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間,,她告別家鄉(xiāng),,只身到北京求學,。為豐富閱歷,,她當過餐廳服務員,;為孤兒,,她做過義工,。她就是被譽為“小韓紅”的——
天籟牧女卓卓瑪

■記者 白瑪 宋志勇
“天上的白云在飄啊,,善良的人們在祈禱,,男孩在那里趕著羊群……”這是素有“天籟小牧女”之稱的牧場妙音女孩卓卓瑪,在2013年她的首張大碟《卓卓瑪》帶給聽者的美妙弦律中的歌詞。
卓卓瑪,,來自我州美麗遼闊的大草原扎溪卡,。當這位80后出生的藏家女孩的大碟在康巴大地流行時,人們感受到的是她的嫻靜和溫柔,。靦腆寡言,,然而一雙大眼睛猶如黑暗里的星星,透著純凈……如同她獨特的嗓音,,有別于藏族傳統(tǒng)的高昂之聲,。她甜美的音質如泉水,沁人心脾,。卓卓瑪質樸的演唱,,多位著名音樂人為之感動;音樂人旦旦說:“她的聲音質感細膩,,特點鮮明,,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她的聲音給了我很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
這位摩羯座的藏族女孩在小時候,,奔跑在大草原上,哼著山歌,,把草原和羊群裝進歌里,,把對家鄉(xiāng)的眷戀裝進心里。說起對音樂的理解,,她說:“我認為純凈質樸,、傳播善意的音樂才有生命力;我希望在音樂世界里守望著善與美的家園,。”
求學義工兩不誤
七年前,,心里揣著音樂夢想,卓卓瑪告別家鄉(xiāng),,只身一人去北京學習聲樂,。為豐富人生閱歷,她用課余時間在北京一家藏餐廳做服務員,。“每當餐廳演出隊開唱,,我就在臺下悄悄跟著哼唱;回家后沒日沒夜對著鏡子練習,。時間久了,,我在音準和情感融入方面有了很大進步。”卓卓瑪回憶說,。餐廳工作雜而累,,但卓卓瑪處事認真,,每晚忙完自己的活,還會幫同事干些雜活才下班回家,。她相信吃虧就是福,。“再忙再累也不在意,只要音樂夢想在,,生活就永遠是甜滋滋的,!”她說。
2011年,,卓卓瑪只身從北京到拉薩群增孤兒院做義工。置身孩子中,,她的音樂世界因此更加清澈透明,。“在孤兒院工作時,我愛給孩子們唱歌,??粗⒆觽兊男δ槪业男那榫头浅:?。他們的笑臉讓我怎么都看不夠,。我喜歡孩子。用歌聲陪伴失去親人的孤兒讓我感到快樂,。”她說,。
在她學習成長的歷程中,當時的院長頓珠老師給了她很多指導和幫助,。“老師一有時間便會教我唱堆諧,、朗瑪,久而久之,,這些西藏傳統(tǒng)小調逐漸在我心里生了根,。頓珠老師才華橫溢、善良可敬,,當年他幾乎每天打一個電話給我,,教我歌唱技巧,囑咐我一定要傳承藏族傳統(tǒng)音樂,,這讓我明白好的音樂不只是娛樂,,更是民族文化的延續(xù)和正能量的傳播。”卓卓瑪回憶說,。雖然頓珠老師已過世多年,,但每每提起老師,卓卓瑪便會便淚流如注,;在采訪中她幾度哽咽,。
從熱門新曲到《卓卓瑪》
2012年,卓卓瑪的首部單曲《小小戀人》在拉薩八廓街流行開來。業(yè)內人士高度評價,,眾多網站合力推廣,,該歌成為藏區(qū)彩鈴熱門新曲。她就是這樣一個默默努力,,不受外界侵擾的女孩,。《小小戀人》是西藏著名音樂人德吉和卓卓瑪合作的,,帶有濃郁的西藏貢布民歌特色,。甜美的歌聲及民間節(jié)奏感令人瞬間產生共鳴。上天很眷顧她,。這首表達少女初戀朦朧情感的純愛歌曲,,傳唱率頗高。不少的新人把這首歌作為婚禮現場背景音樂反復播放,。
卓卓瑪是2011年中國藏歌會北京賽區(qū)第一張晉級卡得主,,同年參加了紀念西藏和平解放大型文藝晚會。她始終堅守“慢工出細活”的理念,,終于在2013年8月推出了自己的首張大碟《卓卓瑪》,。藏族著名女音樂人澤旺娜姆和藏族音樂人旦旦聯(lián)合監(jiān)制。
專輯《卓卓瑪》包括有藏語版《天籟之愛》,。這是第一首完整的藏語版本的《天籟之愛》,。卓卓瑪的音樂制作人旦旦,根據其音質,,為她量身打造的這首藏語版《天籟之愛》更加遼闊高遠,,更具藏族風情。
她演唱的藏語母語無字歌《綠松石》令今天眾多都市白領及高知聽者癡迷,。歌曲干凈透明,,配著卓卓瑪清澈音律,讓心迷亂的人們在嘈雜紛繁的城市中感受到來自天上的一縷清風,。
觸摸內心的聲音
卓卓瑪音樂中的淡泊,、寧靜感染著聽者。她說:“我要堅持做到表里如一,,相信一個人的內在秉性會決定她的音樂氣場,,這比無謂的包裝和修飾更重要。我堅持樸素做人,、用心歌唱的生活原則,。樸素的心靈和真摯的情感是我音樂的靈魂。”
“花,,在水邊安家,,風里波浪散發(fā)清香……羊羔,,在湖邊望不盡;湖,,兩條魚對話,;陽光,暖暖地多安靜……”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輕輕地按下播放開關,,聽卓卓瑪舒緩的歌聲,一天的煩躁被洗清了,。她把愛與善的力量全都融入進了歌里,。
卓卓瑪說:“今后我計劃有一個采風和學習的時段,之后會將佛教元素融入到音樂里,;我希望更多的人和我一起聆聽佛心禪語,,找到內心自己真實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