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科藏寨,。
和瑞鄉(xiāng)村客棧院壩,。
圣地映像陽臺。
圣地映像特色化裝飾,。
風格獨具的尚墨大門,。
■本網(wǎng)記者 唐闖 文/圖
一
和丹巴縣布科鄉(xiāng)不少村民一樣,,降初和丈夫養(yǎng)育著兩個孩子,,供養(yǎng)兩個老人。一年前,,她選擇外出,去縣城打工,。在工地上,她和男人們一起,,打磚,,拌灰。每天,,從早上7點到下午6點,,她摸黑出門,又晚點回家,。
但今年,,降初沒有選擇離開布科外出打工。如今,,在完成了客棧里的工作后,,她可以隨時回家照顧孩子和老人。去年,,布科鄉(xiāng)新開了一家和瑞鄉(xiāng)村客棧,,一些過路客開始在布科鄉(xiāng)停留,享受這里的安靜,。
丹巴縣布科鄉(xiāng)雖然地處旅游環(huán)線,,但對習慣了“獵奇”的游客來說,這里的風光確實“乏善可陳”:除了縣境內(nèi)隨處可見的嘉絨風格民居,,一條窄窄的河,,河兩岸大片的綠林以及農(nóng)田,的確再找不出令人眼前一亮的風景,。
隨著客棧開張,,人們開始意識到:布科最大的資源是清凈。
和瑞客棧的外觀很平常:一棟嘉絨風格的民居連接著一片寬敞的院子,。一扇鐵門打開,,一片干凈整潔的院落,一下子跳到眼前,。院子兩旁刻意設計了日式風格的榻榻米,,與中心水泥院壩區(qū)分開。
榻榻米上,,幾把尚未撐開的遮陽傘,、一兩張桌子和院里的一兩棵綠樹相互配合著,像在發(fā)出邀請。如果誰剛好坐下來,,一杯熱茶便是這小小院落里的另一種語言,,需要仔細聆聽。
然后,,一些事情發(fā)生了,。
平凡無奇的綠色世界,突然飛來一些鳥雀,,在院落里慢慢行走,、翻飛。它們的吵鬧或者停留,,使得時間變得熱鬧之外,,也讓時間漸漸在平靜中淡淡遠去。似乎,,時間恰巧停留了那么幾秒,、幾分鐘、甚或一個小時,。
在這里工作,,降初學會了使用電腦,她時??粗桨咫娔X,,學習做菜,盡量給客人提供最新式的菜品,。降初還慢慢學著說普通話,,以隨時方便和客人溝通。
從收入上來說,,降初在客棧里工作的報酬與工地上打工的收入相差不多,都在兩萬元左右,??蓪党醵裕さ厣系幕顑?,并不總是需要女人,。同時,這份辛苦又危險的工作并不常有,。最關鍵的是,,工地上的生活并不能幫助降初增長見識。
如今,,降初有時間憧憬一些新鮮事物,。
“她和另兩個服務員越來越會插花、裝飾布置客棧,有時候,,她們的審美讓我完全意想不到,。”客棧老板多多開始夸贊自己的員工。降初小學未畢業(yè),,至今未到達過甘孜州外的地方,。客棧老板多多正在籌劃培訓服務員,,她準備把降初和幾個服務員,,送到康定和成都等地學習,提高服務水平,。
客棧老板多多打開電腦里的云掌柜房屋動態(tài)管理系統(tǒng),,系統(tǒng)顯示:即使是在旅游淡季,這里的客房也沒有閑著,。五一黃金周尚未到來,,客棧里的十多間客房已被早早預定。
此刻,,大廳里,,幾個浙江來的游客正和身著丹巴傳統(tǒng)服飾的降初合影。大廳設計得很文藝,,木質(zhì)的椅子,、桌子搭上民族元素的靠墊和桌布,室外的光線透過窗戶很協(xié)調(diào)地落在各種物件上,。
在二樓,,服務員推開了客房門。床單,、被子,、床墊以及室內(nèi)的設計都很精致,從木窗外漏進的光線很簡潔,,整個房間的氛圍安靜平和,。多多引以為傲的是墻上的繪畫。她說,,這些畫全是一位畫家朋友繪制的,。畫多為簡筆,三三兩兩的線條勾勒出高原的人情事物,。
