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5月22日
◎鐘芳
他意味雋永地破譯著古典書畫里的生命密碼,使原本靜謐無聲的工筆繪描,,變成了一場立體的,、鮮活的文化引領。翰墨香里,,讀者在觀畫之余,,分享著祝勇所帶來的傳統(tǒng)美學理念,思想境界徒然升華,。那畫中蘊含的深刻韻意,,美好的情感抒發(fā),對社會現(xiàn)實的強烈觀照,,以及傳遞出的奮發(fā)不息,、樂觀向上的民族精神,早已深慰人心,。
今年三月到明年底,,故宮將推出系列展覽,從歷史遺存,、書畫器物,、宮廷文化、文人雅士,、節(jié)慶風俗,、世界文明、考古發(fā)現(xiàn)等方方面面,,系統(tǒng)展示600歲紫禁城和95歲故宮博物院所蘊蓄的深沉魅力,。與此同時,同步上市的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所長、作家祝勇所著的《故宮的古物之美·繪畫風雅1》,,以故宮館藏的中國古代繪畫作品為主線,,在莊重的歷史追懷中,讓華夏文明的古物之美,,亦通過小小紙間盡展眼前,。
作為研究故宮歷史文化的學者,近年來,,祝勇相繼推出了《故宮的古物之美》《故宮的隱秘角落》《在故宮尋找蘇東坡》等文學性和史學性兼具的專著,,而新近推出的《故宮的古物之美·繪畫風雅1》一以貫之地沿襲了他之前的風格。面對一張張價值連城的古畫,,祝勇以一個文化學者的情懷,,透過意蘊悠遠的筆墨鋪陳,鉤沉張張古畫名畫的背后故事,,挖掘繪畫風雅的同時,,也鏤刻出一幅故宮文化的多彩畫卷。
翻開扉頁,,古色古香的翰墨韻致躍然紙上,。徜徉其間,不但有畫的賞鑒與解讀,,還有對相關歷史及人物的深度剖析,。《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浴馬圖》一幅幅千古名畫,,將古老的中華歷史和民族風情,,濃縮在絲帛長卷里,用清美的寫意,,傳神的描摹,,悉心的勾勒,酣暢的潑墨,,最終繪成了流芳百世的經(jīng)典畫作,。祝勇細致入微地點評著這些古畫名畫的神來之筆,從筆墨的濃淡,,線條的疏密,,獨特的布局,深邃的意境等多元維度,,條分縷析地逐一講解,。對著這些畫作,循著祝勇的藝術化解讀,,撿拾起流光溢彩的歷史碎片,,恍若步入了一個極簡版的“故宮”面對這垛中華文化史和繪畫史中的巨幅畫廊,,凝視著顧愷之,、張擇端,、趙孟頫……和他們絢麗多姿的巨畫,故宮文化的馥郁芳香,,已然漫過藹藹的歷史大幕,,穿過斑駁的紫禁深墻,裊裊升騰,,散播到很遠很遠,。
對普通讀者來說,不用舟車勞頓,,也不必親覽故宮的宮墻大院,,通過書本,借助一幅幅古老畫卷,,就能領略中國畫的千年神韻,,感知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何其幸哉,!而更讓人覺得物超所值的是,,深得故宮文化浸潤的祝勇,在分析這些畫作的精美絕倫之時,,還以史學家的嚴謹,,將畫里畫外的典藏軼事、畫與人的浮沉命運,,逐一鋪開,。這種人文情懷的表達,無疑使畫里有“話”,。他意味雋永地破譯著古典書畫里的生命密碼,,使原本靜謐無聲的工筆繪描,變成了一場立體的,、鮮活的文化引領,。翰墨香里,讀者在觀畫之余,,分享著祝勇所帶來的傳統(tǒng)美學理念,,思想境界徒然升華。那畫中蘊含的深刻韻意,,美好的情感抒發(fā),,對社會現(xiàn)實的強烈觀照,以及傳遞出的奮發(fā)不息,、樂觀向上的民族精神,,早已深慰人心,。
翰墨流香傳千古,悠悠畫幅靚神州,。摩挲著《故宮的古物之美·繪畫風雅1》中史詩性的畫作,,賞析著文圖相間的藝術表述,從視覺到心靈,,都稱得上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文化盛宴,。祝勇說,我把這些物質稱作“古物”,,而不是叫作“文物”,,正是為了強調它們的時間屬性。每一件物上,,都收斂著歷朝的風雨,,凝聚著時間的力量。所以就用寫作的方式更深入地去闡釋古物和其背后的歷史故事,。但他不愿意用百科全書式的寫法,,“這不止是知識性地傳輸,更多地是帶有人文的眼光,,將古物和歷史的命運勾連在一起,,傳遞中國古人的文化精神?!?/p>
還是祝勇說得說:“看到美,,美不是奢華,不與金錢等值,。美,,是一種觀念,一種對生命的態(tài)度,,是凡人的宗教,,是我們?yōu)闊熁鸺t塵里的人生賦予的意義。了解這一點,,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古物之美,。”從更深的層面來看,,這不應是祝勇的疾呼,,更應成為我們這個民族共同的文化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