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12月27日
◎甘孜日報記者 田杰
扎西曲批,,得榮縣徐龍鄉(xiāng)莫丁村小學教師,。他是媒體稱道的“飛渡老師”,,他是學生和家長們心中的“阿批老師”,。整整27年的堅守,,他讓這個曾經(jīng)封閉落后的小山村走出了26名大學生,。從走二十多公里山路護送學生考試,,到溜索道“飛渡”金沙江,;從對優(yōu)等生的愛而不縱,、中等生的愛而力促,,到對差生的愛而力幫;從課堂教學的鮮活生動,,到課外活動的豐富多彩……他將“教育是愛的藝術(shù)”演繹得淋漓盡致,。曾榮獲全國模范教師(享受省部級勞模待遇)、全國中小學優(yōu)秀班主任,、四川敬業(yè)奉獻好人,、四川最美鄉(xiāng)村教師,、感動甘孜教壇優(yōu)秀教師等殊榮。
“飛渡”中的“阿批老師”
“‘阿批老師’雖不是師范科班出身,,但他教書確實有‘幾刷子’,!”前不久,記者在得榮縣徐龍鄉(xiāng)莫丁村采訪時,,正好回家耍周末的洛絨米蘭眉飛色舞地說:“我就是從這里走出去的26名大學生之一,,畢業(yè)于四川民族學院?!⑴蠋煛瘜W生既嚴又愛,,我們上課根本不敢‘開小差’;放學后,,我們更喜歡留在學校寫作業(yè),,遇到不懂的地方,他總是耐心給我們補習,、講解,;玩耍時,他也常常陪著我們……”洛絨米蘭口口聲聲說的“阿批老師”正是扎西曲批,。
“我是‘誤打誤撞’走上三尺講臺的,。”說起教書經(jīng)歷,,他用半開玩笑的口吻說:“1994年,,正當我高考落榜而為前途發(fā)愁時,恰巧鄉(xiāng)中心小學校長因村小老師調(diào)走而找我當代課老師,。雖然每月工資只有150元,,但我欣然答應(yīng)了。成天與孩子們打交道,,我漸漸喜歡上了這門職業(yè),。其實,教書就跟種莊稼一樣,,你付出了多少汗水心血,,都能在學生的成長進步中得到體現(xiàn)??晌覜]有想到的是,,這一待就是整整19年,直到2013年8月,,我通過公招考試才轉(zhuǎn)為公辦教師?!?/span>
山連山,、嶺接嶺的莫丁村,,海拔2600米。這里不僅“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而且距離縣城約一百二十多公里。在2016年通往山外的第一條通村公路和跨金沙江大橋建成前,,通往金沙江對岸的唯一“路徑”,,除了翻山越嶺,就是一根橫跨金沙江上近40米長的溜索,。每年新學期開學前,,無論是從縣城領(lǐng)取教科書、作業(yè)本,、粉筆等教學用具,,還是購置學生學習、生活用品,,他只能從激流滾滾的江面上“滑翔飛渡”,。“帶東西過江,,那可是技術(shù)活,!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人,、貨墜江,。那種驚險,讓人想起來都害怕,?!彼L聲繪色地說,“一只手從上面緊緊地扣在滑輪的頂端,,另一只手牢牢抓住滑輪鉤上的繩子,,并不停地調(diào)整速度。速度快了會狠狠地撞在對岸橋頭上,,速度慢了會停在江中間,。每次過江,既是一種冒險,,更是一場生死戰(zhàn),。尤其是每學期組織學生去縣城或鄉(xiāng)中心校考試,,我不但要親自護送學生走二十多公里山路,,而且更要一個個地抱著學生在江上來回穿梭。盡管累得雙手發(fā)麻、渾身乏力甚至濕透衣服,,但為了學生,,我只能堅持再堅持?!?/span>
“飛渡老師”,,這是媒體送給他的一個“雅號”;“阿批老師”,,這是學生和家長對他的“昵稱”,。在愛與被愛中,他深深迷戀上了教書育人,。
“堅守”中的“明星老師”
周一早上,,雄壯的國歌聲劃破莫丁村的寧靜。9名學生和2名老師正肅立在水泥操場上,,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盡管學校沒有校門和校牌,但升旗儀式后,,白墻紅頂?shù)膬蓪硬厥叫I醿?nèi)依舊書聲瑯瑯,。
在僅有4名學生的一年級一班教室里,扎西曲批用粉筆將學生不認識的字詞板書在黑板上,,然后再一個個地用拼音標注出來,,耐心地教學生邊拼、邊讀,、邊寫,。學生們躍躍欲試地舉手回答,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一次次的“掌聲鼓勵”更讓天真爛漫的孩子們心花怒放,。他飽含深情地說:“雖然學校很‘寒酸’,但學生和家長對這所整整辦了63年的學校特別有感情,。2012年之后,,當一個個‘一師一校’及‘復(fù)式教學’的村小被撤并時,,全村43戶村民硬是在‘苦苦哀求’中保住了這所目前全縣唯一僅存的山村小學,。這學期,學前班招了5個學生,、一年級收了4個學生,。雖然學校條件差、學生少,、課程雜,,但教學質(zhì)量絲毫不能打折扣,否則,就愧對學生和父老鄉(xiāng)親了,!”
課間休息時,,右腿裝著假肢的土登降錯老師對記者說:“我也是‘阿批老師’扎西曲批的學生,他獨到的教學方法,,確實讓孩子們學在其中也樂在其中。村里的孩子普遍接觸漢語晚,,他就采取‘口語化’教學方式,,從字、詞,、句入手,,耐心引導、互動學習,;在數(shù)學課上,,他將樹枝、石子,、水果作為道具搬上課堂,,直觀形象地教孩子們數(shù)數(shù);學生不愿寫作業(yè),,他就從最簡單,、最容易完成的作業(yè)開始,讓學生在一次次的表揚中增強自信自覺,;學生一旦厭學,,他就以學生身上的長處為切入點,私下引導,、當眾鼓勵,;學校缺少文體器材,他就將櫟樹做成二胡,、楊樹做成‘扎聶’(琵琶的一種),,帶孩子們唱歌和跳鍋莊、弦子,、覺央舞,;他自學吹笛子、口琴,、葫蘆絲,,下象棋、打乒乓球,、寫毛筆字,,然后再教育孩子們學習……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一經(jīng)活躍,孩子們不但喜歡上學,而且還將學到行為習慣以及漢語口語帶回了家,,不少家長也因此學會了漢語交流,。雖然與他搭檔的老師先后走了十幾個,但他既舍不得更放不下這里的孩子們,?!?/span>
傍晚時分,村里升起了裊裊炊煙,,在斜陽夕照的操場上,,他與孩子們打籃球、下象棋的歡笑聲響徹山谷,。采訪中,,鄉(xiāng)中心小學校長居勉激動地說:“莫丁村小規(guī)模雖小,但教學質(zhì)量一點不弱,。學生成績不但在鄉(xiāng)里屢屢領(lǐng)先,,而且在各項藝術(shù)比賽中多次獲獎。從這里走出去的26名大學生,,用知識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和家庭命運,,更讓全村群眾在高質(zhì)量脫貧中看到了教育的價值和知識的力量?!?/span>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