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5月29日
◎鄭學富
明代宮廷畫家李在,,字以政,,號一齋,,莆田(今屬福建)人,。《明畫錄》謂李在“精工山水,,細潤者宗敦熙,,豪邁者宗馬(遠)夏(圭),人物氣韻生動,,名傾一時”,。他的畫風屬于浙派,畫法多效古人,,但仿古而不泥古,,融匯貫通,自成風格,?!遁婊▓D》是李在存世作品中唯一的一幅花鳥畫,是難得的傳世佳作,?!遁婊▓D》中一枝向右上方斜伸,逸筆瀟灑,,蒼勁有力,;根部葉片以濃墨闊筆而寫,,或偃或俯,,搖曳多姿,率性豪放,,生動而有神韻,;莖梢數(shù)朵萱花以淡墨細筆勾點,或盛開怒放,,或含苞待放,,端莊秀麗,清雅溫馨,,既描繪出花卉嫵媚柔美之態(tài),,又展現(xiàn)其生機盎然的內(nèi)在生命力。由于長期埋于地下,,畫的顏色有些脫落,,但仍不失氣韻生動,形象鮮活,,似有一縷縷清香徐徐飄來,。畫面左上角題七絕一首:“簾卷薰風夏日長,花含鵠嘴近高堂,,筵前介壽雙親樂,,顏色輝輝映彩裳,。”落款“莆田李在為鄭儀寫”,。下鈐白文“自家意思”“海天秋月”二印,。這幅畫作是于1982年4月在江蘇淮安市淮安區(qū)城東郊閘口村的一座明代墓葬中發(fā)掘,墓主人是明代書畫收藏家王鎮(zhèn),。經(jīng)當時徐邦達等文物專家鑒定,,為李在真跡無疑。現(xiàn)收藏在淮安市博物館,。
從該畫所繪之萱花和題詩看,,是為贊頌母親而作,。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把萱花比喻成“母親花”,。 《詩經(jīng)·衛(wèi)風·伯兮》曰:“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敝祆渥ⅲ骸爸X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諼草即萱草,,又稱“忘憂草”,,北堂代表母親?!氨碧糜陌?,可以種萱?!眱鹤訌能娺h征,,在北堂旁邊種上萱草,母親見到萱草花,,便可緩解對兒子的思念之情,。遠行在外的兒子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惦記著母親,。西漢名將李陵奉漢武帝之命率領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大戰(zhàn)于荒漠,,血戰(zhàn)八天八夜,力竭而降,。在此之前蘇武持節(jié)出使匈奴被扣留,。同是天涯淪落人,二人常有往來。后來,,蘇武返國,,而李陵因為娶了單于的女兒為妻卻不能回歸。他置酒為蘇武送行,,席間,,李陵悲喜交集,感慨萬千,,淚如雨下,,作《李陵贈蘇武別詩》,其中曰:“親人隨風散,,歷歷如流星,。三萍離不結(jié),思心獨屏營,。愿得萱草枝,,以解饑渴情?!崩盍晟碓诋惏?,思念親人,思念祖國,,但是有家不能回,,有國不能歸,其矛盾,、痛苦的心情和好友生死離別的傷感與誰敘說,?但愿得到一枝萱草,以解思念之情,。唐代詩人孟郊命運坎坷,,仕途多蹇,,連續(xù)兩年參加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望子成龍的母親對兒子寄予厚望,在孟郊46歲那年,,母親讓兒子再次赴京城趕考,,以博得一個好前程。當孟郊半夜中醒來時,,看到母親還在燈下一針一線為自己縫補明天遠行要穿的衣服,,“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孟郊淚眼婆娑,,悄然起身,借著月光在堂屋的臺階旁載下幾株萱草花。在臨行前,,母親千叮嚀萬囑咐,,依依不舍。孟郊有感而發(fā),,吟誦《游子詩》:“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萱草花又稱“宜男花”,,曹植有文謳歌萱草花華美曄煜,,懿行嘉德,其《宜男花頌》曰:“草號宜男,,既曄且貞,。其貞伊何?惟乾之嘉,。其曄伊何,?綠葉丹華。光采晃曜,,配彼朝日,。君子耽樂,好和琴瑟,。固作螽斯,,惟物孔臧。福齊太姒,,永世克昌,。”古人以萱草花喻母親,,真是恰如其分,。無論土地肥沃,還是貧瘠,,她都是一往無前,、堅忍不拔地生長著。在百花園里,,她沒有牡丹花的雍容華貴,,國色天香;也沒有梅花那樣傲霜斗雪,,萬人景仰,。然而,,她依然亭亭玉立。蘇東坡有詩曰:“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陛娌莼ㄊ且环N奉獻之花,在萬紫千紅的春天里,,她藏匿不露,,不去湊熱鬧,也不爭春,。而待到百花消逝的初夏,,她悄然開放,消除世間的一切憂愁,,為人間灑滿親情,,讓人無憂無慮,天天快樂,。秋天來臨時,,她又將自己曬干,奉獻在人們的餐桌上,。當人們身患病痛時,,她化成良藥,醫(yī)病療傷,。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