設計精心,,氛圍精致,令和瑞院子早已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農(nóng)家樂,。目前,,和瑞院子更多吸引了廣州,、上海、香港,、臺灣等地的游客,。房源緊俏意味著降初和另外兩位工作人員即將開始一年中比較忙碌的生活。對于這種忙碌,,降初已欣然接受,。
盡管自己的生活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觀,但降初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留在這里,。“還是希望他們能夠去外面看看,。”降初并不知道該如何說清自己的想法,她害羞地捂住嘴,,把臉埋下去,,然后失聲笑著說,自己說不好,。
和降初不同,,自從選擇回到丹巴經(jīng)營鄉(xiāng)村客棧,多多便決定以這里為家,,干一番事業(yè),。多多計劃和周邊的老鄉(xiāng)一起合作,以老鄉(xiāng)的房子入股自己的客棧,,然后分紅,,擴大經(jīng)營規(guī)模,最終成立鄉(xiāng)村客棧旅游合作社,,讓更多人從中受益,。但這一想法,遭遇了老鄉(xiāng)的沉默,。人們種了大半輩子地,,似乎并不相信自己能參與經(jīng)營,他們甚至懷疑,,自己是否真能從中獲利,。外出打工,甚至有機會離開布科,,似乎仍然是老鄉(xiāng)們的首要選擇。
“總需要有人先做出來,。”談到這種尷尬,,多多并沒有氣餒。她在降初身上看到了改變的可能性,,也看到了布科鄉(xiāng),,這片曾經(jīng)安靜得讓人聽不到它半點聲息的地方,,靠著自己的安靜,也能讓人刮目相看,。
就像降初身上一點一點發(fā)生的變化,,讓降初和多多都有些始料不及。
二
在丹巴縣中路鄉(xiāng),,綠色覆蓋山野,,枝葉間漏下的陽光都帶著微風和鳥鳴。然而,,當你豎直了耳朵,,卻還是無法聽見山下小金河蜿蜒流向大渡河匯聚的聲音。多少年來,,對面的墨爾多神山以及中路鄉(xiāng)隨處可見的古雕,,似乎也未能以莊嚴和男子漢的氣魄留下山里人匆匆離開的步伐。
至今,,人們已無法準確的統(tǒng)計:究竟有多少人舍下山中的綠色,、鳥鳴和世代流傳的安靜,獨自去了山外的滾滾紅塵,。
“我們想在山里生活,,可他們卻想著山外的世界。”中路鄉(xiāng)圣地映像客棧老板楊荻提到的“他們”,,包括了客棧里的服務員澤拉姆,。和布科鄉(xiāng)的降初一樣,澤拉姆說,,在客棧上班,,既能掙錢,還能照顧好家里人,。澤拉姆未來生活規(guī)劃的核心是自己的兩個兒子,。她希望,他們能到大城市里生活,。
澤拉姆的生活一直很難固定下來,。他以前種地,可地不多,。僅僅去年,,他先去色達縣天葬臺修堡坎,做飯,。三個月后,,又去了石渠。若無其他活路可找,,澤拉姆通常在丹巴縣城修房,、打磚,,做點小工。今年,,因為在楊荻的客棧打工,,澤拉姆留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經(jīng)營生活。
對此,,從大城市里跑出來的楊荻說,,他們應該出去看看。“當然,,看完之后,,如果決定回來,更是一件好事,。”目前,,楊荻資助了邊耳鄉(xiāng)兩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她希望他們讀書,,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可能的話,能夠回到家鄉(xiāng),。“其實,,我沒有那么宏偉的抱負和目標,誰也不能替別人規(guī)劃人生,。”楊荻的心緒復雜又矛盾,。
