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4年01月12日
◎葡萄
1751年,法國人狄德羅和以他為首的啟蒙思想家們著手編纂百科全書;同一年(清乾隆十六年),,清朝律例館議決打破以往禁令,準許漢族民間翻刻官印的皇歷,。一時間,皇歷uagnliuagnluagnuaguau上的內(nèi)容豐富起來,,小小一冊竟也成了中國人的“百科全書”。
何其幸運的時代,,若是在明朝,,私歷盜印者被查獲要拉去斬首,,密告者得50兩賞銀。而此禁一解,,風氣一開,日歷也不再板著臉孔,,除了最基本的日期,、干支、二十四節(jié)氣,,《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也加上,,呈文訴狀、謝帖,、世界各國國旗也加上,,漢族民間偏方、張?zhí)鞄熿畈⌒g(shù)、九九消寒圖也加上,,儼然一副喧賓奪主的派頭,。要是擱到今天,也稱得上“主題日歷”了,。
晚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賣憲書》中描述:“十月頒歷以后,,大小書店出售憲書,衢巷之間亦有負箱唱賣者,?!倍瘢藗冊谑謾C上下個單,,就能把如辭書一般厚實的日歷搬回家,。而它又不如辭書那般枯澀,一日一頁的方寸之中,,字也好,,畫也好,無不挑起人生活的興味,。
某一年,,我在日歷上事無巨細地記了一年的日程,包括每天早餐吃了什么,,睡前讀了什么,,以為這樣就能把日子過長些,就好像頭頂上懸著個攝影機,,當最終剪輯時,,不會有一幀從記憶中逃脫,也沒有一個段落將被浪費,。然而,,讓我最終下了提筆的決心的,不是某篇有溫度的讀書總結(jié),,而是那些一鍵生成的“年度盤點”:
一年看了多少電影,、關(guān)注最多的影人是誰、趣味跟哪位友鄰最搭,;一天中通常在什么時段聽歌,、單曲循環(huán)最多遍的是哪首、很晚了還失眠時聽了什么,;賺了多少,、花了多少、轉(zhuǎn)賬最多是給誰……有賴于app的實時記錄和大數(shù)據(jù),,只消輕松一點,,就能從時光中打撈回某些細節(jié)并提亮它,。
原本,方便快捷的外包服務(wù)總不能引起我的好感,,這樣的一鍵生成我也覺得它來得太輕易,,僅供娛樂,又太模式化,,不見個性,。可是當我直視自己曾單曲循環(huán)《身騎白馬》32次的紀錄,,我倒戈了,。那時的情緒和情境撲面而來,讓我不能否認,,數(shù)據(jù)背后打動人的,,總不過是那一點人之常情。因為從看聽讀寫到衣食住行,,它所揭示的無非一件事:一日,,一年,一生,,我們愿意在什么人和事上去花時間,。時間的去向就是愛之所系。那正是我在過去的一年中迫切想知道的,。
時間到底是什么,?很多時候它在我們的精神里。而那些看的,、聽的乃至吃喝玩樂,,亦無不是我們內(nèi)心需求的反應。盡管有些需求是直接地伸手去要,,有些是彎彎繞繞地回避,。就好像足跡踏遍南北極,總是趕在春節(jié)隨便買張票就出發(fā)的旅行者,,目的地永遠不是寫在機票上,,而是在不愿正視的對家的渴念里。
人和人都是相似的,,區(qū)別或許在于如何面對自己生命中的空白,。當飛行的里程、擁擠的冰箱貼,,以及占據(jù)內(nèi)存大半的照片成了你驕傲的一部分,是否也能停下腳步問問自己,,真正想去的是哪里,,想見的是何人,。這或許才是那些一鍵生成的年終總結(jié)更人性化的打開方式。它無非是個引子,,要透過它認識更深處的自己,,還得看個人意愿和智慧,所謂心到眼到,。
不難想象,,未來某一天,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輕巧便捷地被歸攏出這么一個總結(jié):從運動足跡到碳足跡,,從志愿服務(wù)的次數(shù)到看望父母的次數(shù)……把林林總總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放到一塊兒,,人就立體了,一個人生活之全貌也便顯出來了,。
相比古時的天子起居注,,技術(shù)的進步打破了壁壘,讓每一個普通人都能有便捷的途徑,,去記錄和掌控自己的生活,。但無論是他人代筆還是科技代勞,省得了力氣,,省不得的卻是那份自己的心意,。心若未至,事情往往做得舍本逐末,?;ù罅康臅r間在走、在看,,一邊記憶,、一邊遺忘,某些原本重要的東西卻可能被淹沒,。
一直喜歡《唐子西文錄》里的這個故事:“東坡赴定武,,過京師館于城外一園子中。余時年十八,,謁之,。問余,‘觀甚書,?’余云,,‘方讀《晉書》?!鋯?,‘其中有甚好亭子名?’余茫然失對,,始悟前輩觀書用意蓋如此,?!苯厝淼钠位蛴腥せ驘o聊,那是技術(shù)手段能夠幫你做的,;但那些“好亭子名”,,是數(shù)據(jù)提取不出來的。它是審美的,。如同生命里的那個知己,,唯有一直不松懈地堅持自己,不迷失,,才可能有發(fā)現(xiàn)它的眼睛,,才可能在蕪雜的世界中準確地辨識。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