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11月07日
◎楊全富
丹巴的霧,,向來是少的,。只有到了夏末秋初之季,一團團霧氣才從山腰升騰起來,,茫茫的一片,。然而,在河谷底,,你是決計看不到霧氣的,,如果要欣賞霧的壯美,只有沿著山路爬到一定的高度,你才能與霧親密的接觸,。
之前,,在一次閑聊之中,一位友人告訴我,,墨爾多山上有著不一樣的霧景,。如果一個人剛好生于斯長于斯,就應(yīng)該好好的去看一看,。于是,,我怦然心動,決定利用假期到山上去看一看,。
墨爾多山脈,,起于阿壩州鷓鴣山,主峰5000米,,在大,、小金川匯合處矗立,高聳入云,。它是一座神秘莫測,,俊秀險絕的圣地仙山,古往今來被人們頂禮膜拜,,傳奇頌揚,。在涉藏地區(qū)與喜瑪拉雅山和岡底斯山齊名,位尊大神山之列,。散居于墨爾多山周邊的人們以嘉絨藏族自居,,因此,墨爾多山為嘉絨地區(qū)具有著美麗動人傳說的神山之一,。
天還沒有大亮,,我和幾位友人就背著沉重的行囊向著墨爾多山走去。一夜雨后,,小徑顯得異常的濕滑,,我們只得放慢了腳步。為了讓自己走得更平穩(wěn)些,,每一人手中也就多了一根支撐身體平衡的木棍,。也多虧了這些木棍,我們在滑倒的一瞬間,,雙手用力,,緊握著木棍,才使得我們站穩(wěn)了腳跟,。在我們的身旁,,山林里不時傳來幾聲鳥叫聲,。路旁,那些樹枝仿佛不堪重負,,一起向著小徑聚攏來,。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露珠就懸垂在樹葉上,一閃一閃的,。當我們走過時,,細微的風吹動了這些樹葉。一時間,,露珠就紛紛掉落下來,,像是下了一場小雨,瞬間打濕了我們的雙腳,。
走過一處叫做羅布泊的地方,,山勢更加的陡峭,那一條小徑只得順著山勢向著山頂倔強的延伸,,就像是一架天梯懸垂在我們的面前,。這時候,我們的額頭更加的接近路面,,有時候,,鼻尖仿佛都要觸碰到地面的山石。走過這一段陡峭的山崖后,,眼前的樹林更加的茂密,。這時候,一縷霧氣忽然從林間升騰開來,,起初如飄渺的細紗,,后來,一團團聚攏來,,逐漸擋住了我們的視野,,白白的,在山野間隨意的飄蕩,。當這些霧氣從我們身旁掠過時,,我們分明感覺到了它所包裹著的水汽,裸露的肌膚上沾滿了水汽,,涼颼颼的,。路旁的小樹也被這些飽含水汽的霧所籠罩,一會兒功夫,,水汽在樹葉上凝聚,,一顆顆露珠滾動著,滴落在路旁,。
當我們奮力爬到一座山脊之上,,此時的霧氣已停滯了它們的腳步,,環(huán)繞在山脊兩側(cè)。這些霧氣就在這里聚攏來,,眼前的小徑都被其吞沒掉。幸好這些小徑兩旁有遠行人堆砌的石堆,,一行行,,整齊的排列著。而那一條小徑呢,,就橫亙在這些石堆之間,。這些石堆高約一米左右,全部由多個石塊堆砌而成,。由于山頂石塊大小不一,,因此,石堆并沒有固定的形狀,,任由堆砌者的匠心獨運,。當?shù)厝怂追Q其為“拉澤”,意為指路標志,。誠然,,在這樣的霧氣之中,這些石堆就像是忠誠的衛(wèi)士,,為遠行的人指明了前行的道路,。這些“拉澤”一個緊挨著一個,讓每一個人都忘記了路的艱險和路的遙遠,。走了許久,,路旁的灌木叢逐漸的稀疏起來,多了許多山石,,“拉澤”也越來越少,。當走過一段鑲嵌在巖壁之間的山路后,我們終于站在了墨爾多山主峰的腳下,。
抬頭望去,,山崖上,一條寬約五十厘米的山路順著山脊的走勢蜿蜒著直插峰頂,。路旁,,有手指粗細的鐵鏈緊緊相連,鐵鏈上,,綁縛著五彩的經(jīng)幡,,使得這一條旁山險道多了一些平安。這一段路并不陡峭,,為石階,。當我們踏上這一條道路時,,才發(fā)現(xiàn)道路旁鐵鏈外的陡峭。而路的另一旁,,那些山石因為山風和雨水的侵蝕,,參差不齊,如犬牙交錯縱橫,。此時,,霧氣再次的彌漫,漸漸的吞沒了旁山險道,,我們眼前忽然間看不見了山谷的縱深,,那一顆忐忑的心才逐漸平復(fù)下來。我們在石階上慢慢前行,,那沉重的腳步仿佛在叩響著即將登頂?shù)南矏?,也仿佛在向著那些修建這段石階的人致敬。途中,,有供人們歇腳的地方,。不過,這些都成為了擺設(shè),,因為,,在這一段路內(nèi),每一個人都鉚足了勁,,想要快速地登上山頂,,將一眾峰頂都收在眼底。有些時候,,山道旁忽然間刮起風來,,那些濃霧瞬間被吹散開來。這時候,,山谷若隱若現(xiàn),,更增添了高山峽谷的險峻。一時間,,狹長的山道上,,一聲聲驚呼隨著傳來。一會兒功夫,,又復(fù)歸平靜,,因為云霧在此時又聚攏來,隱藏了山道的險,。
