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格絨彭措,、何迪,、吳宇從學校畢業(yè),,來到北京、成都等地創(chuàng)業(yè),;10年后,,作為我州走出去的80后年輕人,他們已經在成都擁有了一家自己的文化創(chuàng)意公司,,吸納了30余名年輕人就業(yè),,其中三分之一來自我州。他們策劃的微信《藏族青年最美結婚照》,,超5億人次的閱讀量,,也就是說80%的微信用戶閱讀過這條微信。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以及英國BBC、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國內外一流媒體對他們進行過專題報道,。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到如今業(yè)界廣泛認可的企業(yè),,他們的目標是要做一流的文化創(chuàng)意公司。
格絨彭措與何迪,、吳宇哥仨,。
格絨彭措為自己策劃拍攝的主題結婚照《信仰,、夢想和愛情一起前行》,短時間內閱讀量超5億,。這是主題結婚照中的一張,。
■本網記者 馬建華 見習記者 張嗥 文/圖
從高原到大都市
10多年前,何迪從省廣電校畢業(yè)后,,只身從康定來到成都,開啟他的創(chuàng)業(yè)夢想,。
為盡快解決工作問題,,何迪首選進入一家廣告制作公司。初出茅廬的他,,沒有任何優(yōu)勢可言,,只有不斷歷練,積累經驗,。2008年,,何迪與自己的發(fā)小、畢業(yè)于四川傳媒大學的吳宇一起籌辦了一個影視工作室,,承接各類形象宣傳片,、紀錄片、專題片等拍攝制作,,何迪利用經常到全國各地拍攝的機會,,結識了不少圈內的“大腕”,他謙虛好學的精神博得了“大腕”們的好感,,“大腕”們教會了他從整體方案的策劃到鏡頭的運用以及主題的精準把握,。這期間,他認識了許多央視高手,,高手們對何迪的專業(yè)提升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何迪思維活躍,不拘泥于傳統(tǒng),,他來成都的目的并不是想一輩子寄人籬下,。通過在別人的公司里學習專業(yè)技能、學習企業(yè)運作模式,、學習行業(yè)管理經驗,,他夢想有朝一日能夠擁有一家屬于自己的公司。這個想法在2011年的春天成為了現實,。
2010年,,何迪認識了剛從北京回到成都創(chuàng)業(yè)的格絨彭措,通過擺談,,何迪吃驚地發(fā)現,,原來格絨彭措竟然和自己是康定中學一個年級的同學,,而且雙方的父母都是丹巴籍人,并都有交情,。格絨彭措從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專業(yè)畢業(yè)后在北京涉足文化行業(yè),。兩個思想比較前衛(wèi)的年輕人碰撞出了共同創(chuàng)業(yè)的火花。
2011年,,格絨彭措,、何迪、吳宇三個“超越教條思考”的年輕人經過反復論證,,決定成立TBT成都途播未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城市品牌推廣、企業(yè)整合營銷,、整體形象定位,、活動策劃執(zhí)行、影視策劃制作等,。
“公司從營銷策略層面為客戶提供體驗式行銷的策略服務,,結合世界級創(chuàng)意、技術和運營,,TBT所提供的獨特品牌體驗,,能夠提升體驗式效果,從而使公司成為成都唯一的體驗式策略服務機構,。”三個年輕人迅速制定了公司的品牌形象,。
萬事開頭難,由于資金有限,,他們找到了一棟還未裝修的別墅,,為了最大限度地節(jié)省創(chuàng)業(yè)成本,他們按照自己的構想設計公司的風格,,甚至辦公桌刷漆都是自己完成,。幾個月后,一個注冊資金數十萬元的公司就這樣誕生了,。
公司成立之初,,他們充分利用多年來的人脈積累,使公司順利渡過了第一年的困難期,。
“我們一定要尊重創(chuàng)意,,因為思考永遠不會停止。”格絨彭措等告訴他們的團隊,,“我們是文化創(chuàng)意公司,,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要靠智慧積累財富。”
“沒有從業(yè)經驗就好比是一張白紙,,可以完全接受我們的從業(yè)要求,,按照我們的理念發(fā)揮他們的個人所長。”何迪說,,因為有家鄉(xiāng)情結,,因為高原來的年輕人胸襟開闊,只是他們需要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因此,,在公司30 余名員工中,來自我州的職員占了近三分之一,。企業(yè)管理沒有人情可講,,我們需要的是業(yè)績,如果是平庸之輩,,我們也會毫不猶豫地讓他們淘汰出局,。這是一個充滿朝氣和創(chuàng)造力的團隊,,除了公司的3位負責人,,員工都是90后,來自我州德格縣的詹鵬利用公司給他搭建的平臺,,刻苦好學,,很快成為了公司的業(yè)務骨干,并擔任了部門主任,。
格絨彭措,、何迪和吳宇利用多年來在業(yè)界的人際資源優(yōu)勢,主動出擊,,他們較強的業(yè)務能力和企業(yè)運作理念,,受到了北京一家文化公司的青睞,這家公司經過多方考察后,,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
一鳴驚人
通過與北京的文化公司合作,他們如虎添翼,,漸入佳境,,一舉拿下了第十四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中國科技博覽會,、中國國際酒業(yè)博覽會,、中國旅游博覽會等國家級項目。“這些項目,,業(yè)界精英都挖空心思想拿到,,我們拿出了讓人信服的策劃創(chuàng)意方案,最終PK掉了那些公司。”何迪說,,在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這個領域,,比的是實力,在競爭中,,我們反復修改方案,,我們的年輕人還走進省政府,向分管副省長匯報我們的創(chuàng)意,,只有得到他們的認可,,我們才有希望拿到國家級的工程。
2012年9月,,成都途播未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一舉拿下中國康定國際情歌節(jié)的所有創(chuàng)意和策劃,,向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展示了公司的獨特魅力。
