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松
居·彌旁大師既是惠及蒼生之大悲大智的圣人,又是一位佛學造詣高超,,通慧各門類學科,、歷史影響極其深遠的得道高僧。他的一生是在理論學術的研析及其潛心實踐和創(chuàng)作中度過的,。彌旁大師一身著述頗豐,,內容涵蓋藏族大小五明各門類學科領域,著作理論深邃,、特色鮮明,。
一,、姓氏家族及其生辰
居·彌旁大師的姓氏由來說講道:大師因為順乘仙索(索道)自光明上天(仙界)而降臨人世,故謂之以居”,。居在藏文中有抓住之意,;其出生氏族為藏族六大姓氏中隸屬于阿嘉珠姓氏族源,祖上以往為蒙古王甲波之大臣,,后成為德格十二代土司兼六世法王卻吉登巴澤仁屬眾的善知識,,據說其同時也是具有超凡神力的咒行師,其父親為當時德格眾頭領之一的居干波達吉,,母親為具德神勇的牟波棟之血親世系,,德格土司的臣子如本(官職)曲達之女森瓊。
大師于十四繞迥之丙午年(火馬年)吉星云集之日,,攜無限祥瑞之法相,,降生于多康悠悠達水之濱(德格縣阿須工委境內),隸屬大格聶(居士)達甲多吉盆修轄區(qū)的亞曲丁瓊,,由舅舅——喇嘛足確白瑪達吉取名為彌旁嘉措,。
二、訪投師尊
據說大師幼時就已具足超凡智商與無限大悲仁慈之心,,其年少時就得以朝覲靜,、猛文殊本尊神與護法神使格薩爾顯現真容,并蒙受其親賜神力,。年滿六,、七歲時就已熟記《三律儀辨識》論著(典),聞得天文歷算與陰陽卜卦之術,,十歲時就已能書寫和通讀經卷并作詩填詞數篇,。十二歲時按當地習慣,從鄔金門卓嶺所傳法脈而投色欽·登寧達吉嶺下轄居莫霍松額爾曲嶺(寺院)為僧,,當時因受眾僧徒賞識而獲宗瓊凱巴(聰慧的小僧)名號,。
十六、七歲時參看央恰古籍經典數晝夜并誠祈文殊菩薩而得以通慧經卷奧博內涵,,入駐居良日揣(居良修行山),,修文殊獅子吼十八個月,并研制藥物丹丸炮制之術而呈現眾多非凡祥瑞之相,。自此,,無論是顯、密典籍還是其他各類經典凡聞得一遍便通其奧意,。十七歲時因逢娘絨(現新龍縣)獨眼龍——貢布朗嘉興兵作亂,、危害康藏,隨部落逃亡于果落之地,,此時的大師已熟通歷算,。
十八歲,,隨舅舅居絨去拉薩朝圣,入甘丹寺于一月后前往西藏南部和北部福址圣地,,并在那里有幸獲得占卜吉兇的普慧大央恰論著《水晶寶鏡》古籍寶典,,積累了無上功德與福報。后回轉故里依樂空雙運道僧——納·香根翁欽吉饒多吉坐下,,聆受嘛低白文殊準授經文與格薩爾托(乞)壽禱文,,使后來施行相關灌頂等法行時將經文中提及的各項功德一一得以印證,進而開啟了無上智慧,。遂,,在譽為殊勝世自在觀世音化生的巴珠仁波且·鄔金晉麥確吉翁波處,于五晝夜間聞聽《入菩薩行論》之《智慧篇》章回,,全面掌握并悟得了字,、詞、句及其間蘊涵的圣意佛旨,,并擬撰了《智慧篇》等的釋文專著與續(xù)部、經文,、訣竅之懺悔方面的論述,。依從降央欽則旺波而得嘛低白文殊準授口傳,先后得到共通或不共通的各門知識,,顯,、密經典殊勝類與大密(甚密)金剛乘之促熟灌頂、釋悉教授,、依據論述以及訣竅踐行等深廣法要的言傳深授,。又依白瑪噶吉翁修洛珠他業(yè)獲得梵文文法典籍甄雜巴與醫(yī)學熱煉水銀的法要踐行等共通學科傳授,以及文殊命之主宰鐵蟹論典等非凡解脫法要,。自竹慶大堪布白瑪唄雜為主的眾多善知識處聞得顯密等各類知識的真?zhèn)鳎ǜ蕉H傳),,并將聞聽的法要付諸于親身踐行和體驗,真正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
