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4月28日
草原牧場。
彌勒佛山,。
燦爛花海,。
怡人溫泉谷。
◎扎西次仁/文 馮光福/圖
被網(wǎng)友們稱為甘孜“阿勒泰”的地方是甘孜州道孚縣玉科大草原,。查百度,,“玉科”,被譯為“玉石”。據(jù)藏文史料及當?shù)貍髡f,,“玉科”地形猶如一張白猞猁皮鋪展之地,,故藏文書寫為“衣科”(漢語注音)后演變?yōu)椤耙饪啤保h語注音)。當?shù)匾鄠髡f,,此地是嶺·格薩爾王“玉依頗榮”福地隱匿之地,;又是統(tǒng)御璁玉宮舍護持康地之地祗拉麥多杰玉登之地,故藏文又書寫為“玉科”(漢語注音),。漢文典籍一度用“魚科”,、“榆科”等,最后通用為“玉科”(漢語注音),,藏語意為“翠綠的地方”或“璁玉之地”,。
玉科,白猞猁皮鋪展開的長長山谷,,依尼山是其心臟,,扎拉山脈是其頭,噶科河,、瑪科河是其雙臂,,惹智塘和曲赤塘是其胸膛,革科和慶切科是其雙腳,,措達以下則是其尾,。這片山川地勢,晶瑩的雪峰,、郁郁蔥蔥的林海,、翠綠的草甸,清澈的碧湖,,湛藍如洗的天空,、潔白的云朵,棲息著豐富的珍稀動植物,,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動人心魄的原生態(tài)畫卷。一年四季景致千姿百態(tài),,美不勝收,。夏三月,百花盛開,,大地鋪展五彩錦緞,。秋三月,一片金黃,,映襯得山崗黃燦燦,。冬三月,,雪花翻飛,大地銀裝素裹,。難怪旅游達人們要驚呼,,贊美這里是甘孜的阿勒泰。
這里的景致的確動人心魄,,但更讓人感懷的是其久遠的歷史,,深厚而神奇的人文資源。
遠古時期,,玉科地方盛行雍宗苯教,,是嘉莫查瓦絨土官奪謝納的管轄地,此地名為“絨窮夏日科”,。據(jù)《格薩爾王傳》及當?shù)孛耖g傳說,,花嶺.格薩爾時期,玉科地名叫“玉絨瓊科”,,部落土酋被稱為“革”或“革智勒”,,統(tǒng)領了玉科上下各部。格薩爾王曾率領部眾先后二次來到玉科,。頭一次為尋找達絨神牦牛,。第二次是因漢地茶宗到達玉科。此后,,花嶺十八大骨系之一的穆波董氏系的格彭統(tǒng)領了玉科,。格彭有三個兒子,老大帕赤前往青海,,小兒子倆駐牧玉,、宗、革三地……
玉科的子民自豪地說,,他們是花嶺雄獅大王格薩爾王的后裔,,這里有說不完的格薩爾王的故事,有看不盡的格薩爾王的遺跡,。
玉科地方說唱《格薩爾王傳》史詩的藝人其須仁松講述道:神子覺如十三歲時,,其姑母貢麥嘉莫預言,應征服阿色王,、木雅赤尊王、玉絨革吉王,,并將其珍寶財產(chǎn)歸于嶺國,。當時,覺如的叔父晁通部落的神羊,、神馬,、神牦牛被小偷偷殺而藏匿各地,,花嶺于是派軍隊前去玉絨瓊科調(diào)查,叔父晁通部在措普,、措須,、措達三處建兵營。大將鄧瑪部在革吉隆巴設兵營,。一場大戰(zhàn)在即,,口齒伶俐的博楚米瓊為玉絨與花嶺間傳遞信息,進行獅虎面對面的調(diào)解,。最終,,玉絨王將太陽神通羂索、月亮神通之寶,、星辰神通庫藏,、世界神通之鏡、智慧神通之劍如數(shù)奉獻給神子覺如,。雙方在依尼扎拉山舉行煙祭,,玉卡惹智塘賽馬,慶切雪德塘擲色子,,革吉達朵塘磨兵器,,扎拉柏貢塘角力賽……覺如還在依貢噶村、曲赤塘將裝滿福祿財寶的白銅鍋藏匿,,并豎立玉絨臣服花嶺的石碑……如上事件在玉絨王的傳記中也有記載,。
爐霍縣汪嘉老師提供的《玉絨色宗》藏文手抄本,描寫的就是花嶺一部與玉絨發(fā)生的一場紛爭,。故事梗概是這樣:花嶺貴胄所屬有名望的色科谷如部二個乞討的流浪漢,,趕著一頭黃牛,馱著生活物資到漢地朝圣巡禮,,從漢地返回途中,,他們路過朵康色莫崗下部玉絨時,遭到了當?shù)赝镣醺镏抢諆?nèi)臣手下厲鬼九兄弟,、四牙信使等派出扼守關隘人的各種侮辱毆打,,并被搶奪財物。為此,,他們向色科谷如色爾壩的長官尼繃達亞控告,,于是色科與玉絨之間發(fā)生了激烈的戰(zhàn)爭。
據(jù)介紹,,《玉絨色宗》藏文手抄本,,系傳統(tǒng)的條形藏紙用藏文草書體,共四十頁碼,,沒有書題,,結尾也不全,,抄寫者不詳,估計是本伏藏本,。
