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11月12日
◎魯珉
不久前回老家,,沿著流經(jīng)村里的小河行進時,,發(fā)現(xiàn)成片的香蒲自顧自長著,,一支支早已成深黃色的蒲棒指向天空,,全然沒有從前還沒有成熟就被采摘的樣子了,。
看著眼前那些隨風(fēng)搖擺的香蒲,仿佛風(fēng)中都彌漫著它固有的香味,。原來記憶中無法抹去的總是兒時的情形,,那些來自田野的味道。婆婆丁,、絲茅草,、野草莓、羊布奶子……這些現(xiàn)在孩子可能連名字都不知道的野草野果,,卻是那個物質(zhì)與思想都很單一的年代,,鄉(xiāng)村孩子們每日不可或缺的零食和甜點。香椿的芽,、槐樹的花,、桑樹的果、溪流里的螃蟹和小魚,,都是孩子們一年四季輪換找尋的最美味果食,。而記憶最深的,便是搖曳在小河邊的香蒲了,。
《說文》云:菩,,草也;玉篇云:菩,,香草也,,又音蒲。本草圖經(jīng)云:香蒲,,蒲黃苗也,,春初生嫩葉,未出水時,,紅白色茸茸然,,《周禮》以為菹。足以說明香蒲的生長歷史之漫長,。
香蒲在老家也叫蒲草,,它擇水而生長,農(nóng)歷五六月間是最為茂盛的時節(jié),。正因為它喜水,,所以也叫水燭、水臘燭,。當(dāng)蒲草長到半人多高,,蒲葉長到一指寬、二尺長的時候,,就是蒲草歸旺盛的時候,。這時,,蒲草的尖兒孕育出一支像香腸的東西,我們叫它“蒲棒”,,短的有手掌長,,長的有半尺多長。
每當(dāng)這個時候,,我們便一個個跑到香蒲最密最青的地方,,用手折斷蒲棒,用牙咬開綠色的皮兒,,那絲狀的“蒲芯”便露了出來,。放嘴里一嚼,滿嘴甘甜,。采摘的多了,,就帶回家,讓媽媽做一盤涼拌香蒲絲,,也是一嘴清香,。這也難怪,香蒲自古都是上好的食材,。宋人黃裳就曾寫道:“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毕闫褍叭怀蔀轶壑忻恕?/span>
炎熱的夏季,,鄉(xiāng)下的蚊蟲很多,,簡直就是防不勝防。傍晚時分,,收工的母親總是會去小溪邊帶好多的蒲棒回來,,點燃驅(qū)蚊。有時,,我們哪里碰傷磕破皮了,,母親就把家里那只藥罐里的香蒲花粉拿出來,敷在傷口上面,,要不了幾天傷口就會結(jié)痂,。后來才知道,中藥里的蒲黃就是它,,在香蒲開花的時候采集,,已經(jīng)有兩千多年的藥用歷史了。
到了仲秋時節(jié),,蒲草就漸漸成熟了,,香蒲葉便由碧綠變成了醬黃色,,蒲棒也更飽滿了。用手指一戳,,潔白的絨絮便會飄向空中,像蒲公英一樣,,自由自在地飛向遠方,。
那個時候,母親總會在閑暇時,,收割一些蒲草回來,,坐在老屋的屋檐下,編織門簾,、墊子,。若是采割回來的蒲草寬大厚實,便做成一把把蒲扇,。記憶中左右鄰舍夏天用的扇子差不多都是母親制作的,。只有那些邊角廢料,才用來燒火做飯,。
歲月的風(fēng)一直在吹,,吹老了鄉(xiāng)村,也吹黃了香蒲,。每當(dāng)深秋的風(fēng)吹拂田野,,小河邊的香蒲草枯黃的時候,總覺得那無數(shù)個站立的蒲草高高舉起一支支蒲棒,,就像舉起的一支支蠟燭,,不僅點亮了故鄉(xiāng)的天空,也點燃了心中的縷縷鄉(xiāng)愁,。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