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凌
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余光中《鄉(xiāng)愁》
一
我們這代人,對臺灣有一種難以言述的感情,。如果說西藏是遠方的上方,,那臺灣就是遠方的遠方。它很遠,,在地圖上,,幾厘米就是一千多公里長長的海岸線,,臺灣被一片藍色包圍,像一小片指甲殼兒,,面朝大陸,,靜靜地守望在太平洋西邊。
“我愛我的臺灣島,,臺灣是我家,。過去日子不自由,現(xiàn)在更苦楚,。”這是我們小時候唱的兒歌《臺灣是我家》,,這支歌后來改編為《塵歡如夢》,由李克勤唱紅,。1949年,,蔣介石潰敗臺灣,從此,,兩岸信息阻隔,。我們對臺灣和臺灣人的了解,僅限于教科書上不長的篇幅,,若即若離,,遙遠而模糊。
時代的烙印往往與經(jīng)濟政治大氣候相關(guān),。上小學(xué)時,,好幾個學(xué)期作文的結(jié)尾總是:“我要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長大了解放臺灣,,統(tǒng)一全中國。”同時期臺灣的高考作文則是《論反攻大陸之必要》,。后來,,兩岸政治空氣有所回暖,鄧麗君的歌從靡靡之音演變成婦孺皆能唱,,成為大陸樂壇通俗歌曲的啟蒙,。1990年,央視推出“來自臺灣的歌聲”欄目,,《情義無價》等一批臺灣電視劇相繼引進,,“追星族”應(yīng)運而生。臺灣文學(xué)在內(nèi)地悄然開花,,瓊瑤,、三毛、羅蘭、席慕蓉,、朱天文,、朱天心、簡禎,、舒國治,、周夢蝶……那些風(fēng)格各異的詩詞文章,展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成為我們這代人青蔥時節(jié)的注腳,,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之一。在“言情教母”瓊瑤和“行吟文藝范”三毛的熏陶下,,我們學(xué)會了憂傷,,開始關(guān)注花開花落,渴望到大山外面去流浪,,淋雨曬太陽變得詩情畫意起來,,雖然有點兒無病呻吟,但至少修剪掉了我們性靈中的粗糲枝節(jié),。
從文學(xué)藝術(shù)中揣度臺灣那塊神奇的土地,,它逐漸清晰,又依然模糊,。記住了很多地名,,諸如新竹、花蓮,、嘉義,、云林、南投,、忠孝東路等等,。“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那酒一樣的長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鄉(xiāng)愁的滋味……”,,在吉他的《鄉(xiāng)愁四韻》中,兩岸之間的相互思念濃烈而感人,。我們和臺灣之間,仿佛一對藕斷絲連的情人,。2013年末,,從廈門思明區(qū)輪渡碼頭坐船來到東海中央,我們默默地凝望著對面的金門島,,許久許久,,想像著那片密密匝匝的綠色后面的人和事,心中無限感喟。
去臺灣手續(xù)繁多,,非常不容易,。我基本上沒有想過有朝一日能去臺灣。2014年,,在國臺辦的支持促成下,,巴塘天籟童聲合唱團赴臺進行文化交流,我隨團負責(zé)宣傳工作,。收到赴臺通知時,,暗暗興奮了好多天,對于我來說,,去臺灣比出國更有意義,,即便是公干,我還是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印證在“文”和“藝”中感受過的臺灣,。這種心情是同行的85后,、90后青年們無法理解的。
二
9月13日,,從雙流機場出發(fā),,經(jīng)過三個半小時的飛行,于暮色四合時抵達桃園機場,。
第一頓飯便是老董牛肉面,,該面參加了上海世博會,在臺灣的牛肉面節(jié)上連續(xù)奪冠,。面條柔滑筋道,,牛肉酥爛,湯頭清爽,,配以各種腌制的小菜,、甜點等。對巴塘人來說,,面食可謂稀松平常,,“天籟”的小朋友們一面吃,一面把臺灣牛肉面和巴塘冒面作了比較,。臺灣臨海,,面食本來并不興盛。1949年以后,,隨著大批國民黨北方老兵的扎根,,晉陜等地的面食在臺灣發(fā)揚光大,普通的牛肉面終成名小吃,。極簡主義者,、作家舒國治在《臺北小吃札記》中特別推薦了延平北路的汕頭牛肉面,,說它“有椒香氣,有姜沖氣,,亦有近似淺淺沙茶的藥香氣,;簡言之,清鮮也”,,這老董面的口味和他描寫汕頭面的大致相同,。單論面食的源起,臺灣和巴塘差不多,,巴塘人在臺灣吃到牛肉面,,瞬間就有了家的感覺。