楊荻抱著自己在丹巴拍攝的一系列風光照,坐了下來,。一年前,,他從中路鄉(xiāng)一個村長哪里租下了一棟民居,村長家里的三朵“石榴花”留在了內(nèi)地,,村長讓女兒回來經(jīng)營鄉(xiāng)村酒店的想法至此畫上一個感嘆號和數(shù)不清的問號,。
楊荻租下民居后,這間空房子變成了圣地映像客棧,。作為老板,,楊荻毫不掩飾自己對藏區(qū)山水風光的熱愛??蜅@?,適當?shù)奈恢脽o一例外地掛著楊荻和丈夫在藏區(qū)拍攝的各種照片。楊荻老家在廣西,,卻年年奔走成都和其他城市,,忙碌于建材生意。起初,,她和丈夫僅僅因為喜歡攝影,,追求心靈放松,一次次走上高原,。
楊荻說,,哪怕不拍照,就是看一看,,心境都不一樣,。
去年,楊荻去了丹巴縣黨嶺地區(qū),,順道進了中路鄉(xiāng),。過年,她并沒有回到大城市,。楊荻第一次和當?shù)乩相l(xiāng)一起轉山,。在安靜的寺院,她和人們一起接受了敲背,、打頭,,一壺清涼的水從頭頂澆到了心里。轉山那天,,人們認識或者不認識似乎并不重要,,大家相互攙扶著走山路,互相分享隨身攜帶的食物和水,。
轉山第二天,,村里組織聯(lián)歡會,一位下山時被楊荻攙扶過的老人遠遠地向楊荻揮手,,并最終拉著楊荻,,執(zhí)意要接進家門喝杯熱茶。茶沒有喝成,,可楊荻心里早就熱了,。幾天后,楊荻向城市告別,,她住進了中路鄉(xiāng),,決定在這里生活。
“我性格有些大大咧咧,,裝修客棧的時候,,都是請本地人來做工,一萬兩萬的錢我時常隨意放在桌上,,從來沒有人動過一分,。”說到自己選擇留在山中的初衷,楊荻還是忘不了這些細節(jié),。
客棧的設計完全是藏式風格,,很吻合楊荻給客棧起的名字:圣地映像,。從大廳開始一直到客房,金碧輝煌,、雕梁畫棟,,每一處空間都被藏地色彩充滿。樓頂,,視野開闊,,左手青山,右手青天,。幾個內(nèi)江來的客人已在客棧呆了好幾天,,他們正在燦爛陽光下商量爬山的事,他們一再和楊荻碰面,,希望晚上回到客棧能吃上本地的土雞,。
但并非所有人都對山里的生活充滿興趣。
今年,,楊荻的客棧接待了幾個成都來的客人,。幾輛奔馳車剛剛停下,從車里竄出的幾個客人便直奔麻將桌,。晚飯時,,楊荻希望幾位客人去山里四處看看,并說一定會有收獲,。第二天,,客人們上了山,卻又急匆匆回來,,再上麻將桌,。楊荻有些不明白:如許青山,如斯綠色,,如此淳樸的鄉(xiāng)情怎留不住一眼回望,?
這種遭遇并不多見,許多從內(nèi)地大城市來的人們還是很快喜歡上了這里,??蓢前愕睦Щ螅坪跏莻€解不開的死結,,拴在明晃晃的日子里,。透過奔馳車駛過的煙塵,山里人也在霧里看花,,想著山外世界的紅綠燈和霓虹夜影,。
下一步,楊荻準備圍繞鄉(xiāng)村客棧,把當?shù)氐耐撂禺a(chǎn)推向內(nèi)地市場,,如果可行的話,,把留在山里的老鄉(xiāng)組織起來,成立一個土特產(chǎn)公司,。他希望提升鄉(xiāng)村客棧的同時,,也能幫助更多的老鄉(xiāng)。盡管有想法,,楊荻還是不能保證能順利落實。楊荻的擔心并非沒有道理,,如果山里人都走了,,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以及習俗消失了,青山綠水到底還有多少吸引力,?
