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5月30日
◎楚江舒
晚飯后,送罷兒子獒娃到其幼兒園同學(xué)家玩,回家看完《新聞聯(lián)播》,,即換了遠(yuǎn)足的膠鞋出門散步。
出了小區(qū)大門,,華燈星星點點。在淅淅瀝瀝的細(xì)雨里,我撐開傘獨自沿著瓦斯河,從東關(guān)一路而上,。暮色里,三三兩兩的游人,,或是晚步歸家,或是沖著“四月八”跑馬山轉(zhuǎn)山會來的游客,,操著康定話或普通話,,擦肩而過的感覺是那么恬淡和釋然,伴以垂柳那雨中鮮翠欲滴的條條發(fā)梢拂過傘頂布的絲絲聲,,讓人心尖油然而生一種酥麻的感覺,。經(jīng)過初夏綿綿的雨季,尤其是今日一天的普降甘霖,,瓦斯河的水流益發(fā)湍急,,濤聲和著車流聲、人聲,,將這千年爐關(guān)的“四月八”烘托得愈加深邃和久遠(yuǎn),。
到得瓦斯河源頭,也是古城瓦斯碉處,,據(jù)說是昔日明正土司首席主管包家鍋莊所在,,據(jù)傳包家原姓焦,明朝洪武年間,包家祖先不惜以身殺頭,,保主有功,,獲朝廷賜金頭一顆同遺體埋,并賜焦家“?!敝髦艺\,,賜姓“保”,,后轉(zhuǎn)音“?!睘椤鞍倍鱾飨聛怼T醋阅靖翊腠樠爬瓬隙碌难爬?,和源自折多山冰雪之巔的折多河,,也在此處合二為一。想必瓦斯河名就來源于瓦斯碉吧,?在歷史的滄桑變遷里,,昔日瓦斯碉風(fēng)貌,取而代之的是高然聳立的工商大廈,。雄踞于一側(cè)的郭達山云霧掩映,,山崖在雨水的沖刷和浸潤下,各色佛像和六字真言更加艷麗華彩,,返青的草色和灌叢點綴得黛色的山崖充滿了生命潤意和勃勃生機,。
跨過下橋,沿著河畔淡淡的燈暈,,溯折多河而上,,途徑中橋,恰逢傍晚時分那日日不息的跳鍋莊的人們散了,,成群結(jié)隊的涌了下來,,或許是淅淅瀝瀝的雨意加快了這些人兒的腳步,還未來及細(xì)看是否有熟悉的,,那匆忙的步伐和著擁擠的人流已從身旁一閃而過,。
踏上廣場前的彩虹橋,清真寺和回民小學(xué)下隔壁那片夾雜著老木屋,、陳舊平房的破舊建筑群已拆遷完畢,,平整出的空地已用紅磚砌起了高高的圍墻,墻內(nèi)有許多機械作業(yè),。綠色穹形尖頂月牙的清真寺,,以及綴滿了節(jié)日彩燈的回民小學(xué)靜默矗立在細(xì)雨中,稍上邊哥特式建筑風(fēng)格的天主教真原堂塔尖穿過暮色,,若隱若現(xiàn),,此處到將軍橋為核心地段亦是老康定最為著名的老陜街舊址所在,。教堂下的攤點大多關(guān)了,原本想去一藥店測下體重也未能成行,,便由著步子往將軍橋去,。
“康定老街·溜溜城”大事渲染的彩燈很是搶眼,恰好中午上班前路過此地,,為了端詳那街口臺階上塑的牦牛和新題的詩,,加之不知今年“四月八”是否舉辦活動,便跨過去瞧個仔細(xì),。原來是郭昌平先生作的詩:“足踏大地角頂天,,涉冰臥雪只等閑??v是貢嘎劍千柄,,抖擻扶搖上霄漢”,很有雪域牛的精神,。順踱進去,,小逛了下,如同往日樣,,正面的大木聯(lián)匾上刻著羅大志先生的聯(lián)語:“立馬高原望藏彝走廊情歌故里三山鼎峙二水夾流數(shù)百年風(fēng)雨滄桑茶馬市,;題襟雪域贊武侯遺韻公主留芳志士籌邊將軍易幟越千載人文薈萃鍋莊城”,此聯(lián)是“溜溜城”楹聯(lián)征集佳品之一,,自己也有幸撰聯(lián)入圍:“曲行天上,;情在人間”,可謂入選聯(lián)最短,。而一友人撰寫的長聯(lián)最長,,共計142字,上聯(lián):“登山觀勝景,,看三山相峙,,貢嘎蜀山王,打箭爐遺事猶聞,,爐關(guān)通衢久,藏彝走廊見證處,,昔商旅滿關(guān)茶船遍河,,大千妙筆流連,更喜古跡星羅,,聚情歌燦爛文化,,儼然海外仙山排云出”,下聯(lián):“乘興逛新城,,聞兩水交匯,,茶馬古道遠(yuǎn),,水井子溫泉安在,川藏要沖著,,鍋莊文化發(fā)祥地,,今游客云集物流通原,镕基親口贊譽,,尤見弦月澄凈,,攬康巴繁榮物象,宛似蓬萊圣地乘風(fēng)來,?!