大師憑借與生俱來的先天超凡慧根,,并沒有淡薄和懈怠后天精進的求學生涯。從康區(qū)到前藏,、后藏的古寺名剎,、高僧大德,盡皆一一朝訪,,依為師尊,、領受佛法真諦,博采眾長,。入住僻靜山野,、修證理論教法,,深入凡塵俗世,創(chuàng)作科研成果,,回報社會公眾,。
三、施展法行
大師誠為內,、外,、密功德三修的佛之驕子,據說在世之時施展了許多神通,,使肉眼凡胎的俗人飽足眼福而倍加敬仰,。
據說:其一,大師在達昌之地修習黑馬明王四日后,,施行鎮(zhèn)伏一方魔障的拋擲食子儀軌時,,以拋擲的墮馬(食子)擊毀了堅硬的巖石。其二,,當德格土司的女兒病入膏肓之際,,大師應土司之邀而去,施行贖命(追魂)儀軌,,以一只綿羊為患者的替身靈器(物)定向作法,,及時挽救了土司女兒的性命。其三,,入駐鄧科迪郭修行山(點)修行時,,一天在隨從的陪同下信步來到金沙江畔,為天下蒼生永保吉祥躬身祈愿,,將盛滿各類種籽和天地精華的珍寶埋入黑(深)土,,以補救些許流失的土地靈氣。法事進入尾聲之時,,又將系著五色彩綢的令箭拋在江水中央,,彩箭以尾部接觸江面,箭尖指向天空而穩(wěn)穩(wěn)立于江面,,微風輕拂著箭上的彩綢飄飄揚揚,,大師仰天躬行禱告。行罷禱告后,,隨行不時回頭向江面望去,,在大師離開江畔八、九步時,,那箭才慢慢地沉入江底,。其四,一位氣數幾近衰敗的被稱為居龍瑪的頭人,被異域盜匪倍加欺辱,。大師為他施行法事儀軌祈求神靈護佑以填補其虧缺的氣數,。居龍瑪在夢境中與嶺國大將噶德曲雄白納邂逅,夢境中噶德曲雄白納將長期罩在居龍瑪身上的不祥污垢之物摘去,。
四,、廣育僧才
大師生前不分教派你我,教化許多徒弟,,其中有多足仁波且,、伏藏師色嘉、竹慶五世活佛,、格蒙香根(守護主),、堪波白多、噶托司徒仁波且,、色欽讓降,、甲查活佛、白玉甲珠(活佛),、噶瑪雍珠,、八蚌司徒仁波且、嶺吉宗,、革蒙安·登真羅布,、牟珠(牟活佛)、堪波彥登降措,、龍多喇嘛,、安章祝珠,、多登夏迦釋日,、額班諾(師徒)、古乳活佛等遍布于以協(xié)欽竹慶為首的當時德格土司轄區(qū)各教派的大,、小寺院中,。
大師著作豐厚,所著典籍內容豐富語言精練不含混模糊一,。因為慧通各科知識,,所以著作細膩明朗,與佛陀三佛旨和古印度六圣二莊嚴等注釋佛陀經卷的圣人們的著作毫無分辨,。其于五十一歲火猴年撰著了《國王修身論》即《王行箴言》,,六十二歲火羊年著《時輪大注釋》,后一年著《詩學注釋?妙音隨喜湖》等作品,,所著作品囊括大,、小五明學的各類專著三十余函(卷),德格印經院收藏有二十六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