如今在玉科的溝谷各處有許多與格薩爾王征戰(zhàn)有關的地名遺跡,,諸如格薩爾王的搭帳處、栓馬樁,、磨刀石,、煙祭處等等,不勝枚舉,。
藏歷繞炯三年,,蒙元成吉思汗興兵該地,嘉絨各部及玉科被納入蒙元治下,,但蒙元未行使有效管理,,沒有任命官員,眾多部落仍互不統(tǒng)領,,各自為政,。
藏歷繞炯六土豬年(1359),四世噶瑪巴日必多吉前往內(nèi)地順道經(jīng)過玉科,,給當?shù)匕傩罩v經(jīng)布道,,并在此修行。
藏歷繞炯七年,,木雅學者降央扎巴來到玉科,,為玉科百姓宣講佛法,修繕噶瑪巴當年的講經(jīng)臺,,并賜名“曲赤塘”,。
藏歷繞炯十一年,第十世噶瑪巴曲英多吉,、第十世紅帽派益希寧波前往玉科修行……
藏歷繞炯十一金虎年(1650),,十世噶瑪巴曲英多吉來到玉科時,見當?shù)夭柯渖y,,沒有首領管理,,于是在玉曲赤塘為百姓講經(jīng)布道,宣說部落沒有統(tǒng)一總管不行,,應推舉威望之人為部落首領,,并按花嶺賽馬登位之法,公開舉行賽馬,,凡奪魁者不僅可推舉為部落首領,,而且承諾將其侄女許配于他。
當?shù)赜心缸觽z,母親聰慧機靈,,兒子是穆波董格彭氏系,名叫“瓦須”,。準備賽馬時,,母親將事先準備好的相同的二匹白馬中的一匹藏匿在賽道途中的一片樹林中。正式比賽那天,,兒子騎乘另一匹白馬,,途經(jīng)樹林時,兒子急忙換馬,,于是很輕松地將其余賽手遠遠拋在后面,,最終拔得頭籌,被推舉為玉科各部頭領,,并迎娶了噶瑪巴曲英多吉的侄女,。瓦須自然成了玉科第一代部落酋長,玉科因此也被稱為“瓦須玉科”,。
據(jù)文史資料載,,清雍正七年(1721),瓦須噶瑪汪須被冊封為安撫司,,敕給印信,。直至解放后民主改革時,瓦須玉科土司已傳承十二世,。
據(jù)玉科益當多杰先生介紹,,玉科長長的溝谷,上部夏仁雅噶,,中部普達南山北山,,下部綽斯甲附近,有若干座來歷清楚或不清楚的古碉,。 雖然玉科溝一半以下,,從古到今都屬于嘉絨綽斯甲的領地,但玉絨和俄森等地,,一個時段有不同的地名,。如今此范圍屬于阿壩州金川縣,而名為玉科,、玉科娃的溝谷一半以上是牧區(qū)部落,。一般來說玉科地區(qū)古代屬嘉莫絨的領地,但后來由于各種戰(zhàn)亂,,時代變遷,,玉科地區(qū)至今仍留存有許多古碉遺跡。當?shù)貧v史傳說,古代各個山頭有瞭望碉,。據(jù)說,,古代軍隊需要傳遞軍情信息時,命當?shù)赝令^官員到山頂燃放烽煙,,其余山頭看見烽煙,,也相繼燃放烽煙,這樣各地就可以相互傳遞軍情信號了,。山腳下古碉周圍有村寨遺跡,,這些古碉大多是民居家碉和土頭官寨碉。山頂瞭望碉體量較大,,村寨官寨碉和家碉體量較小,。
據(jù)玉科益當多吉先生實地考察,玉科現(xiàn)存古碉約二十余座,,其中高的約有二層樓高,,其余大多因村民建新房拆毀取石而遭破壞。這些殘存的古碉何時何人所建不詳,,一些古碉與地名有關,,如,卡查,、惹細索卡,、卡堆、卡朗仁,、卡恰朗冬等,。少數(shù)古碉有歷史傳說,比如,,革達亞崗的古碉,,據(jù)說是格薩爾王時期玉絨革智勒王的宮堡。革吉智朵古碉,、慶切瑪朵古碉是玉絨革智勒王大臣的官寨,,阿色巴朵古碉是革智勒王時期扼守關隘的瞭望碉。柏貢有處六角碉,,傳說是當?shù)匾煌令^請一位技藝高超的匠人修建的,。六角碉建成后,土官莫名其妙,,妒火中燒,,把建碉匠人頭砍下……演繹了一段離奇的故事。
回望歷史,,嘉絨土官奪謝納統(tǒng)御,,革智勒土王紛爭、苯教流行,嘉絨綽斯甲土司治理,,花嶺.格薩爾王興起,,花嶺后裔“瓦須”繁盛,蒙元征服,,部落各自為政,,清王朝冊封……歷史烽煙,波詭云譎,,演繹了一場場歷史大劇。給這方高天厚土留下了嘉絨文化,、古碉文化,、苯教文化、藏傳佛教文化,、格薩爾文化,、游牧部落文化、草原牧業(yè)文化,、石刻文化,、山川圣地文化……為多元文化添彩,讓后來人贊美,、探尋,。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