睙o論是大志先生,還是友人,,還有許多文人,,撰寫的佳聯(lián)均從不同視角描寫了康定悠久的歷史和特俗的地理人文。舉辦方就是溜溜城開發(fā)商,,還出了上聯(lián):“溜溜山下一溜溜名曰溜溜城譜寫一曲溜溜調(diào)”,,求下聯(lián),背面就刻著這上聯(lián),,空著下聯(lián),,很有點余音未絕的味道,不禁嘆服開發(fā)商將商業(yè)和文化結(jié)合的營銷高招,。時值中午,,轉(zhuǎn)經(jīng)的人不多,戲臺子上好像是歌友們準(zhǔn)備排練,,許多人已攤開樂譜,,擺弄開樂器,后來的一背樂器老者在臺上眾人的招呼下,,匆匆登臺,。
中午已去,便不再過街,,徑直過了將軍橋,,往南門而上。走著走著,,離公主橋還有200多米,,瞬忽雨下大了,夾雜快意,,急促傾瀉,,淋漓盡致地敲打得大地啪啪回響。路邊的人們大多驚慌失措的避雨,,好在我撐的傘大,,倒也不懼雨大,,便放慢了腳步,一者欣賞這肆?xí)车挠昃?,二者減小步幅,,免被雨水濺濕了后腳褲?!八脑掳恕庇芯琵埻滤》鹱娴膫髡f,,今日從早到晚,康定城都籠罩在這吉祥的甘霖中,,許就是“九龍浴佛”,。近處的柳葉,遠(yuǎn)處的灌叢,,包括山尖,、河畔的各色樹叢和花草,也愈發(fā)潔凈得青翠奪目,。中午閑逛時,,順想了首詩:“甘霖降瑞四月八,祥云籠罩康定城,。情歌一曲世人傾,,轉(zhuǎn)山萬遍意未盡?!鼻》暌挥讶松衔鐓⒓愚D(zhuǎn)山會,,近日喜逢高興之事,信手編了幅對聯(lián)贈其:“四月八九龍吐水浴佛佛法輪轉(zhuǎn)久,;轉(zhuǎn)山會萬人焚香祈福福氣心存恒”,,發(fā)給其后,覺得應(yīng)將“福氣”改為“福田”更佳,。
上得公主橋,,雨小了許多,老橋早沒使用,,便有人在橋頭安了臺球桌,,前幾日打臺球的那幾位修理工不見蹤影,唯有老橋,、流水,、雨水和臺球桌相伴。自己非爐城人,,但在康定也算居住數(shù)年,也略知“康定十詠”中有“四橋雪浪”美景,,曾拜讀上世紀(jì)40年代老康定黃大愚先生撰寫的《滿庭芳·十詠》中關(guān)于“四橋雪浪”的描寫很是讓人神往,,雨中再踏公主橋,,聞?wù)鄱酀^橋下雪浪,,特錄其時見聞和文字以對印,。“康定城內(nèi)一河橫貫,,夾岸為街,,架四橋以通往來。橋影搖虹,,浪花撩雪,,兩岸臨水人家,潮生潮落,,山澗貫城斜,。午夢溪聲一枕,松濤好,,只隔窗紗,。殘陽里,拋珠濺玉,,匹練襯朱霞,。” 河指折多,,四橋定是折多河上的四橋,,公主橋、將軍橋肯定是當(dāng)年四橋之一,,也未考證?,F(xiàn)今從公主橋到東關(guān),已有八座橋跨河而聯(lián),,濤聲依舊,,美景醉人,追古撫今,,遐思無限,。
據(jù)說公主橋是文成公主進藏所過之橋,很是喜歡這種民間傳說,。記得當(dāng)年在石渠工作期間,,縣城到洛須路上的照阿拉姆崖刻佛像,相傳為文成公主進藏用馬鞭刻下的,。正科鄉(xiāng)境內(nèi)就有土丘,,據(jù)傳是文成公主貼身侍女途徑病故葬身而來。其實不論是四川,,還是青海,、甘肅等涉藏地區(qū)也有許多此傳說,。雖然僅是傳說,卻鑒證著藏漢民族千百年來的歷史淵源和深厚情誼,,而康定更是一座有著海納百川氣度的古城,,雖小,卻容納了藏,、漢,、回、彝,、羌,、蒙古、滿,、苗,、土家等諸多民族,還包括漂洋過海而來的外國友人,。從宗教來看,,更是一個充滿了包容的城市,有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各教派和寺廟間和諧相處,,共榮互生,,堪為康定人文厚重之最佳佐證。
