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8月22日
澤仁達娃《雪山的話語》閱讀札記
◎蔡洞峰
在康巴作家群中,,藏族作家澤仁達娃的名字是屬于難忘的一個,,與一般作家不同的是,,他沒有文人的腔調和作家的腔調,,好像借來神力,,還原了一段藏族歷史生活場景,?!堆┥降脑捳Z》表現(xiàn)了雪域高原的神秘和滄桑,。我們會發(fā)現(xiàn),,澤仁達娃這些年來始終在關注著“康巴藏族問題”,,并且表現(xiàn)了不一樣的藏族世界。
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一書中引用奧地利小說家赫爾曼·布洛赫的觀點說:“發(fā)現(xiàn)惟有小說才能發(fā)現(xiàn)的東西,,乃是小說的惟一的存在的理由,。”這是作者引用卡夫卡的創(chuàng)作來印證自己的創(chuàng)作感受,。而“ 整個20世紀文學,,幾乎就是作家本人‘我以為’的展臺和櫥柜。是一個‘我以為’的百寶箱,?!眲t說明了作家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思考,是對自身創(chuàng)作主體的探索,,或許作家乃至文學的魅力就在于如何使種種不可能的世界通過語言和思想的探索與實踐變得可能,,讓讀者難忘。
在康巴作家群中,,藏族作家澤仁達娃的名字是屬于難忘的一個,,與一般作家不同的是,他沒有文人的腔調和作家的腔調,,好像借來神力,,還原了一段藏族歷史生活場景,。《雪山的話語》表現(xiàn)了雪域高原的神秘和滄桑,。我們會發(fā)現(xiàn),,澤仁達娃這些年來始終在關注著“康巴藏族問題”,并且表現(xiàn)了不一樣的藏族世界,。雪山,,在常人的心目中,是一座神秘的山,,同時也是崇高和圣潔的地方,,“在輪回中,雪山以圣潔無暇之姿昭示著敬畏之心的永恒,,它是康巴地區(qū)的藏人經歷困苦與滄桑之后,,最終的靈魂棲居與游牧之處,更是美好家園的愛戀與歸依”(王菱),。久居中原大地久已不曾聽見神秘雪域的余音,,只是在包括澤仁達娃等一批藏族作家豐富的想象里我們才偶可感到那個幽遠的存在作者筆下的世界和生活,給人印象深刻,。因此,,在我看來,澤仁達娃的作品給人一種久違的神性,,對于他而言,,“向世界提供藏區(qū)的生存生活與精神的哲學與體驗,并通過文學的形式與世界進行互知和溝通”是他存在的方式,,也是其靈魂深處的召喚,。
一
《雪山的話語》是澤仁達娃在病痛的折磨中,歷時多年創(chuàng)作的一部關于康巴地區(qū)藏人的史詩,,康巴大地壯麗與血腥的復仇,,純樸與剽悍的民風,凄美的愛情與原始的情欲,,虔誠的信仰與世俗的欲望在詩歌一般的語言中回旋流淌,,奔突撞擊。小說詩化和飽含意象的敘事,,展現(xiàn)了神奇藏區(qū)的神秘雪域高原的美景同時,也呈現(xiàn)出藏區(qū)生存的殘酷的另一面,,以及歷史深處的藏區(qū),、現(xiàn)實中的藏區(qū)和心靈中的藏區(qū)的文化拷問。
在小說中,,作者敘述了一段歷史中因為牧場和財產的爭奪而引起的殺戮,,以及隨之而來的復仇使貝祖村陷入了萬劫的深淵不能自拔,,在有仇必復的信念和故土難離的家園意識的指引下,血性勇武的康巴漢子一次次地在逃離之后回歸貝祖村,,村莊的歷史在逃離與回歸之間不斷輪回,。三位康巴漢子朗吉杰布、美朗多青,、阿絨噶都想結束這種永無休止的仇恨,,卻最終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到又一輪的殺戮中。阿絨噶的父親被仇家所殺,,臨終前告訴阿絨噶不要像他的祖輩和父輩一樣去殺人,,為了逃離殺人與被殺的命運,阿絨噶遠走他鄉(xiāng),?!拔也粫寖号邲]完沒了的仇殺之路”,帶著這樣一種美好的愿望上路的阿絨噶游走在開闊的毛埡草原上,,直到遇見了美麗的少女德吉,。若干年后,阿絨噶帶著德吉返回了貝祖村,,他注定逃脫不了長輩的命運,。貝祖村的神槍手朗吉杰布在村莊的一次浩劫之后取代了原來的土司,他想以殺掉所有仇敵的方式結束多年的仇殺,,結果使村莊又陷入新一次的殺戮之中,,自己也被殺身亡。