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4月08日
◎楊全富
夜晚,,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遠(yuǎn)遠(yuǎn)的,,就看見路旁閃著電筒光,。當(dāng)我停下車時,,大姐就走來幫我提行李,,并問我,,餓了吧,,酸菜玉米湯早就做好了,,等你來一起吃呢,。
春節(jié),回到故鄉(xiāng),,回到那熟悉的地方,,除了走一走故鄉(xiāng)的那條老路,就是用心去感受久別的年味,,再吃上一碗地地道道的酸菜玉米湯了,。
鐵鍋里,湯汁正冒著熱氣,,黃色的玉米面團翻滾其中,,香氣撲鼻。舀上一大碗酸菜玉米湯,,將面團夾在筷子間,,等稍許冷卻后放入口中,慢慢吞下去,,那一道久別的味道在胃中游弋,。忽然間,遠(yuǎn)行的勞累和困頓,,在這一大碗味道鮮美的酸菜玉米湯中融化了……
小時候,,故鄉(xiāng)村寨里每一戶人家的日子都過得艱難,。家中餐桌上的主食為玉米,每一天里吃著玉米饃,,難免會有厭食的時候。這時候,,母親便會變著花樣用玉米面為我們制作各種美食,,其中,酸菜玉米湯是我們的最愛,。那時候,,家中不常備酸菜,不過寨子里總有一兩家煮酸菜,。母親總會交給我一把銅瓢,,讓我去鄰居家要一點酸菜。
“阿婆,,煮酸菜了嗎,?”
“煮了!”
于是,,老阿婆從我手中接過銅瓢,,揭開廚房角落里木桶的蓋子,一股酸味便彌漫在整個房間內(nèi),。待老阿婆將裝滿酸菜的銅瓢交給我,,我連忙向家中走去。在路上,,忍不住用手夾起一根酸菜,,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疑心這應(yīng)該是人間少有的美味了,。
母親將酸菜切成小段,在鍋里放入一大瓢水后,,待水燒開,,將揉捏好的玉米面團捏在手里,一使勁,,面團變成條狀從指縫間冒出,,跌落在鍋里。當(dāng)鍋里的水再次沸騰時,,母親將酸菜丟進鍋里,。母親告訴我們,如果在開水里先丟進酸菜,,那些面團再怎么煮都不熟,。母親提著菜刀走進儲存豬肉的房間內(nèi),,用刀將懸掛在梁柱上的豬油餅切下一點,將其切成丁后,,裝進鐵瓢里,,并把鐵瓢伸進火籠里。不一會兒,,豬油在鐵瓢里滋滋融化,。在滾沸的油水里面灑上一把曬干了的鹿耳韭,一股奇香在房間內(nèi)彌漫,。母親再將熱油與鹿耳韭一起倒進沸騰的酸菜玉米湯里,,再倒上一點食鹽,一道美食便制作完成,。
故鄉(xiāng)氣候干旱少雨,,適宜發(fā)酵食物。霜降后,,人們將蕪菁連根扯了起來,,背回家中后,將塊根與葉片分開來,。將蕪菁葉洗凈后,,放入沸水中煮熟,撈取后,,放入酸菜缸子或酸菜桶里,。在桶里或缸里,早已放入了酸水(與酵母類似),,蓋上蓋子,。隔兩天,能嗅到酸味后,,酸菜已可以食用,。由于酸菜的蒸煮季節(jié)性極強。為此,,酸菜的保存除了將蕪菁葉片直接風(fēng)干以外,,還有就是將蒸煮出來的酸菜制作成干酸菜。干酸菜在制作中,,要把握好天氣的變化規(guī)律,。天氣寒冷是制作干酸菜的最佳時間。將發(fā)酵后的酸菜在下午時分取出,,將其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團成圈,,放置在樓頂?shù)氖迳稀S捎诙盏膰?yán)寒,,使得其快速的凍結(jié)在一起,。第二日早晨,,待陽光出來,溫度升高后,,團成螺旋狀的酸菜在太陽的炙烤下,,迅速的升華。而那些酸菜餅就很好的保留了圓形,。人們將蓖麻的外皮剝掉后,,揉搓后編制成繩索,用這種繩索再將這些干酸菜串成一串,,懸掛在家中,,要食用時,,按照所需,,取下適量的酸菜餅。酸菜餅在食用時,,首先需要將酸菜餅掰成許多小段,,放入熱水里。幾分鐘,,干酸菜就泡發(fā)成為了新鮮酸菜,,味道依然那么鮮美。
對于酸菜,,我也是迷戀著那一份“酸”,,因此,也嘗試學(xué)著發(fā)酵釀制,。雖然一切嚴(yán)格按照制作酸菜的步驟去釀制,,幾番嘗試之后,依然做不出家鄉(xiāng)酸菜的味道,,因此烹煮的酸菜玉米湯也就沒有了那么美味,,只好作罷。在家中儲存酸菜的缸子即將見底的時候,,我的心也仿佛要被掏空了似的,,很是著急。于是,,電話告知老家的大姐,,想要一點酸菜。不出幾日,,大姐邁動著不太靈活的步伐,,送來一大桶酸菜。那酸菜缸子又裝得滿滿的,,我才再次感覺到生活的美滿,。
如今,,丹巴酸菜有了自己的品牌,走進了廣闊的市場,。城市里,,也有了“酸菜面塊”“酸菜炒臘肉”等食材,不過,,卻唯獨缺少了“酸菜玉米湯”,,這對于我而言,自認(rèn)為是人間一大憾事,。不過,,仔細(xì)一想,也許,,酸菜玉米湯對于懷舊人的心中占據(jù)了半壁江山,。不過,對于從小就沒有吃過酸菜玉米湯的人而言,,難以下咽,。
因為酸菜玉米湯一頭牽著親情,一頭滿是鄉(xiāng)愁,。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