過公主橋,,沿白土坎而去,,山邊一水泥便道,很是潔凈,,道不寬可過小型車輛,,道左旁是山,康定十詠之一“雙寺云林”所指的南關(guān)外兩古剎,,一名南無寺,,一名金剛寺就隱處在山上坪里。南無寺原名“娜姆寺”,,原為白教寺廟,,順治九年五世達賴羅桑嘉措改為黃教,八世班禪祥秋吉尼贈送袈裟、法衣各一領(lǐng),,頗有名氣,。金剛寺原名多吉札寺,為縣境內(nèi)著名紅教寺廟,,系明正土司家廟?!澳蠠o暮鼓”與城內(nèi)安覺寺的晨鐘遙相呼應(yīng),,一晨邀曈曈日,一暮送溜溜云,,閱覽爐關(guān)百年風(fēng)雨滄桑,,歷經(jīng)人生四時寵辱變遷。道右為崖,,崖下即是折多河,,暮色掩映,不敢靠太近觀雪濤,,加之道旁草木郁蔥,,但聞崖下濤聲驚雷,不見湍急河流,。
坡緩而上,,停步觀望。喧鬧一日的跑馬山只留下滿山郁郁蔥蔥的林木,,繚繞山間,,不時變幻的霧靄,外帶山頂和山腰處各有一彩燈勾勒出的殿宇輪廓,。想必一是吉祥禪院,,一可能是情宮吧?想找人征詢,道上只見雨影,,但聞濤聲,,無法獲證。
算來自己登臨跑馬山屈指可數(shù),,“四月八”上跑馬山,,僅在康定師范學(xué)校臨畢業(yè)時,要好同學(xué)邀約而去,。既往記憶中的“四月八”比現(xiàn)在熱鬧多了,,物交會上來自天南地北的各色客商,加上轉(zhuǎn)山的,、購物的,、閑逛的、觀光的,各色人等將康定城塞得密密實實,,煞是熱鬧,。如今,隨著社會進步,、物質(zhì)豐富和生活水平提高,,昔日的熱鬧場景已一去不返,兩相比較,,終是好事,。
此際,暮色蒼茫,,云霧飄逸,,一龍形長帶云霧自東關(guān)跑馬山和郭達山之間,蜿蜒屈伸而上至北邊雅拉溝方向而去,。心想,,許是那浴佛的九龍之一從跑馬山回其居所木格措(野人海)吧!跑馬山頂另一長帶形云霧許是一龍不舍離去吧,?郭達山上更是云繞霧繚,,“郭達停云”一直是康定景致之一,本地人和久居之人據(jù)說還可以據(jù)停云占卜雨意,。
山下康定城此時已萬家燈火,,霧影、雨意,、暮色,、燈火,烘托得康定城是那么祥和而安靜,,這也是“四月八”人們轉(zhuǎn)山祈福的心意,。
想著,踱著,,不覺已到了舊時“三圣祠”所在,,順梯而下,很快便到了安覺寺前,。安覺寺名據(jù)說來自于民國26年,,國民政府考試院長戴季陶來康,題贈火后重建之該寺名,。
依然順河回,,濤聲依舊,楊柳習(xí)習(xí),,郭達聳立,,在夜色里益發(fā)溫暖的橘色路燈燈暈,將山崖上先前艷麗的佛像和六字真言映照的那么祥和、安樂,,柳色也隨著燈光形成不同的層次色差來,,引得許多游人佇足觀賞和拍攝留影。前后比較,,感受不一,,忽然想起,幾日前所看一書引喻《六祖壇經(jīng)》一典故,?;勰苤翉V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盤經(jīng)》,,時有風(fēng)吹幡動,一僧曰“風(fēng)”動,一僧曰“幡”動,,爭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fēng)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這則典故深刻刻劃出萬物皆空無,、一切唯心造的大乘佛教的根本教義,。值此,又想起羅丹的一句哲思“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的確,,我們總因執(zhí)著于外界的現(xiàn)象而忽略了自己的內(nèi)心,。其實人世間,一切皆由心生,,正如心生愛,,則如沐春風(fēng),處處景色宜人,;心生怨,,則如棲暗夜,步步如履薄冰,。
踱著,,踱著,不覺已到家門口,,才想起妻子讓去接兒子,。這暮色初染的康定“四月八”竟如此迷人。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