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定,,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多出了一些騎行的團隊,。每一個騎行團隊都由一大群自行車愛好者組建而成,,因單車而結(jié)朋為伴,。年輕的姿態(tài)在于有一顆走遍世界的心,這些年輕人用騎行繪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他們一步步地騎行著,,有時腳下的路艱難而凝重,但每一次到達終點他們都會露出會心的笑容,。美景與艱難并存,,這樣的單車之旅讓他們難以忘懷。他們用騎行享受著美好的一切,。他們向往著寧靜的生活,。正如他們所說,年輕時瘋狂一次,青春才不后悔,!今天的主人翁是幾位來自不同地方,,卻在康定執(zhí)著于單車騎行的年輕人,他們是“有氧單車”騎行團隊中成員,。談到“有氧單車”這個名字時,,他們說:“‘有氧’源于英文you young的音譯,具有‘青春’的寓意,。在團隊使用時縮寫成為uyoung,,是我們團隊本著新興行業(yè)所需特立獨行的理念而起的名字。”
記者 楊珂 文/圖
馬超 騎行與距離無關(guān)
康定“有氧單車”團隊是由喻亮和馬超在2013年4月6日正式創(chuàng)立,,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快三個年頭,,發(fā)展了本地騎行愛好者111名。每個周末,,他們都會帶隊騎行到木格措,,康定新區(qū)去玩耍。團隊里面的成員,,也有騎到過云南和拉薩的,。
很小的時候,馬超就接觸過自行車,,那時非常喜歡騎著自行車在路上的自由和微風迎面而來的感覺,。后來,馬超迷戀上了這種感覺,,現(xiàn)在單車已經(jīng)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十幾年的自行車騎下來,,馬超發(fā)現(xiàn)自己的綜合體質(zhì)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每天的心情也很愉悅,,整個人的心態(tài)有了很大改觀,。“單車之旅”在人生中留下了很多回憶,其中記憶最深刻的是一次短途騎行,。當時他們五個人,,原定計劃早上9時從康定出發(fā),目的地姑咱,。在去程中,,因為全是下坡路,沒要很長時間,,輕輕松松就到姑咱了,,他們還在民族學院門口留影紀念。一直走下坡路,,讓大家一同感覺到“還沒有騎爽”,。于是,他們向瀘定出發(fā),。馬超當時已經(jīng)有半年左右的時間沒騎過單車,,在路邊一處“移民點”就感覺嚴重缺水,而且腿也開始抽筋,,這時,,他才發(fā)現(xiàn)騎自行車到瀘定不是想象中那么輕松。為了“面子”,,馬超咬著牙堅持騎到瀘定,。大家在瀘定橋旁簡單地吃了頓午飯,便開始返程,?;乜刀ǖ穆罚鞍攵芜€好,,到后半段根本就騎不動了,,再加上腳抽筋,馬超只有推著車回來,,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半夜11點過才到達康定,怎一個“累”字了得,。不過這次騎行讓馬超更深地愛上了騎行,,也讓他體會到騎行的真諦:“騎行其實與距離無關(guān),堅持就是勝利” 。
今年,,馬超和團隊的小伙伴們一起參加了“甘孜州巴塘縣云端上的騎行”比賽,“那才叫一個爽,。”他期待康定以后也會有這樣的比賽讓更多人知道單車的魅力,。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單車騎行運動,,他和喻亮在康定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單車品牌“有氧”單車,,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隊伍,低碳出行,,參與有氧運動,。馬超注意到康定市對單車騎行開始關(guān)注:“今年新修馬路上都設(shè)置了自行車專用道,希望以后可以專用專行,。”
騎單車,,開單車店讓馬超收獲到了難能可貴的友情,以及來自對方家庭的溫暖,。當初他和喻亮共同創(chuàng)業(yè),,大人都不看好,覺得合伙生意不靠譜,。但是他們從開業(yè)以來到現(xiàn)在,,從來沒有過任何爭執(zhí),都是真心相待,。如今他們自創(chuàng)的品牌“有氧”單車在康定得到了一大幫年輕人的肯定,,一些騎行游客也常常會找到他們幫助解決難題。馬超認為當代年輕人就應該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為自己的人生而努力奮斗,!
