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bào) 2019年04月29日
◎劉中馳
筍,竹萌也,。喜歡筍的萌勁,,剛鉆出泥土,一副茫然無知,,憨肥可掬的模樣,,犀非犀,玉非玉,,肉肉的,,看著喜人,。
春游爬山,看幾個孩子在竹林中挖筍,,遮遮掩掩,,像做壞事的小人兒,被護(hù)林員發(fā)現(xiàn),,緊張,,但又無法自拔。想起兒時,,去鄰村的竹林中挖筍的事,,悄悄地鉆進(jìn)竹林,掰出一只肥筍便欣喜若狂,,若有人喊,,誰在竹林中?我們便拔腿就跑,,小鹿亂撞般,。
筍鮮,誘人,。三千年前,,“加豆之實(shí),筍菹魚醢”,,筍便在《詩經(jīng)》中香醇飄散,。驚蟄,撞醒了春筍,,它們驚慌地掀開泥土,,探頭探腦地冒出地面,想發(fā)現(xiàn)點(diǎn)什么,。淺褐色的睡衣還未脫下,,嫩的清靈,在春雨中,,一節(jié)節(jié),,向上仰望,擠擠挨挨,,歡聲悅耳,。
萌筍“能居肉食之上”,李漁在詩中說的有理,,層層煙火氣的筍,,在鄉(xiāng)村的灶臺上“清高”而又有內(nèi)涵,饞了一冬的村民們,終可一飽口福,。
筍不僅是美食,,在詩人的筆下,在廚師的勺中,,食筍變得風(fēng)雅有韻起來了,。開春,在江南的“百筍宴”上,,“馬蘭筍丁”,、“鮮蝦脆筍盅”、“佛手筍仔排”,、“酸筍百花魚”……鮮,、香、妙,、雅,,花樣百般意趣,有種超凡脫俗的文雅,,即便是和馬蘭頭,、鮮蝦等鮮掉眉頭的食材一起烹飪,筍也絲毫不遜色,,反而顯出了它的大度與包容,,正是這種大度量,成就了她無與倫比的美味,,納百味,,而不失鮮。
古法煨筍尖,,咸肉遇見筍尖,,“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東坡居士愛筍也愛肉,,這鍋腌篤鮮,透亮,,清暢,。擺盤時,配以桃花一枝,,插于迷你竹籃之上,,似碧玉小女,,坐于竹林,,嫻靜不爭,仰頭看天,氣候怡人,,低頭看筍,,淡淡淺笑,宛在等那心儀之人,,談歡喜之事,,樂不自持。
筍是另類,,不管你是煮,、燜、炒,、燉,、煨,都是極品美味,。兒時,,最愛母親的筍燜飯。幾顆筍,,剝開筍衣,,嫩如脂玉白筍肉,纖潤,,清滑,。洗凈,切丁,,加以咸肉粒,,在油鍋翻炒均勻。出鍋后,,勻撒在待煮的米飯上,,柴火大鍋,馨香滿院,,出鍋前,,撒上蔥花調(diào)料,再搗一下火塘里未燒透的柴火,,熏燜五分鐘,,最后燜飯出鍋,飯香,、鍋巴脆,。那時,兩大碗下肚,,亦不覺得飽,,還要再搶一大塊鍋巴嚼,嘎吱嘎吱,齒頰留香,,欲罷不能,。 在母親的手中,一根根竹筍,,便是一鍋又一鍋香糯可口的燜飯,,是兒時的期待,也是春日里的念想,。
在江南吃百筍宴,,筍丁青團(tuán),入心爽口,。筍丁,,鮮肉丁相互搭配為餡料,包裹在青團(tuán)皮里,,蒸熟,,肉有肉汁,筍去油,,香而不膩,,咬一口,仿佛這個春天都吃進(jìn)了心里,,滿眼都是竹林的青翠,。
筍屬于低脂肪、多粗纖維素,、低淀粉的素食,,有助消化,美味而又營養(yǎng)豐富,。最主要,,樣子也楚楚動人,“春筍花前按銀箏”,,元代詩人曾瑞,,想念家中嬌妻,有著春筍一樣的巧指,,以筍為喻,,讓人沉迷。
若這個春天,,讓筍在舌尖舞蹈,,我想,這舞,,定是探戈,,循序漸進(jìn),,層層深入,滿滿都是纏綿與愛的傳遞,。筍,仿佛讓人在看似卑微的泥土里,,尋出美食的大雅,,是期待、亦是生活的智慧,。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