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10月26日
◎ 噶瑪降村 向秋卓瑪
(一)雕版流程
要制好一塊符合印刷要求的印版,,必須熟悉其工藝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操作,,并嚴格把好以下幾道工序關(guān):第一個是印版的加工,第二是印版的雕刻,,第三個是印版的校對,最后是印版的收藏,。木刻版制作材料選擇秋季剛落塊的紅樺木,,選材制板需要有經(jīng)驗的人員擔當。先是上山尋找選擇適合雕版的優(yōu)質(zhì)樹材,。然后將砍下的原木鋸成若干段,,劈為約厚5厘米的板材,放置通風處陰干,。待木板烘干后,,放進羊糞中漚一個冬天,到次年再將木板取出水煮,,爾后將木板再行烘干后制版,,按書籍版本的規(guī)格,將板材裁成若干塊,,每塊的正反兩面刨平磨光,。然后,需要木刻的文字圖案寫在薄紙反貼在木板面上,,再刻成反文木版,。這是關(guān)鍵階段,要挑選優(yōu)秀的工匠把好版面配字設(shè)計關(guān),。將所要刻制的圖書進行嚴格細致的三次審校后,,刻工們便依據(jù)紙橫上的字跡進行雕刻,刻完后編審師在清樣上還要進行三校,。版面改動較多的必須進行重刻,,改動小的進行補刻,直至完全準確無誤方才可將印版放在酥油里浸泡一天后取出曬干,。再用一種名叫“蘇巴”的植物根熬水洗凈曬干,,至此一塊印版的制作才算全部完畢,可入庫按目錄依次上架和進行印刷,。經(jīng)過上述工序流程加工的印版,,歷經(jīng)百年依然不腐不裂不變形,通常情況下,,技藝嫻熟的1名工人每天能刻制一塊書板的單面,。畫版刻制工作量更大。
畫版制作首先是由畫師描繪圖樣,。圖案有嚴格的量度標準和繪制規(guī)則,,隨意發(fā)揮改動或臆造佛像、壇城,、佛塔者,,不但不能獲取功果,,反而會廣積罪孽。因而這是創(chuàng)作畫版最關(guān)鍵的一步,,它決定著畫版造型的成敗,。可以這樣說,,每一位木刻畫版的圖案畫師,,都是頂級繪畫師。如在德格印經(jīng)院所藏畫版圖案繪畫作者中,,司徒曲吉迥乃,、珠巴普布澤仁、增巴絳央,、嘉絨拉堪,、唐拉澤旺等都是藏區(qū)鼎鼎有名的畫師。然后創(chuàng)作完好的畫圖交去刻工雕刻,,刻工從刨光,、刮平木板到上板、雕刻,,再由印工在布或藏紙上印刷。在雕版創(chuàng)作中,,刻刀的齊備,,會磨會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初學刻工在選擇刀具時,,首先要了解他們各自的用途,然后再到鐵匠鋪里定制購買,,多數(shù)刻工自己會做得心應(yīng)手的刻刀,。正如“磨刀不誤砍柴工”,每位刻工都要具備一塊天然青石巖磨刀石,,1983年德格印經(jīng)院進藏尋找磨刀石,,西藏日喀則薩嘎縣旦嘎鄉(xiāng)開礦青石巖磨刀石運回一千多斤,供刻工使用,。
德格印經(jīng)院的雕刻工匠都是以師帶徒進行培養(yǎng),,所有工匠都要經(jīng)過嚴格考核,篩選技術(shù)達到完全熟練的人,,才能從事雕刻的任務(wù),。雕刻藝人不僅要求技法嫻熟,而且還要求有較好的藏文文法功底和繪畫基礎(chǔ),,特別是雕刻畫版的工匠必須懂得構(gòu)圖和繪畫的基本技能,。藏民認為德格印經(jīng)院幾百年傳承下來的古印版都是經(jīng)過眾多高僧大德開光過的,印出的典籍和畫版有更好的加持。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每一塊木刻畫版的制作都是通過畫師,,刻工,印工的分工協(xié)作而共同完成的,,每個工序都凝結(jié)著每位工匠技師們的心血智慧和精細技能,,也是他們勤奮努力的最佳藝術(shù)成果。最后印好的畫版還得由喇嘛開光加持,,才能成為一幅具有加持力的精美完好的畫版,。此后便可以用來修法時供奉、觀想或者用來做唐卡畫的底本,。
藏傳佛教造像文化不僅僅是為了信徒們進行宗教教義的宣傳供奉所需,,而且與密宗修行者的修持活動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藏傳佛教的修持具有嚴密的儀軌,、義理和神秘,、奇特之處,所謂“三密為用”,、“四曼為相”,,也就是修行者通過對本尊的觀想達到“三密相應(yīng)”、“即身成佛”,。喇嘛,、本尊、佛陀,、菩薩,、護法、壇城,、佛塔等雕塑或畫像,,都以備修法時供奉、觀想,。
(二)印刷流程
首先,,印刷組從磨墨組和裁紙組分別領(lǐng)取墨汁和紙張,印刷工把裁好的紙一迭一迭放在盛滿清水的大盆里適度浸泡后進行適當晾干,。第二天由坐在操作凳上的印工,,將印版斜放在面前躺板上,左手拿紙,,右手持圅布滾筒,,待坐對面抹墨工人持墨筒在印版上抹勻墨汁后,左手將紙鋪放在印版上,,右手持滾筒在印版自上而下緩緩推過三次,,再將印版翻至背面印成雙面,,才換另一塊印版,如此循環(huán)往復,。待每天所印工作完畢后,,將印刷的成品一張張晾干,再清點張頁匯冊入庫。
裝訂組便從庫房領(lǐng)出印好的圖書,,按頁碼順序?qū)⒚坎繒鴱堩撆潺R用牛毛線穿緊,,再將配齊的書分部、集放在磨書架上,,每函書之間夾一張紅紙以示區(qū)別,。然后用加楔方法將其整齊平放在磨書架上,由裝訂工人持粗刮刀不斷推,、拉,,刮去超過磨書架框沿的書頁毛邊,基本刮平后,,又換刀孔較細的刮刀再行推磨,,直至書籍邊沿完全平整。再涂上一層紅色顏料,,稍稍晾干,,撤開磨書架,將每函書上各加封面封底,,標好左邊書頭上用紙做的函頭標簽,,標有簡略書名和函序,函序一般是按藏文字母順序,。這樣一套書的印刷才算完畢,可入庫后進行索取,。索取者將經(jīng)典以經(jīng)衣包裹,,再放置上下兩層經(jīng)板護夾用捆經(jīng)繩捆好而成,可以用來供奉或念誦,,研究或?qū)W習,。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