下榻的酒店在靠近基隆河的劍潭,,與宋美齡親自指導(dǎo)建造的圓山大飯店相臨,,出酒店往右,就是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蔣經(jīng)國的雕像落座于此,。關(guān)于劍潭有一個傳說,明朝時,,鄭成功率軍經(jīng)過此地,,遇見神怪與神怪造成的大風(fēng)浪,鄭成功拋下身邊寶劍降服神怪,,從此風(fēng)平浪盡,,故命名劍潭。
酒店全面禁煙,,所有房間都安裝有煙火監(jiān)測器,。同行的男士們笑稱,抽得起煙,,付不起罰款,,于是便齊聚在酒店外的亭子里“過煙癮”,我則獨自走出酒店,,看臺北的夜景,。
遠處,臺灣的標(biāo)志性建筑101大樓在夜色中閃爍,,燈光襯托出它特有的竹節(jié)造型,,異常美麗。臺北的夜是靜謐的,,晚上十點以后,,夜市關(guān)門,沒有售酒執(zhí)照,,任何飯店餐廳禁止銷售酒類飲品,。坐在梧桐樹下,看街上人來車往,,各式店面的招牌映入眼簾,。因為喜歡簡潔,所以特別不喜歡大城市密密麻麻的廣告招牌,,凌亂得讓人煩燥,,但臺北卻不給我這種感覺,仔細揣度,,發(fā)現(xiàn)是因為繁體字,。《人民日報》曾刊載過一篇文章,,論漢字的美學(xué)價值,,觀點令人折服。作者說得對,,漢字的章法美,、對稱美、音韻美只體現(xiàn)在繁體字上,,簡化字好學(xué),,但缺胳膊少腿,不美,。臺北鱗次櫛比的廣告招牌上,,一個個規(guī)整的、沿用了幾千年的繁體字,,秦風(fēng)漢韻盡顯,,臺灣對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由此可見一斑??吹椒斌w字,,同根同源的親切感油然而生。后來,,在臺中的書店買了幾本龍應(yīng)臺的書,,繁體、豎排,、右翻,,習(xí)慣了左起橫排簡體,初看有些吃力,,慢慢便習(xí)慣了,。
這天,我們迅速結(jié)束手頭的工作,,在晚上10點前趕到了臺北的士林夜市,。夜市里人山人海,,無比喧囂,繁華的大街與它相比,,竟然安靜得多,。士林夜市是臺北最大的夜市,素以小吃聞名,,喝一杯正宗的臺灣奶茶,,順著人流慢慢朝前移動。衣服,、頭飾,、食品、箱包,、電器……價格不貴,,質(zhì)量也不錯,各種琳琉滿目中夾雜著“快來買快來看,,十點鐘打烊,,只有半個小時了!”的吆喝聲,。眼花繚亂中,,買了幾包黑糖姜母茶,回到酒店品嘗,,糊甜中略帶辛辣,,和對岸廈門的姜母茶比,又是另一翻滋味,。
臺灣產(chǎn)珊瑚,。品質(zhì)比意大利、日本的都好,,又大又紅,,按等級分為阿卡、沙丁,、漠漠三類,。珊瑚是寶石中唯一有生命的千年靈物,二十年長一寸,,三百年長一公斤,,屬藏傳佛教七寶之一。藏族人對紅珊瑚有一種近乎膜拜的圣潔感情,,對它的珍視程度勝過黃金白銀,。來到臺灣,怎能不買珊瑚,?于是,,我平生第一次見到了精美絕倫的珊瑚雕件,,這些雕件順著珊瑚的生長原樣精雕細琢,佛像,、仕女,、動物、花卉,、盆景,每一件都栩栩如生,,不僅具有相當(dāng)?shù)乃囆g(shù)性,,更融合了人文、歷史與投資價值,,是臺灣特有的珊瑚文化,。當(dāng)然,雕件只能飽飽眼福,,挑選了幾樣首飾,,特別喜歡那串小巧的紅珊瑚項鏈,每顆珠子都鮮艷,、圓潤,、晶瑩剔透。不過,,自己長相普通,,在如此美麗的珊瑚面前,著實有些自慚形穢,,因此很少佩戴,,只是不時拿出來把玩一下,這深海中的靈物,,是寶島臺灣給我最神圣的紀(jì)念,,值得恒久珍藏。
活動中期,,途經(jīng)鄧麗君的故鄉(xiāng)云林,,來到嘉義。次日要在學(xué)校開展活動,,當(dāng)晚,,便在山腰的一個農(nóng)家樂里住下來。有趣的是,,房間門上那斑駁的油漆,,內(nèi)廊墻壁上零亂的涂鴉,竟然跟侯孝賢電影《最好的時光》“青春夢”中舒淇打工的桌球室場面極為相似,。農(nóng)家樂的男主人是一位鄉(xiāng)長,,他家的小女孩在做作業(yè),,想看看基層臺灣人的生活狀態(tài),便特地關(guān)注了他們的住處,,乍一看,,簡直不是一般的亂,床前桌上,,東西扔得到處都是,。我對同行的臺灣導(dǎo)游說,嘖嘖,,真夠亂的,。他笑,這就是生活,。
是的,,這就是生活。天南海北,,高原內(nèi)地,,所有的人。每個人都像云一樣來到世間,,最后都會像水一樣消逝殆盡,。生活的內(nèi)容總是雷同的,不同在于生命的質(zhì)感,。在嘉義鄉(xiāng)村的深夜,,呼吸著臺灣的空氣,喝著臺灣的水,,和臺灣同行共蹭一個網(wǎng)加班寫稿子,,生活的細節(jié)自然、樸素,、瑣碎,,拉近了人和人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