山頂旁,,有巖石覆頂?shù)纳蕉矗患挛锒询B在不足兩平米的洞穴里,同行的一位友人告訴我,,這是當?shù)氐囊环N習俗,,將衣物放置在山巔之上,,有祛病消災(zāi)之效。洞穴旁的平臺處,,有人從山腳攜帶上來的拐杖,,一根根散亂的堆砌在衣物旁。我們也將手中的木棍放置在這些拐杖上,,迫不及待地向著山頂?shù)氖呷ァ?/span>
石塔矗立在山頂間,,所處位置正好占據(jù)了這一座山峰的最高端。因為有了這一座石塔,,這座山的主峰海拔高度瞬間也高出了一兩米左右。石塔是人們用石塊堆砌而成,,雖沒有白塔的雄偉,,然而在高山之巔,顯得更加的偉岸,。石塔就地取材,,一片片石塊在人們的匠心獨運下向著某一個特定的式樣堆疊在一起。里面中空,,供人們煨桑所用,。塔頂,一根根綴滿經(jīng)幡的繩索纏繞著,,以其為中心點,,向著遠處延伸。一時間,,各種顏色的經(jīng)幡在風中飛舞,,發(fā)出細微的響聲,仿佛是風在念誦著經(jīng)幡上的經(jīng)文,,祈禱世間的平安吉祥,。
這時候,那些從山間涌起的霧氣漸漸吞沒了遠山近谷,,在我們的面前鋪展開來,,形成蔚為壯觀的云海圖景。眼前,,乳白色的霧氣聚攏在一起,。在這些霧氣旁,仿佛有著一雙無形的手,,操控著霧氣,。其中,一只手從底端將其撐起,而另一只手呢,,則從空中將這些霧氣壓了下去,,并將霧氣中凹凸不平的地方抹平,,瞬間,這些翻滾洶涌的霧氣在這里逐漸停歇了騰躍的腳步,,鋪展在墨爾多山主峰下的峽谷之間,。霧氣愈加的濃稠,成就了白色的云團,,在微風的吹拂下,,有時候也會像大海一樣掀起細碎的波浪。不過在那一雙大手的作用下,,又復(fù)歸平靜,。
眼前的云霧,向著遠方無限的延伸,,茫茫的一片,。此時,我早已與眼前的白霧融為一體,,腳底就是霧氣,,仿佛我只需要踏出一大步就能在云端漫步。就在這時候,,幾只鳥雀忽然間從霧氣之中飛出,,彈射到了云海之上。那些被洞穿的霧氣,,瞬間被旁邊的霧氣填補得嚴嚴實實的,。這些鳥雀仿佛被眼前的茫茫白霧所迷惑,在云層之上轉(zhuǎn)上一圈后,,忽然收攏了翅膀,,一頭扎進茫茫白霧之中。只留下白茫茫的一片,,就像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似的,。
這時候,山風忽起,,那厚重的霧氣被逐漸的吹散開來,。霧氣之中也就多了一些或圓或方的巨大孔洞,如洞開的天窗一般,。遠處的風景從這些天窗里一股腦兒涌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起初,風景之上還罩有一層如紗的薄霧,,飄渺之間不甚清楚,。后來,這一層薄薄的霧氣也逐漸散去,那些隱藏在霧氣下的風景就坦坦蕩蕩的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遠處的山梁上,,一座座白色的藏房鱗次櫛比的排列著。因為白色,,才使得其在綠色的海洋里顯得那么的耀眼,。猶如綠浪之間的帆船,層層疊疊,。而這些藏寨之間,,有矗立的高碉,雖然,,在風雨的磨礪之下,,這些古碉早已顯露出風燭殘年的衰落,不過,,也難以掩去當年的雄姿,。
當霧氣全部散去的時候,放眼望去,,山峰一座連著一座,圍繞在墨爾多山的四周,。有些峰頂上白雪皚皚,,在陽光的普照下,閃爍著雪白的光芒,。這些山峰在墨爾多山面前,,完全隱去了其鋒芒,都謙遜的低下頭顱,,向著墨爾多山頂禮膜拜,。一座座山脊,以一種特有的方式圍在一起,,此時,,我都疑心這些山脊就是人們互牽的手臂,而那些主峰呢,,則是偉岸的丈夫和美麗的女人,。他們就在這天地之間,手握著手,,唱誦著最吉祥的歌曲,,跳起最動人的舞蹈。
后來,,山間的最后一點霧氣也慢慢地消散在了山谷間,,看著來時的路,在那段最陡峭的山路上,幾個黑色的點正在慢慢的挪移,。這些點也是我們的旅伴,,我想,此時的他們也與我們一樣,,懷著一顆最虔誠的心向著心中的遠方奮力前進,。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