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 2023年12月01日
◎魏青鋒
深秋季節(jié),,天高云淡,偷得浮生半日閑,,正好去郊外走走,。 此時的山野是四季里最豐美的季節(jié),無邊的秋色似渾厚絢麗的顏料,,氣勢恢宏的從青山綠葉向遠方流淌,,遠處的山嵐,田野,、林木都呈現出金黃,、深褐、紅艷的豐腴,,江山如畫,,分外妖嬈。道路兩旁的一叢叢,、一簇簇金黃的野菊花,,在濃露中吐露著沁人的馨香。 遠離喧囂塵煙,,漫步林間,,腳下落葉在沙沙,林中鳥鳴蟲唧,,篩過林蔭的細碎陽光落在肩頭,,漸有詩情畫意漾在心頭。忽然一只受驚的小松鼠從草叢里竄出來,,三兩下蹦跳到旁邊的樹上,,口里叼著一枚核桃驚慌地東張西望。也該到秋藏的季節(jié)了,,動物們只有儲存充足的食物,,才能安全度過漫長的寒冬。松鼠一般會選擇完整的,、沒有損壞的堅果儲存起來,,而把腐爛的盡快吃點,。核桃、杏核,、松子等都是它們主要的選擇,。 松鼠儲藏食物時通常會叼著堅果,東奔西走找尋合適的埋藏地點,。 松鼠埋藏食物時總謹慎地四處張望,,防止別的動物偷食它的勞動成果,也難怪,,樹林里總有很多高智商的鳥類趁著松鼠離開時會掠奪松鼠埋藏的食物,。不過,這些鳥類并非天生的小偷,,很多時候,,他們也會在秋天儲存自己偏愛的各種果實,,只是它們找石頭縫,、樹洞或落葉堆來做食物倉庫。 這個季節(jié),,鄉(xiāng)下也總是忙忙碌碌,。玉米拉回家,倒在院子里,,吃罷晚飯一家人圍坐著扯玉米皮,,先揪掉紫紅色的玉米須,隨后扒玉米皮,,一層一層褪到根部,,然后一手緊攥玉米棒子,一手用力捋順玉米皮,,整個形狀就像騰空時噴射火焰的運載火箭,。這些玉米棒子很快就被一束一束、一簇一簇系好,,掛在房檐下的柱子上,,金色的玉米棒子和窗戶旁隨風搖擺的紅辣椒,交相輝映,,把秋后的農家院子照得亮堂堂的,。 每家庭院里都有一口紅薯窖,窖藏前先要把閑置多時的窖底重新夯實修葺一番,,新挖的紅薯要在霜凍之前,,挑揀好迅速入窖,隨后蓋好蓋子,,上面再捂上苞谷秸稈,。那些年食物比較匱乏,,紅薯既可以當主食也可以做蔬菜,是農家人冬天的寶貝,。紅薯窖就是農家的天然保溫箱,,不管外面嚴寒刺骨,都凍不傷窖藏的食物,,紅薯窖里除了儲藏紅薯外,,主人還會將豐收的土豆、南瓜,、白菜放進去,。要食用時,揭開蓋板,,把梯子放進紅薯窖里,,下到窖底取上來就可以了。蘿卜大蔥相比要耐寒一些,,只需在墻根下挖了淺坑,,把蘿卜大蔥栽好壅土,大半截埋在土里防止失掉水分,,下再厚的雪也不容易凍壞,。 蘿卜纓子的處理簡單一些,洗凈晾干,,隨后放入準備好的老甕里,,倒入往年留存的老漿水,用一塊厚實的青石塊壓著,,十天半月后,,滿屋子便溢散著有食欲的酸菜味,此時揭開蓋板,,青石塊壓著的蘿卜纓子已變成了黃青色,。食用時撈出來切成小截,最好有點油潑辣子,,冬日的早晨,,大家擠坐在炕上,一口玉米磣,,一口老酸菜,,綿長的酸味里透著辣椒的火辣,額頭上冒著細汗珠,,大家卻都吸溜得津津有味,。 祖母在世時,每年都要腌制很多豇豆,、辣椒醬,、西瓜醬,、泡菜等,房后的角落里放滿了壇壇罐罐,,一個壇子,,一種做法;一個壇子,,一種口味,,有些酸甜,有些火辣,,還有麻辣的,,醬味的。挨著柿子醋的小缸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吃的泡菜,,腌制時奶奶就不會放朝天椒……經歷過刻骨銘心的災荒年景,,祖母對一切食物都懷著天生的敬畏和莫名的虔誠,每一種食物的腌制和收藏都細致入微,,似乎稍有差池全家老小都會跟著餓肚子似的,。那些年祖母的秋藏冬儲,不僅讓一家人入冬的菜蔬有了著落,,更讓凋敝的季節(jié)變得豐碩而安和,。 除過儲藏食物外,柴禾的儲存也必不可少,,鄉(xiāng)下人把每天撿拾回的柴草堆在院墻外,柴垛每碼高一些,,臉上的笑意都多一些,,直到入了冬,高高的柴垛跟房后的糧倉一樣,,堆積得越高,,意味著誰家的今冬明春的日子會一直暖暖和和、紅紅火火,。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