三
劉璇一直從事戶外旅游工作,,現(xiàn)在她在丹巴縣中路鄉(xiāng)租了一處民居,并以此開設了名為登籠云合的森林學校,。去年,,劉璇通過組織兩項體驗式旅游項目,進一步堅定了自己留在大山之中生活,,并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的決心,。
“老鄉(xiāng)們很認同這樣的方式,更多的人也有愿望加入進來,。一直以來的問題是缺乏組織者,,老鄉(xiāng)們都希望有組織者牽頭,他們沒有能力完成相關工作,。”劉璇說,,她也問過村子里外出工作的年輕人,無一例外的,,這些年輕人都表示,,如果體驗式的鄉(xiāng)村旅游真的能夠發(fā)展起來,他們愿意回來,。
在劉璇看來,,不僅丹巴,鄉(xiāng)城,、瀘定,、巴塘都具備發(fā)展鄉(xiāng)村體驗式旅游的條件。去年7月,,一次親子游體驗項目成功吸引了幾十位內(nèi)地的家長和孩子走進中路鄉(xiāng),。為期十天的體驗式活動,讓當?shù)乩相l(xiāng)至今記憶深刻。
翁切70歲了,,家里養(yǎng)著一匹馬,、5頭奶牛和40多只雞,地里種著玉米,,耕地邊緣佇立著兩個年代久遠的碉樓,。去年,作為親子體驗游項目參與者之一,,翁切眼里這些平凡的事物讓城市里來的孩子興奮不已,。
“這些小娃娃掰玉米,趕牛,,撿雞蛋,,割草,擠牛奶,。還問了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玉米是不是真的’、‘雞怎樣下蛋’,、‘這是唐僧的白龍馬嗎’,。”翁切說,看來不來體驗不行啊,,現(xiàn)在大城市里的娃娃對農(nóng)村生活很不熟悉,。
體驗是相互的。翁切說自己也有收獲,。
“大城市里幾歲的娃娃都知道要愛護環(huán)境,,不亂扔垃圾,自己活了幾十歲了,,還做不到,。”現(xiàn)在,翁切不僅自己愛護環(huán)境,,也督促村子里其他人一起來踐行和監(jiān)督,。他說,自己第一次知道,,中路這樣的地方這么讓人喜歡,,自己一定好好要愛護這里的環(huán)境和生態(tài)。
十天時間里,,翁切不僅提供體驗項目,,也提供住宿和三餐。在親子體驗項目中,,好幾戶當?shù)厝思叶紖⑴c了進來,,他們平均分攤參與體驗游的客人,并從中獲取經(jīng)濟收益。劉璇告訴記者,,每戶人家都關起門來自己做接待,,這不現(xiàn)實,也無法產(chǎn)生應有的規(guī)模效益,。而各種有組織的體驗游項目則能有效的將每戶人家連接在一起,,打破單打獨斗的局面。
最初這種體驗式的旅游項目,,并沒有引起當?shù)乩相l(xiāng)的興趣,。老鄉(xiāng)們都覺得這是在浪費自己種地、外出打工的時間,。談到開發(fā),,老鄉(xiāng)們都擔心:是不是要拆老房子。隨著當?shù)卮甯刹?、鄉(xiāng)干部以及縣政府的配合,老鄉(xiāng)們一點一點試著接受新的理念,。
登籠云合不僅組織體驗游項目,,也積極通過招募志愿者的方式,開展另一些公益項目,。2015年,,他們修復了丹巴臘月山的傳統(tǒng)水磨,在另一些地方修建生態(tài)廁所,。登籠云和的另一位員工楊帆告訴記者,,很多當?shù)厝艘呀?jīng)不知道山上有什么動物、植物,,特別是一些傳統(tǒng)手工藝,,年輕人已經(jīng)不傳承了。
他們計劃繼續(xù)招募一些資深,、比較專業(yè)的志愿者走進大山,,與當?shù)厝私涣鳎瑤椭麄兏玫亓私庾约荷畹耐恋?,對家鄉(xiāng)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對本地的傳統(tǒng)文化慢慢建立深刻的理解,并從中建立在這里生活的自信,,找到更加和諧合理的生活方式,。
這種想法或許并非空穴來風。
中路鄉(xiāng)小學學生斯郎呷實參加了那次親子體驗游活動,,在體驗活動中,,他成了老師。他手把手教內(nèi)地的孩子們?nèi)绾握∧⒐剑绾巫龊玫乩锏霓r(nóng)活,。斯郎呷實的母親澤拉木告訴記者,,兒子回家后很興奮,一直在講述自己怎樣教別人做事,,整個人做事變得很積極,。
斯郎呷實也很羨慕內(nèi)地的孩子:“他們英語很好。”他告訴記者,,他通過手機看到了大城市,,他說那里很漂亮。但斯郎呷實心里最掛念的還是相處了十天的小伙伴,。他希望自己還能和他們見面,,他更希望他們什么時候再次來中路。他一定要帶他們再好好玩一玩?,F(xiàn)在,,斯郎呷實讀書非常努力,他說,,如果自己能夠到到內(nèi)地讀書,,就能見到那些小伙伴。
或許對斯郎呷實而言,,大城市已經(jīng)不再是非去不可的地方,。也許,對中路鄉(xiāng)的人們而言,,對家園的自信需要慢慢建立,。今年下半年,登籠云和這所森林學校將重新裝修,,在他們未來的計劃里,,更多的普通百姓和各類專家將走進中路鄉(xiāng),一起體驗并進一步提升這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借用登籠云合的員工楊帆的話:“以后,,這里不再是一個下車睡覺,下車拍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