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4年03月29日
◎鄭學富
清明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又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民俗文化活動也是豐富多彩,,概括起來說,清明節(jié)有兩大主題:踏青和祭祖,,千古傳承,,至今不輟,。
清明時節(jié),,春光明媚,草木萌動,,生機勃勃,,正是踏青春游的大好時光。清明踏青源于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西周時,,迎春郊游于野外已成為禮制?!豆茏印ば枴吩唬骸盎腹糯?,三月觀于野。”春秋時政治家管仲的這篇散文記述了齊桓公三月踏青,,在田野里游賞的情景,。到了唐朝,清明踏青已成為一種時尚,,長安婦女郊野春游,,是最快樂的日子,她們身著盛裝,,相約踏青野外,,其樂融融。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的詩句,;孟浩然有“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的吟誦,;白居易甚至說:“逢春不游樂,,但恐是癡人”。
宋代清明踏青之俗更盛,。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描寫清明踏青春游之景:“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圃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北彼纬填棥督夹屑词隆访鑼懙酶由鷦樱骸胺荚G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痹娙藦埾鹊摹胺贾奘按淠和鼩w,,秀野踏青來不定”的詩句,寫出了郊野踏青的游人絡繹不絕,,婦女乘車春游采集花草,,到夜色降臨還不想回歸的情景,。
人們在踏青春游中還舉行一些有益的游藝活動,如放風箏,、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唐末詩人韋莊《長安清明》生動描述了清明習俗:“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闭Z言清新,抒情委婉,,贊美了盛唐清明氣象,。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鄙鹘K追遠、飲水思源是清明文化的精神內涵,,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fā)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清明節(jié)祭祖掃墓傳統(tǒng)源遠流長,。《孟子》曾提及一個常到東郭墳墓前乞食掃墓祭品的齊國人,,可見戰(zhàn)國時代已有掃墓之俗,,而形成定制則始于唐朝,唐玄宗將清明掃墓列為“五禮”之一,。為了方便官員回鄉(xiāng)祭祖掃墓,,唐玄宗將寒食節(jié),、清明節(jié)合并在一起放假七天,。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描寫了清明掃墓時的情景:“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币院髿v代沿襲唐制,,從寒食到清明掃墓三日,“太學”放假三天,,“武學”放假一天,,讓師生掃墓郊游。南宋詩人高翥《清明日對酒》曰:“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贝嗽娒鑼懥巳藗兘o先人掃墓的情景和心情,語言樸素自然,,感情細膩真摯,。
民間祭祖掃墓,是懷著對先人的尊崇懷念之情,,到墓前祭奠,,剪除墳墓上的荊條雜草,整修墳墓前的樹木,;添新土培墳,、聚墳,立新墳頭,;擺上祭品,,焚燒紙錢,給先人磕頭祭拜,?!兜劬┚拔锫浴访鑼懙溃骸叭虑迕魅眨信畳吣?,擔提尊榼,,轎馬后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span>
清明節(jié)祭奠祖先,、感恩紀念、追古懷遠,,這種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文化情結,,在人們心中已深深留下烙印,化作民族的共同記憶,?!督暇甘吭姼濉酚小肚迕鳌吩娫疲骸罢貜蛢跤耆缏椋家安萸嘈雄E加,?;蛳蛄陥@尋志石,思親敬獻墓頭花,?!?/span>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庇⑿巯攘沂俏覀兠褡宓募沽骸>拺延⒘?,是對近代以來為爭取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犧牲英烈的深情禮贊,,更是對中華民族精神根脈的守護與延續(xù),。新中國成立后,清明祭掃烈士墓,、寄托哀思成為新民俗,。每年清明節(jié),人們不約而同聚集到烈士陵園,,悼念為人類的解放事業(yè)和祖國的安全而獻身的先烈們,,以弘揚先烈精神,繼承其遺志,。1955年清明節(jié),,郭沫若吊張家口革命烈士紀念塔寫了一首詩:“烈士豐碑何巍峨,空中蕩漾紅旗歌,。長垂塞上風云占,,‘民族精英’永不磨?!备桧灹讼攘覟楦锩⒂芦I身的高貴品質,,表達了無限崇敬的心情。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