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9月11日
◎謝真元
關(guān)于桑耶寺的落成典禮,,在《巴協(xié)》一書中有詳細(xì)記載,。書中是這樣描述的:
于是贊普將全體屬民召集起來,。祈禱的吉時到了,。扎瑪爾地方熙熙攘攘擠滿人群。蓮花生大師從格如洲殿托著盛滿鮮花的盤子走來,,到了白色佛塔前面,。他以禪定法力將下殿的眾神請到殿外,繞白色佛塔而行,,面向東方,。大師向著他們五色繽紛的帽盔拋撒鮮花。眾神又走回佛殿,,按原來順序就位,。忽然一尊憤怒神的臂上燃起智慧之火,蔓延至地面,。大師灑以凈水澆滅,。地上火燒痕跡清晰猶存。贊普向大師獻(xiàn)金粉一盤以酬撒花之盛意。在盛大的慶祝會期間,,寺外的各座佛塔之間擺滿各種食品與奶酪,,分賜給參見演出節(jié)目的演員。每人二,、三份,,無一遺漏,。之后,,各個演員進(jìn)行精彩的表演。第一天,,只見在藥王山嫩葛和扎瓊兩峰道陽坡上,,忽然出現(xiàn)了梅花鹿。扮演者牽著它繞場一周,。第一項表演的情景,,畫在寺中圍郭大門后?!诙毂硌?,只見從刀帕地方跑來七匹駱駝。上面騎著七個人,。在奔跑時,,他們互相交換乘坐的駱駝。有的在駱駝上揮舞刀劍,,有的二人高舉著一幅橫幡,。……第三天,,只見一個叫羌呷俄的人,,頭頂七根紫檀木梁,在烏孜平壩上奔馳,。然后放在南門檻邊,。木梁極重,普通人連一根也拿不起來,。還有很多杉木頂端橫置一木,。木的一頭有位身上燃火的魔術(shù)師,另一頭有小鳥探頭窺視,?!蠹姨鹦腋g樂舞,人人歌唱,,群馬馳騁,,百鳥齊鳴,吐蕃興旺大繁榮,。這些情況都畫在寺門背后的北面墻壁上,。[ 轉(zhuǎn)引自《藏族文學(xué)史》第94,、95頁,中央民族學(xué)院《藏族文學(xué)史》編寫組編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從以上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開光儀式的主持人蓮花生正是儀式的第一位演員,。他表演的是酬神,、娛神,向眾神拋灑鮮花,。表演的第二批演員是護(hù)法的眾神,,他們戴著各自所裝扮的護(hù)法神的面具,按神位順序在佛殿端坐,,蓮花生在他們面前表演“禪定”,。于是,他們在蓮花生法力的引導(dǎo)下,,“繞白色佛塔而行,,面向東方”。隨后,,蓮花生向他們拋灑鮮花,,表示對眾神的禮拜。然后,,“眾神又走回佛殿,,按原來順序就位”。緊接著又是一場顯示蓮花生法力的驚心動魄的表演,,扮演“憤怒神”的演員臂上燃起了火,,蔓延至地面,大師灑以凈水澆滅,。
這里是一個類似幻術(shù)的表演,,這在漢民族漢代的宮廷百戲中屢見不鮮。比如前面談到的《東海黃公》,,年輕時能“立興云霧,,作成山河。及衰老,,氣力羸憊,,飲酒過度,不能復(fù)行其術(shù)”,,這里所言之“術(shù)”即是指“幻術(shù)”,。這是開光典禮中最主要的祭儀,應(yīng)該說開光典禮就此告成。
但是,,赤松德贊打算繼續(xù)舉行最隆重,、最盛大的慶祝活動,。因此,,按照藏族民間的習(xí)俗,接連進(jìn)行了許多天歌舞,、百技雜戲等表演,。第一天一人扮演梅花鹿,可以推測演員是戴著鹿的面具,,另一演員牽著它繞場一周舞蹈,,這便是藏族本教中的“鹿神舞”,。鹿是藏族原始時代本教所崇拜的神靈之一,,也可以認(rèn)為是一種圖騰舞蹈,在宗教樂舞中常常與牦牛同舞或獨舞,。
第二天是7個人各騎一頭駱駝進(jìn)行的雜技表演,。第三天的表演是氣功、魔術(shù)及幻術(shù),。最后,,是參加慶祝大典的全體民眾一起跳舞、唱歌,。正如藏族史書《賢者喜宴》中所記:為了慶祝桑耶寺的落成,,舉行了“為時一年之久”的“歌舞之宴”。在這一年內(nèi),,人們“跳起歡樂舞,,唱著歡樂歌,日復(fù)一日無間斷”,。
這些描述表明,,桑耶寺落成慶典有三項內(nèi)容:一是蓮花生主持的寺院的開光儀式;二是連續(xù)三天的“百技雜藝”表演,;三是群眾性的民間歌舞娛樂,。顯然,這些表演都不是戲劇,。不過,,蓮花生的開光儀式明顯具有了“裝扮”性質(zhì),即是說具有了戲劇美的質(zhì)素,,可以視為戲劇的萌芽,。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