土匪的兒子美朗多青不想卷入仇殺之中,,但是嫉妒他本領的貢瑪土司卻決定置他于死地,。“為什么千年的佛教,,阻擋不了仇殺的腳步,?”這是作者借阿絨噶之口提出的一個文化命題,顯然,,作者把這一追問留給了讀者和自己,。同時作者也借助小說中的人物之口敘述了康巴文化生存中的一個悖論:“我本想讓佛教朝著造福人間的方向發(fā)展。也想使佛教朝著康巴強大的方面轉變……佛教講得太大太空了,。我拿不出那么大的真實去覆蓋蕓蕓眾生的前世,、今生和后世,就這樣,,我所做的一切,,成了用泥土掩蓋天空?!被蛟S是漢語主流思想的影響導致作者對康巴民族文化問題的另一種思考,,他一直沉浸在對于宿命的描述里,,人無法成為自己的主人,他們尋覓幸福的時候,,得到的是苦難,《雪山的話語》里“男人活不過三十歲”,。澤仁達娃看到雪域高原上康巴同胞無法擺脫的悲劇命運,復仇者不知道自己的路途何在,,正義與邪惡孰真孰偽均在朦朧之中,。這是一曲宿命般的挽歌,澤仁達娃以自己的探索,,終止了偽善的文學意識在自己的文本中的延伸,。
在《雪上的話語》的創(chuàng)作談中,作者說:“由于多種原因,,近十年,,我?guī)缀踉谝粋€人的時光里,面對宗教祖先而后現(xiàn)實進行深層地認知理解和感悟……就這樣頭發(fā)落在地上,,智慧進入心中,。就這樣孤獨和寂寞是我的朋友,小說中的人物跟我作伴,;艱難中有限的寫作是我快樂的享受,;就這樣我多病的身子慢慢地丈量文學的天地……我希望向世界提供藏區(qū)的生存生活與精神的哲學與體驗,并通過文學的形式與世界進行互知和溝通,?!睗扇蔬_娃的文學創(chuàng)作飽含人格的力量。他始終在那樣的路上走著,,從不賣弄,,也不玩文字,心是袒露著的,。文本的敘述都一板一眼,,沒有美麗的和出格的語言,但是感人,,有力量,,讀之讓人震撼。在敘事層面上,,《雪山的話語》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其語言的詭異與空靈所造就的美學風格和神秘的意象體系。這使作家得以從習慣性的表達中解脫出來,,因為“倘若我們用本質學的理論討論這些,,可能均不得要領,因為文學里悠遠的情思屬于精神活動的一種,乃克服本體的游走和放送,。好的文本永遠在偏離我們的世俗經驗,那些不屬于時代的語言,,可能才會給我們一在陌生化里重新省視自己的機會,。”小說中樺樹皮上神諭一般的文字預告人物的未來,,格西珍珠吉佩準確地預知自己圓寂的日期,,鄧登喇嘛從嬰兒朗吉杰布的后腦勺的形狀看出他今后的命運等等。這種征兆敘事來自于作者長期體驗的藏區(qū)的神秘主義文化,,地域和民族的神秘主義文化的注入,,不僅使作品增添了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而且也極大地提升了作品的審美意蘊,,這些詩性的縈繞,,點燃了雪域的精神圣火,一切世俗里的塵埃都被蒸發(fā)掉了,。
在自己執(zhí)著的寫作經歷里,,澤仁達娃摸索出屬于自己的審美之路。這些藏族作家的寫作與漢族作家所關注的視角是如此的不同,,與許多取材于藏族文化的小說一樣,,澤仁達娃以詩性的語言,寫出了藏族的神秘文化,。但小說在敘述中呈現(xiàn)的神秘主義和中土社會中的神秘主義是不同的:“作者祛除了神秘傳統(tǒng)文化的實用主義色彩和精神上的沉迷狀態(tài),,把神秘文化作為一種觀照世界和人生的文化哲學,表達了自身對外在世界和生命現(xiàn)象的情感體悟與哲理運思,?!堆┥降脑捳Z》里運用的審美化的神秘主義,通過想象的奇崛和感受的豐盈,,在成為人的基本生存狀態(tài)的同時,,拓展了小說的審美視域?!笔棺髡邔⑵渥鳛橐环N超越現(xiàn)實和理性層面的表現(xiàn)視角凸顯出來,,小說的審美品格和神秘主義得到很大的提升。在這種敘事基礎上,,我想起閻連科在其《發(fā)現(xiàn)小說》對“神實主義”的描述,,其審美追求的核心與澤仁達娃追求的神秘主義審美效果異曲同工。他說:神實主義,,大約應該有個簡單的說法,。即:在創(chuàng)作中擯棄固有真實生活的表面邏輯關系,去探求一種“不存在”的真實,看不見的真實,,被真實掩蓋的真實,。神實主義疏遠于通行的現(xiàn)實主義。它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不是生活的直接因果,,而更多的是仰仗于人的靈魂,、精神( 現(xiàn)實的精神和實物內部關系與人的聯(lián)系)和創(chuàng)作者在現(xiàn)實基礎上的特殊臆想。有一說一,,不是它抵達真實和現(xiàn)實的橋梁,。
