽車駛上折多山,,由于余震不斷,山上的石塊隨時都在滾落,,注定這是一條十分危險的道路,。
23日凌晨1時,胡昌升來到了塔公鄉(xiāng)奪讓一村,。剛一下車,,周圍的農牧民群眾紛紛圍攏過來,滿眼含著淚水紛紛對胡昌升說,,“下午發(fā)生地震,,書記就來看望我們,謝謝,!感謝黨,、感謝政府”,。
此時,室外溫度已降至零下8度,。為了取暖,,災區(qū)群眾在公路兩旁燃起了篝火。胡昌升仔細查看災區(qū)群眾御寒的被褥,,對身旁的州民政局負責同志說,,現在氣溫寒冷,一定要以最短的時間讓受災群眾住進帳篷,、吃上熱飯,,千萬不能讓群眾冷著、凍著,、餓著,。
村民尼瑪麥多的藏房在此次地震中受災嚴重,兩層藏房被夷為平地,。站在廢墟前,尼瑪麥多握住胡昌升的手幾度哽咽,。胡昌升對他說,,“黨委、政府十分關心災區(qū)群眾的生活問題,,你不要害怕,,讓我們齊心協(xié)辦共同克服困難”,。
甲志瑪是名聾啞人,,此次地震讓她家的藏房變成危房,讓本就不富裕的家更是雪上加霜,。面對胡昌升,,甲志瑪只有不停地擦拭淚水。胡昌升對甲志瑪說,,“當前余震非常多,,一定不能進屋搶救錢財等物品。只要人安全,,房屋倒塌了,,我們還可以建”。在鄰居們的比劃下,,甲志瑪理解了胡昌升的意思,,連連點頭稱是。
來到此次受災最嚴重的木雅祖慶小學,操場上到處是從教學樓掉落下來的水泥塊,。借著微弱的手電筒光,,胡昌升深一腳淺一腳從操場往安置點走去。剛一見到校長德吉擁忠,,胡昌升就立馬詢問全校師生的最新情況,。德吉擁忠告訴胡昌升,學校組織過很多次地震演練,,這次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全校2000師生成功轉移,還吃了晚飯,。德吉擁忠還告訴胡昌升,,全校師生都住進了學校自己儲備的帳篷,,只是數量少大家非常擠,。
透過帳篷的縫隙,胡昌升看到孩子們已經熟睡,,這才放心地走開,。隨后,他看望慰問了救援組隊員,,希望他們連夜把運抵這里的救災帳篷搭建起來,,并叮囑救援隊員和老師們一起共同努力,讓孩子們起床后能吃上熱騰騰的早飯,。
凌晨2時30分,,在臨時指揮部辦公地點帳篷內,胡昌升組織召開前線指揮部第一次會議,,聽取當前搶險救災工作開展情況,。此時氣溫極其寒冷,記者感覺到全身被凍得麻木了,。
1個多小時的會議結束后,,胡昌升又立即趕往塔公鄉(xiāng)江巴村查災核災。返回指揮部已近凌晨4點,,胡昌升才吃上一碗方便面,。
早上6點,天空逐漸泛白,,一夜沒合眼的胡昌升來到安置區(qū)域,。50頂帳篷已經搭建完畢。學校大一點的孩子開始忙著抬剛做好的熱氣騰騰的饅頭和香噴噴的酥油茶,。
地震災難無情,,甘孜人民會用堅強與團結書寫抗震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