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9月08日
◎周思明
置身21世紀多元文化時代,,不少寫作者變得六神無主,,受消費主義思潮影響而心氣浮躁,不愿或不屑于現實主義文學寫作,,也不再像傳統作家那樣撲下身子腳踏實地進行從生活到藝術的規(guī)范創(chuàng)作,。許多寫作者不再信奉“十年磨一劍”,、“拈斷數根須”的工匠精神,,而依仗自己多年歷練的寫作技巧,、功夫,仍可在文壇放馬馳騁,、瀟灑闖蕩,。這樣的寫作,,沒有生活,,不見情懷,作品看似光鮮,,其實色厲內荏,,如同秫秸稈打狼——兩頭不靠。這就是何以我們的文壇看似繁榮其實泡沫,,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主因,。寫作者要實現創(chuàng)作的美好愿景,,其“現實”的姿態(tài)與“主義”的堅守非常重要。姿態(tài)端正,,主義堅定,,愿景就可能實現;姿態(tài)不正,,主義搖擺,,其結果就只能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
如此這般的文學創(chuàng)作,,導致現實主義精神越來越稀缺,。很多寫作者自覺不自覺地疏遠火熱的時代、紛繁的生活,;內心充滿“表意的焦慮”,,于是透支“想象力”,揮霍“感受力”,,濫用“表現力”,,甚至以集結各種有賣點、有看點的素材,、橋段,、技巧等等為能事,其作品普遍缺乏對現實的關切,,從中看不到接地氣的典型人物形象,、生動可感的生活細節(jié)和精彩獨特的文學語言?,F在,“生活高于藝術”,、“生活比藝術精彩”,、“生活是最偉大的作家”的觀點信奉者不在少數,這些人不具備胡風力倡的“主觀戰(zhàn)斗精神”,,而讓自我跟著生活走,,跟著網絡走,跟著感覺走,。不少寫作者干脆玩起照抄新聞,、照抄網絡、照抄段子,;復制,、改寫、戲說前輩經典的把戲,;用非文學手段,,滿足自我的名利心理期待。
在這樣的創(chuàng)作形勢下,,不少作家創(chuàng)作生命力正在迅速萎縮,,創(chuàng)作資源單一,內容多有重復,,形式詭譎古怪,,玩起文字游戲。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不少網絡文學小說作者,,動輒追求數百萬字超巨大篇幅?!爸恢亟Y果,,不看過程”的“唯成功論”,迅速成批地制造出大量文化快餐產品,。
有鑒于此,,我們大聲疾呼:歸來吧,現實主義精神,!
何謂現實主義精神,?簡單說,現實主義精神要求作家將歷史與現實的艱難,、困苦,、磨礪轉化為奮爭、理想、信念,,用充滿“心靈辯證法”與美學張力的文學作品來還原,、升華現實人生,從而使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具備崇高的悲劇意識,,強烈的審美,、審丑、審智等功效,,并最終化為“靈魂的聲音”,,實現美好文學愿景。要實現現實主義精神浸透下對生活,、對人物的理想賦形,,我們不僅要懂得向前看,也要學會向后看,,回眸我們的來路,,從前輩文學大師身上汲取營養(yǎng)乳汁。現實主義文學大師托爾斯泰以其文學經典創(chuàng)造實踐告誡人們:離開現實存在的肥沃土壤,,藝術就會被抽空為無決斷的“審美冷淡”,藝術的超越之維也會蛻變?yōu)闊o聊的文字游戲,;放棄“超越存在”的沖動與努力,,藝術就會委頓為媚俗的狂歡,藝術的生命之源也會被風干為封閉的“實存”,??梢哉f,就反映現實生活的廣度,、深度和作品的長度,、精度而論,中國近代以來非常匱乏像托爾斯泰這樣的偉大現實主義作家,。
現實主義精神要求我們的作家們,,一定要面對13億多的中國人民、面對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面對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而寫作,。作家筆下的文學作品,只有基本反映了當時的時代,,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生活真實和思想感情,,才會有生命力,也才會有審美價值,。新中國成立以來,,以“三紅一創(chuàng)”、“青山保林”等為代表的紅色經典文學,;新時期以來,,路遙,、陳忠實、莫言,、鐵凝,、余華、賈平凹,、阿來,、蘇童等作家的創(chuàng)作,讓我們看到現實主義精神的蓬勃生命力,。盡管中國當代作家尤其新時期以來的作家,,在寫作方法上并非定于一尊,但他們對于現實的關切,、理想的追尋的現實主義精神卻是異曲同工,、驚人相似的。
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四個講清楚,,即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fā)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豐厚滋養(yǎng);講清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yōu)勢,,是我們最深厚的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fā)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梢哉f,,這四個講清楚,乃是新世紀中國文學堅持現實主義精神的根本理論指導綱領,。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亦深有感觸地說:“僅僅三十年前,,中國作家還曾經為‘走向世界’而焦慮。那時候,,‘世界’仿佛在我們之外,,在遙遠的遠方,我們必須奮力跋涉才能走過去。但今天,,一切都不同了,,我們的作家藝術家們,他們從改革開放的宏偉實踐中,,從祖國和人民的迅猛前進中獲得力量,、獲得新的視野,變得更加自信從容,。對當今中國的作家藝術家來說,,世界在遠方,世界更在腳下,,我們深刻意識到,,越是全球化,越需要堅持民族文化的根性和本位,,越需要民族文化的自覺和自信,。而越具有文化自信,我們也就越加開放和包容,,更強烈地認識到中國作家藝術家對全世界,、全人類的文化責任?!?/span>
作家藝術家只有以自覺的現實主義精神統領,,以寬闊的胸襟和敏銳的眼光,堅定地站在民族歷史,、華夏大地之上,深刻認識中國經驗,,深刻認識我國時代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和方向,,深刻認識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和對世界的貢獻,深刻認識中國人民的精神追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意義,,才有希望不斷創(chuàng)作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更多精品力作,,從而將中國當代文學不斷推向高原,、推向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