在日常生活與社會現(xiàn)實土壤上的想象、寓言,、神話,、傳說、夢境,、幻想,、魔變、移植等,,都是神實主義通向真實和現(xiàn)實的手法與渠道,。
閻連科在這里談到的“神實主義”,實質上是一種精神修辭,。體現(xiàn)其他的價值哲學和文章學的核心點,,即對本質主義和強制主義的一種克服,思想回到初心和愛意的一面,,不再被觀念和先驗的東西所束縛,。反觀《雪山的話語》,作者從歷史深處的康巴中找到一種精神的突圍通道,。在這里,,人可以回視過去的歷史,也可以瞭望理想生活的可能性,。不是固定在僵硬的時空里,,而賦予他們想象的朝氣和感悟的靈光。
許多評論者說澤仁達娃寫出了雪域高原藏民生活的另一面,。不管怎么說,,作者非常熟悉藏民真實的生活,情感的表達很細膩,,人物性格把握到位,,人物刻畫栩栩如生。 最根本的是,,寫出了歷史與時代的史詩建構,,以及對苦難精神的崇拜,。側重展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如何在苦難里變形,,神秘雪域的遠古的純樸之風,,怎樣在歷史輪回的苦難和殺戮中影響著人們。他從極端化的人生和特定的歷史宗教中看到人性里的灰暗與險惡的成分,,那些恰恰是“魯迅傳統(tǒng)”中批判意識的再現(xiàn),,而澤仁達娃在特定的歷史與地理區(qū)域將其進一步深化了。這些,,都有血有肉,力透紙背,,不是生硬的演繹,,而是天然的流動。 就像一幅畫,,精妙地描述了雪山高原生活的一隅,, 把一道難忘景觀還原了,給人久久的回味和震撼,,使其文本具有精神的爆發(fā)力,。
二
許多小說家的文本支撐了他的觀點。魯迅,、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博爾赫斯,、馬爾克斯……這些作家的文本背后有無限深廣的精神空間,,這種空間往往通過語言的張力呈現(xiàn)出來?!堆┥降脑捳Z》在敘事層面有著非常鮮明的特色,,即用詩性語言表達空靈詭異的雪域高原的神秘意象。并且這種詩性的語言中蘊含著其母語滋養(yǎng):“藏語里多有特別好聽又極富深意的諺語,,他在這些諺語中提煉出了思維,,用創(chuàng)造諺語的方式敘述自己的小說?!弊髡咴谧髌分?,以藏語的思維方式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空靈神秘的意象體系。那些久違的感覺和詩意向我們撲面走來,。死亡和殺戮,,在圣潔的雪光里被聚焦著,晃過我們的視線,。在這里,,精神受難的崇高感開始與我們蠕活的靈魂交流,,那些被救贖的存在和含笑的死亡,與讀者有了對話的機會,。在《雪山的話語》中,,作者用了多種元素把不可能的表達變成一種可能。而這時候,,寫實小說所沒有的審美神秘主義效果就真的在文本中出現(xiàn)了,。
例如:“一匹沒有系鈴的紅馬,奔上了盤山而上的山徑,。映現(xiàn)著樹林的山泉細碎的浪花把山徑壓在身下,。”神圣的雪山等康巴地區(qū)特有的景觀,,都具有一種神秘的隱喻性,。不僅如此,作者在敘事中重視運用直覺,、心理,、潛意識等運用,人物的對話也經常以神秘的隱喻方式進行,,這樣的例子在作品中那么自然地流淌出來,,尋求極致的表達。比如母親在給阿絨噶送行的時候說:“你的口袋里躲著一頭豹子,、幾只水獺和一只狐貍,。”手下的人勸土司復仇時說:“土司啊,,燃燒的柴火倒進深水的時候到了,。”當美朗多青表示愿意侍奉貢瑪土司時,,土司說:“我心里的痛飛到云里去了,。” 類似的表達俯拾皆是,,這種無意味的意味,,無所指的所指,對于作家而言也是一種語言的探險和游戲,。