喻亮 騎行與身體缺陷無關(guān)
喻亮,康定本地人,,標準的90后,。騎行是他最大的興趣愛好,平時出門代步都是以單車和機車為主,。喻亮喜歡單車騎行運動是因為享受騎行帶來的那種無拘無束的自在感,,喜歡騎行后那種揮汗如雨的破風感。
喻亮告訴記者,,他與騎行的緣分始于大學時期,。大學時期,喻亮一直很想自主創(chuàng)業(yè),。因為個人聽力缺陷不能夠勝任所學專業(yè)對口工作,,便在大學期間接觸并自學了不少關(guān)于騎行和單車維修的專業(yè)知識。他發(fā)現(xiàn)近幾年來人們騎行318國道的熱度逐漸高漲,,一些騎友的自行車出現(xiàn)問題都需要專業(yè)車店維修及更換零件,,于是,, 喻亮萌發(fā)了開單車售賣店的想法。
此后,,騎行生涯讓喻亮漸漸遠離了小時候常常會有的孤獨感,,在騎行的過程中,他認識了不少康定的騎友,,這些騎友一致認為康定應該擁有一家專業(yè)的車店來服務騎友,。綜合這些因素,喻亮利用大學畢業(yè)后工作了兩年積攢的一些資金和大學同學馬超一起于2013年4月6日合資開了這間名為“有氧單車”的車店,。
創(chuàng)業(yè)剛開始時,,因為顧客的消費觀不同,生意并不是很好,。很多本地來買車的客戶在看了車之后詢問價格難免會說出“這自行車那么貴,,幾百塊錢都買得到”“幾千塊錢買個自行車不如買摩托車”之類的話。剛開業(yè)的那兩個月,,除了一些騎行318國道的騎友在店里維修或者更換零件以外,,幾乎沒有任何生意。因為是自己鐘愛的事業(yè),,遇到再大的困難他們也沒有放棄過,,如今生意越來越好,小店的知名度也慢慢開始變大,。一些康定的客棧也知道小店的存在,,他們都會推薦騎友過來保養(yǎng)維修。網(wǎng)上的一些“路書”及騎行攻略都把小店寫了進去,,這些變化讓喻亮很欣慰:“堅持終于得到了回報,。”
李威 騎行與愛情無關(guān)
李威,要說他與單車的故事,,就要回憶到很小的時候了,。記得剛開始接觸自行車時,他還在念小學,那時他姐姐有一輛童車,只要有空,,李威就去姐姐那里取車來騎,。李威很希望自己也能擁有一輛,但是家里人怕他出事一直不肯給他買,。
李威擁有的第一輛“單車”是小輪車,那時候不怎么懂行,,就在網(wǎng)上買了一輛。獲得人生中的第一輛車,,李威心里很激動,每天都在網(wǎng)上查看快遞,。取車那天,他早早就去了郵政局,結(jié)果,送快遞的大叔已經(jīng)把車拉走。站在自家樓下等了一天,直到下午5點,,李威才取到車,。車到手后,李威迫不及待開始組裝,車裝好以后,,李威騎到很晚才回家,。
李威的第二輛“單車”是在大學時買的——“死飛”(又叫固齒)。騎這種車很危險,因為沒有剎車,停車全靠腳,。因為這輛車,一個女生通過學校貼吧找到了李威,。當時,,李威還不相信,去貼吧上看才知道是真的。李威加了她的QQ,此后他們幾乎每天都在聊各種關(guān)于“死飛”的話題,慢慢地,,李威喜歡上了她,常和她一起出去騎車,。當時只要女孩叫李威,李威都會很快地去找她,但最后發(fā)現(xiàn)這一切并沒有什么用,他們只成為了朋友,李威發(fā)現(xiàn)“騎行和愛情沒有關(guān)系”,。這事以后他就再也沒有騎他的那輛“死飛”了,。
