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03月22日
◎劉玉新
立春過后,,只短短的幾天,,氣候就暖成了一地淺淺的嫩芽。
你看,瓦藍的天空下,,草色由遠而近,鋪蓋而來,,一直鋪到溪邊,,鋪到農(nóng)家的屋前屋后,與菜園子綠成了一個顏色,。
放了寒假的孩子們,,河邊的沙灘,屋角的草坪,,自家的稻場都成了他們的樂園,。這個時節(jié),正是風箏飛向藍天的時候,,春風在空中輕輕拂動,,暗香盈鼻,春臨的日子,,天空就活泛了起來,。
每年的春節(jié)前后,放風箏成了一個不成文的娛樂項目,,不僅孩子們瘋著跑著,,笑著鬧著,就連大人們也一樣煥發(fā)了童心,,與孩子們一起瘋鬧,,或是趁了孩子們趴在草坪上沙灘上歇息的空兒,拽著長長的線把風箏放飛到藍天之上,。
鄉(xiāng)下的天是藍的,,水也是藍的,身邊的草漸長漸深,,漸長漸老,,過不了幾天就會天水一色,密接得沒有一絲縫隙,。
我很喜歡這樣的時刻,,仰躺在小溪邊的沙灘上,身下是光溜溜的鵝卵石,摩挲得腰背酥酥的,,暖風一陣兒一陣兒拂過鼻尖拂過額頭,,有草的清香混合著泥沙的味道濕濕地飄來,吸一鼻子,,滿心滿肺都是兒時熟悉的味道,。
天空中飄滿了大大小小的風箏,蜻蜓的,,蝴蝶的,,大鵬的,老鷹的,,甚至還有時尚版的卡通圖案,,動漫圖案,有的帶了聲音,,有的帶了動感,,只要是孩子喜歡的,應有盡有,,而且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漂亮,也一個比一個飛得高,,像極了一朵朵盛開在藍天下的春花,。
想起小時候放風箏,供銷社沒有賣的,,我們就自己動手做,。鄉(xiāng)下有鄉(xiāng)下的好處,門前竹園里砍一根水竹,,劃好竹篾,,按自己想好的圖案,或鳥或蟲,,或蜻蜓蝴蝶,,用小細繩把竹篾的接頭一一扎好,這就形成了一只風箏的骨架,。
然后,燒兩個熟洋芋當漿糊,,再用絲綿紙分正反兩面糊在竹篾骨架上,,風箏的線就在母親的鞋籃里找,搓好的細麻線,,經(jīng)磨,,耐腐,一頭接在做好的竹篾骨架的中部,一頭仔仔細細地纏在一截粗竹桿上,,風箏就成了,。
我們放風箏并不要求場地,不像現(xiàn)在的孩子,,非得有塊像樣的平地,。放學的路上,就是我們放風箏的好時光,。上坡下嶺,,一樣把風箏放得高高在上,哪怕有時候風箏放得掛在了樹上,,掛得稀爛,,我們一樣高興得滿山呼喊。
我們心里明白,,藍天白云,,陽光鮮花,和我們的風箏一道成了春天最為靚麗的風景,。
有時我老在想,,要是能扎一個風箏,馬或是雕,,反正能騎得動人就行,,飛在藍天上,不僅看山里的同伴放風箏,,也飛到城里的上空看看別人飛翔的風箏,。
夢,總是在空中升騰,,藍天白云,,風箏朵朵,天空是五彩的,,風箏也是五彩的,。醒來的時候,我會找出我的風箏,,在絲綿紙上用彩筆描出一道道的顏色,,把它變成蜻蜓,變成蝴蝶,,變成鷹和鳥,,變得活靈活現(xiàn),從此,,我的風箏放在天上,,總是比別人的好看,。
前天送外孫回他鄉(xiāng)下的爺爺家,堂屋里赫然放著一只大風箏,。風箏很大,,立起來足有一人高,我眼角的余光里,,一只大鵬展翅的風箏,,上面像彩繪一樣交織著好幾種紅紅藍藍的線條,大鵬的眼珠子活靈活現(xiàn)地望著你前方,,這要是飛在空中,,即便是飛離地面十來米高,也一樣透著一股子勃勃生氣,。
外孫纏著他媽媽要去河灘上放風箏,。那么大的風箏,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如果沒有大人幫忙,,要想放飛藍天,確實有些困難,。
看著外孫迫不及待的樣子,,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時代,手里似乎又拽上了放風箏的竹桿和麻繩,。
遠處,,藍天下,滿空飄動的風箏,,展示出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讓人像是走進了童話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