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5月17日
◎林竹
醉翁亭坐落在滁州瑯琊山的腰間,,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前邊是一條溪流,,再前是一條大道,直通山上的瑯琊寺,。歐公寫的那個“讓泉”,,就在亭的左前方。現(xiàn)在水已不多,,叮叮咚咚地流到溪水中,。
亭子闊大宏偉,氣派富麗,,除四角的四根挺拔的柱子之外,,每面各有四根柱子,中間又有四根柱子,,一律是紅色,。有的柱子上掛著長短不一的楹聯(lián),青瓦,,顯得古樸,。在亭子的左邊山巖上刻著“醉翁亭”。醉翁亭西邊是歐陽修紀念館和方亭,。在秋末冬初的斜陽照射下,,整片建筑流光溢彩,明華端莊,。站在亭前空地上,,向南望去,瑯琊山一片蔥郁,,令人心曠神怡,。那蓬蓬勃勃的山景,讓我不由想到歐公的佳句:“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瑯琊山景致極美,,使人陶醉,,然山的美卻被亭的秀蓋過了。緣何,?歐公名也,。是歐公揚名了瑯琊山,是歐公命名了醉翁亭,,是歐公拓寬了瑯琊山的文化,開辟了醉翁亭文化,。
歐陽修飽讀詩書,,二十幾歲仕京城,可謂仕途暢順,。但他的家境并不好,,是貧寒饑苦。歐公四歲喪父,,三十歲的母親鄭氏帶他投奔其叔歐陽曄,,靠叔父供養(yǎng)?!皻W母畫荻”的故事就是說得歐陽修學(xué)習(xí)的事,。有知識,入仕早,,然由于性格原因,,也幾多被貶。他第一次被貶是二十八歲時到夷陵(今宜昌),,至于貶滁州時,,已是十年之后了。這時的歐陽修是三十八歲,,被貶并不可怕,,但名聲不好聽,這就是著名的“張甥案”,。有人誣告歐陽修與外甥女張氏關(guān)系暖昧,,雖然朝廷再三查實,誣告沒有得逞,,卻以別的名目將歐陽修貶了,。
背著這樣一個包袱,歐陽修來到滁州,,其思想感情可想而知,,但是歐陽修超脫了,他沒有悲悲戚戚,而是從容應(yīng)對,,適時調(diào)整,,使自己平安地承受著這一挫折。我們說,,人生不可能沒有挫折,,關(guān)鍵是遇到挫折怎么辦,能否解脫,、振作,,在奮發(fā)中等待。歐陽修做到了,,他能積極地從政,、治理地方,惠及百姓,。出于文人的秉性,,他樂山樂水,于是在瑯琊山他找到了思想的歸依,,在醉翁亭找到了思想的寄托,。如果不是詩書滿懷,達理明道,,不可能做到如此高雅,,如此愜意。文化修養(yǎng)的深淺決定了人的內(nèi)在素質(zhì)的高低,。
醉翁亭是一道文化風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薄白砟芡錁罚涯芡湮??!焙蔚雀删殹>虐俣嗄赀^去了,,歐陽修似醉非醉寫那篇文章的情態(tài)永遠讓后人懷念,,站在陽光里,端注著古亭,,想象著歐公的情態(tài),,我感到山水的美好,感到文化的甘甜,,感到歐公的可愛,。他為后人樹起了一座貶官文化的豐碑,,一個貶官文人的樣板。娛樂,、等待,、干事三者缺一不可,不如此不算成熟,,不是智者,。
我把思緒從歐公身邊抽回來,望著蘇軾書寫的《醉翁亭記》,,那字體蒼勁有力,。我暗想,蘇公是歐公的學(xué)生,,也得歐公真?zhèn)?,蘇軾一生仕途更艱難,他能順暢行世,,一定是受了歐公之益。
一個人精神不要太脆弱了,,挺一挺,,什么苦難都會過去。未來是美好的,,只要我們勇敢地去追求,。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