李威的第三輛車才是他“騎行生涯”開始的標志。記得一次暑假回家,朋友告訴他,,康定要舉行自行車比賽,李威毫不猶豫報名參加,。作為學生,沒錢買車參賽,李威只好回家和老爸商量買車參賽的事,。沒想到,,老爸立馬就同意出錢買車。最終,,李威選了一輛美利達挑戰(zhàn)者300,這也是他擁有的第一輛山地車,。有了新車,李威心情格外的好,然而,,該項比賽卻意外被取消了,。當時,李威特別難受,。
有車卻沒有比賽可參加,,整個暑假他只能每天騎出去兜風。開學的時候,,李威把車帶到了學校,到校后結(jié)識了一群愛騎車的人,。每個周末,李威都會和他們出去騎車,騎上一百多公里,。暑假期間,,李威參加了一次比賽,他居然在100人中拿了第9名。比賽的獎品也出人意料:李威得到了20斤核桃。賽后,,李威對騎車的興趣也更加濃厚,不騎車晚上睡不著,。如今已近畢業(yè)參加工作,但是只要有時間李威都會和朋友出去騎車,“單車生涯”讓他枯燥的生活多了很多樂趣。
吳佳蔚
騎行與性別無關(guān)
吳佳蔚,,是一個女生,,可是她超愛騎行,因為她認為“騎行與性別無關(guān)”,。
剛參加工作到康定,,沒有朋友,沒有熟人,,一個人的生活讓她感到特別無助,,特別不習慣。周末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和幾個一起考上工作,,一起參加崗前培訓的同學小聚一下。那時一起玩僅限于坐在咖啡廳里聊天,,吃飯,。偶爾單位的同事也會邀約一起吃飯。那時,,覺得很無奈,,感覺好像她的外出活動僅限于吃飯,聊天了,。到后來這些朋友們的聚會增加了一個項目“打牌”,,對打牌毫無興趣的吳佳蔚也就離她們越來越遠了。
當時一直愛好戶外活動的吳佳蔚,,好想有時候能像從前一樣邀約幾個人一起去爬山或者郊游,。每天上下班途中,吳佳蔚都會看見騎318國道到西藏的騎友,,她從心底里佩服他們,,羨慕他們。她夢想著有一天可以有一次這樣說走就走的“瘋狂”,。
說起她接觸單車是一個偶然,。記得有一次,吳佳蔚和一起練習跳舞的姐姐們無意間聊到騎單車,,發(fā)現(xiàn)大家都有意向搞一次“單車騎行”,,沒有目的地,能騎到哪里算哪里的騎行,。于是,,一個周末,,她們開始了說走就走的騎行,沒想到第一次就騎到了木格措,,當時雀躍的心情真是難以言表,。后來,大家便會在每個周末去騎行,,她們騎車到二道橋去游泳,、到中谷去燒烤。慢慢地,,吳佳蔚覺得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
一次無意間,吳佳蔚加了有氧單車QQ群,,認識了很多酷愛騎行的朋友,。從那以后,大家會經(jīng)常在休息時間邀約騎車,,騎各種路線。“一群有著共同愛好的人,,很單純地在一起玩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沒有利益之爭,沒有別的那些復雜的關(guān)系,,慢慢地處下來就像家人一樣,。”加入“有氧”大家庭以后,吳佳蔚感覺自己整個人年輕了,,更有活力了,。
騎行給吳佳蔚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上的改變。吳佳蔚認為,,走出戶外,,貼近大自然,用意志來鍛煉體能,,用心情感受山水的愉悅,,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