小說中人物的這一類言說方式,,被作者熟練地通過通感、隱喻等修辭手法表達出來,,在《雪山的話語》中有許多古怪的句子,,這些來自藏族語言特有的表達方式和故鄉(xiāng)的記憶,當然也有自己的硬造,。小說中此類的敘事方式,,被作者通過語言的修辭巧妙地表達出來,,即以我們陌生的、非文學的方式完成文學的使命,,印證了神秘主義審美方式的可能,,彰顯了作者的非凡智慧和語言的天賦,因為只有挑戰(zhàn)我們平時的欣賞習慣,,作家的意義方能夠得以凸顯,。
在某種意義上說,澤仁達娃的氣質里有著某種魯迅式的內在的緊張和灰暗,。其生活的文化民族背景使他絲毫沒有儒家意識里纏綿,、中庸的元素,也無老莊道家的逍遙,。作品中字里行間透露著魯迅式的冷峻和苦楚,,既不流連過去,尋什么飄渺之夢,,也非樂觀于未來,夢幻著烏托邦之影,。他是面對著自己生活的康巴世界深層的冷靜的思考者,。而且把現(xiàn)實背后的歷史之影一點點找出,放在圣潔的雪山背景下凝視,。從《雪山的話語》的代后記中可以看出他的情懷,。
三
也許疾病是人類精神的導師,尼采如此,,陀斯綏耶夫斯基如此,,羅蘭·巴特如此,魯迅也如此,,疾病使人的身心感受不同于成人,,由此他們獲得了一種獨特的異于常人的視角來觀照自身所處的生存世界?!堆┥降脑捳Z》是澤仁達娃以自身的病痛觸摸先輩的苦難的史詩性作品,,也許正是因為病痛的折磨,他才能以一種切膚之痛感受那塊土地上曾經不斷上演的受難與獻祭,,他以最原始的寫作方式讓自己的辛苦的勞作神圣化,,他把自己的靈魂安放在自己營構的詩性空間之中,他曾經說:“從什么時候愛上文學,,記憶常常不能給我準確的答復,。平常的日子里,有時會夢見自己在某篇小說中行走 ,,或者在某章散文中吟唱,?!边@里,大地的精神與上蒼的靈光交會,,恰如莊子所云:“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與萬物接也(《莊子·天地十二》) ,?!堆┥降脑捳Z》中的雪山神話的神秘、精神的苦難,、宗教的信仰,、復仇非得殺戮,乃魯迅《故事新編》中的另一種版本,。人性與人生的苦難,,就在這闊大的空間里被多角度呈現(xiàn)了。在漢語體系中,,當代作家有這種沖動的很多,,他們感到現(xiàn)實主義的方式無法滿足精神伸展的渴求,于是求助于民間文學與神學,,在寓言,、歌謠里尋找突圍之路。這個思路一直隱隱約約地存在于一些作家那里,。他們以為是一種技巧,,很少以理論的方式言之。對于作家來說,,真幻之間,、虛實之間、明暗之間,,是沒有界限的,。因此有人認為“神秘主義和文學具有同源性關系,兩者都涉及到人類原初的心理經驗和隱秘的情感體驗,?!辈⑶遥瑵扇蔬_娃似乎以自由的,、個性的精神去抵抗已經僵硬的文學理念,,堅守了寫作的神圣性,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具有靈性的文本,。
這個現(xiàn)象值得我們關注,。一個作品的成功,也許最終靠的是人格精神的力量吧,。文學的風格,,沒有高下之分,。只要心誠,讓人有會心的地方,,都有妙意在和質感存在,,不同時期都能夠有呼應和知音的讀者存在。因為你真正走進了人的心靈,。從澤仁達娃《雪山話語》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可以印證如下寫作理念:神秘主義與其說是一個口號,,毋寧說是作家生命精神存在的一種方式,它彰顯出人類被壓抑的想象已經從禁錮的先驗模式中地開始突圍,,真的文學乃情感的爆發(fā)與理性的流淌,,它終究是會沖出大堤奔向寬廣的曠野的。這里澤仁達娃的寫作顯示了魯迅《補天》般的原始的生命洪荒之力,,對苦難信仰里進行命運的搏擊所閃爍的熱流,,恰恰照亮了此岸世界晦澀的歷史暗區(qū)。澤仁達娃追求的是獻給精神的寫作,,在康巴作家群里,,澤仁達娃及其長篇小說《雪山的話語》的意義之于大眾,或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