2013年,,中國科技博覽會在綿陽市召開,,開場時,觀眾并沒有首先看到主持人,、省長魏宏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像《星球大戰(zhàn)》里走出來的大眼睛、白色的機器人,,緩緩來到舞臺正中,,“腦后”的機械臂“手持”話筒徐徐展開,調整好話筒的高度和位置,,機器人帶著話筒找到了魏宏,。“既然是科博會,我們首先想到,,要充分利用科技元素,,讓觀眾感受‘創(chuàng)新驅動,科技引領未來’的時代方向,,讓開幕式莊重嚴肅,,又充滿科技趣味。”何迪至今仍然對他們設計創(chuàng)意的幾個國家級工程津津樂道,。
作為公司的負責人之一,,何迪通過10多年的積淀,在業(yè)界也有一定的名氣,,由他編導,、創(chuàng)意的20個品牌得到了業(yè)界的認可,其主要代表作品有《工商銀行規(guī)范服務形象宣傳片》,、都江堰,、雙流城市形象片、貴州非遺系列專題片、雙流電視臺整體包裝,、微電影《流年之味》,、《幻夢人生》等。“我始終堅信影像能夠帶給我們不可思議的驚喜,,我很注重影片細節(jié),,對客戶需求準確把握,精通前后期制作技術,,能根據腳本提出完善的解決方案,,蘊含人文細膩風格,將感動力化為市場競爭力,。以務實謙虛的態(tài)度與客戶一起完善分鏡和前后期制作方案,。”何迪說,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需要的是團隊合作精神,,而不是妄自尊大,。
2011年,何迪編導了兩部微電影,,由長虹公司投拍的《幻夢人生》,,青年演員姚笛主演,表達年輕人逐夢人生的價值觀,,通過該電影達到了推廣品牌價值與藝術欣賞的雙重目的,。由TBT獨立制片的微電影《流年之味》,,探討生命的意義,,80%的鏡頭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拍攝,該片進入崔永元青年導演計劃50強作品,。
“帶團隊就是要把我們的成功經驗和良好的專業(yè)素質教給公司的員工,,他們理解了我們的創(chuàng)意理念后,才能精準執(zhí)行,。”何迪認為,,公司的管理層就是公司運作的“大腦”,決定著公司的發(fā)展方向,。
有了幾次國家級工程的實踐,,公司的底氣更足,逐漸在業(yè)內有了一定的影響力,。最近幾年,,公司為聯(lián)想、星巴克,、京東,、五糧液、藍光純凈水、神戶制鋼中國總部等知名企業(yè)進行品牌包裝設計,,提升了公司的競爭軟實力,。
“超越教條的思考,是我們公司的文化品牌,。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是以創(chuàng)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yè),,強調一種主體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個人(團隊)通過技術、創(chuàng)意和產業(yè)化的方式開發(fā),、營銷知識產權的行業(yè),。在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如雨后春筍般發(fā)展壯大起來,,如何在高手如林的競爭中取勝?這個市場好比一大缸水,,大家都在缸里舀,,水舀完了怎么辦?我們有了這種危機意識之后,,一直都在思考要做人無我有的文化產品,。在這個思路下,我們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呼之欲出,。”何迪信心滿滿地說,,經過傾力打造,他們的文化產品將于年底面世,。
策劃傳奇
結婚照片,,對于每一個人的意義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希望這是自己此生最美的照片,,有的人希望這是自己此生最愛的紀念,。格絨彭措認為,他的結婚照應該是一個可以傳遞愛情和講述生活的故事,。格絨彭措和何迪商量,,決定以《信仰、夢想和愛情一起前行》為主題拍攝一組自己的結婚照,。
為了拍好結婚照片,,他和何迪進行了精心策劃,耗時數月,,帶著他的新娘達瓦卓瑪跋涉了幾千公里,,從海拔零米到海拔5000米,從盆地到高原,,從高原到河谷,,從河谷到城市,,他們去了每一個想講故事的地方,他和新娘磕了長頭,、放了牛羊,、穿成了人們從未見過的牧人模樣、也浮夸地用到了直升機和蘭博基尼,,這所有的一切只是為了讓人們看到這個故事,。這些夢幻般的照片的拍攝者正是何迪。
今年4月5日,格絨彭措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結婚照,,美輪美奐的圖片和詩意的解說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次日,該條微信閱讀量100000+,、粉絲量10000+,,第三天,“視覺志”以《藏族80后結婚大片,,驚艷全國,!》進行推送,僅4小時,,閱讀量100000+,。新華網、人民網,、央視網第一時間將結婚照往海外進行推送,,英國BBC、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國際權威新聞機構進行專題報道及人物專訪,。來自國內門戶網站的抽樣評論就有5283條,。網友點贊:“結婚照形式新穎,不穿婚紗的結婚照突破傳統(tǒng),;敘述形式更具故事感,,能夠引起共鳴,;時尚與傳統(tǒng)的結合,,更具視覺沖擊……”
“從本公司微信公眾平臺到CNN全球報道,病毒式爆發(fā)性傳播,,超5億人次的閱讀量,,由單純的個人表達到社會化討論傳播,事件引發(fā)了公眾對‘愛情與信仰’的深沉思考,,從視覺沖擊到精神共鳴,,大眾回饋趨向于形而上的藝術美與情感與文化價值的渴望。”何迪通過這次事件的整理發(fā)現了難得的市場潛力,。無意中的嘗試,,沒有想到極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在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路上,格絨彭措等人邁開大步,,疾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