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4年10月11日
◎王家年
清人有一套精典的人物畫譜《無雙譜》,。
《無雙譜》又名《南陵無雙譜》,,刊刻于清康熙三十三年,繪者從漢代至宋代一千四百多年間,,挑選了四十多位廣為稱道的名人,,如張良,、項羽、伏生,、東方朔,、張騫、蘇武,、司馬遷,、董賢、嚴(yán)子陵,、曹娥,、班超、班昭,、趙娥,、孫策,、諸葛亮、焦孝然,、劉諶,、羊祜、周處,、綠珠,、陶淵明、王猛,、謝安,、蘇若蘭、花木蘭,、冼夫人,、武則天、狄仁杰,、安金藏,、郭子儀、李白等,,繪成繡像并題詩文,。由于這些人物事跡舉世無雙,故圖冊稱為《無雙譜》,,繪畫者是擅長人物畫創(chuàng)作的紹興人金古良,,鐫刻者朱圭是康熙時期的御殿刻工。
金古良,,字墨禪,,生卒年均不詳,約清世祖順治末前后在世,。與宋長白友善,。著有無雙譜,始于張子房博浪之椎,,迄于文信國柴市之歌,,凡若干人。又有歷朝詩選,,并行于世,。朱圭,字上如,,蘇州人,,善繪事,工雕刻,無出其右,。
《無雙譜》是清初浙派版畫的力作,畫風(fēng)受陳老蓮影響,,造型生動傳神,,刻工精美,每幀所配的樂府詩也是朗朗可誦,。奇齡在序中稱:“是譜名無雙,,而實具三絕,有書有畫又有詩也,?!薄稛o雙譜》刻成以來,流傳翻刻甚眾,,民間的瓷器工藝品圖案中也常用《無雙譜》中的形象,。每個歷史人物旁都有墨書題記介紹人物的姓名及小傳。
《無雙譜》畫譜被清代景德鎮(zhèn)的工匠們搬上瓷器后,,有相當(dāng)長一段時間并沒有廣泛流行,。到了道光年間,爆發(fā)了震驚中外的鴉片戰(zhàn)爭,,百姓不僅深受鴉片的毒害,,而且還飽受戰(zhàn)爭的摧殘。這時,,由于人們呼喚英雄,、期盼英雄來拯救中華民族于危亡的心理訴求,“無雙譜”瓷器很快流行開來,。之后一直到清末,,國內(nèi)戰(zhàn)爭連年不斷,民不聊生,,當(dāng)時人們追捧“無雙譜”瓷器,,除了喜歡瓷器上的繪畫裝飾外,還有寄托心聲,、表達(dá)愿望的緣故,。可見,,“無雙譜”瓷器不僅是紀(jì)念傳統(tǒng)歷史人物的史料,,而且是那一特殊歷史階段社會狀況的見證,歷史價值可想而知,。
清代瓷器中的一個重要品種,。例如:清同治粉彩無雙譜圖花盆、清嘉慶粉彩無雙譜圖墩式碗、清道光粉彩無雙譜圖螭耳瓶等,?!稛o雙譜》刻成以來,流傳翻刻甚眾,,制瓷工匠以版畫為藍(lán)本摹畫于瓷器上,。康熙時期,,無雙譜人物便成為瓷器上常見紋飾,,道光、同治時期“無雙譜”瓷器盛行,,并一直延續(xù)到清末,。“無雙譜”瓷器因其繪畫特點突出,,畫片精美,,為清代瓷器中的一個重要品種。傳世的繪“無雙譜”題材的瓷器種類繁多,,有瓶,、盤、碗,、壇,、罐、筆筒,、帽筒等,,大多為粉彩器,也有青花瓷,。由于清代瓷器上的《無雙譜》圖文并茂,,從而深受瓷器收藏者的喜愛。
皎潔如玉白邢盤
筆者早年收藏了一只邢窯的白瓷盤,,無款,,開門貨,當(dāng)年以1200元買的,,邢窯的白瓷盤在今天看來已十分罕見,,當(dāng)然其價值不菲。
邢窯在河北的內(nèi)丘和臨城一帶,,是我國白瓷生產(chǎn)的發(fā)源地,。邢窯所燒白瓷,胎質(zhì)細(xì)潔,,色純白而極堅硬,。釉色白潤,有的微微閃黃,帶些乳白色,。胎與釉之間,,有一層護胎釉。器內(nèi)施滿釉,,器外釉不到足,。碗多折邊,圈足厚而底平,。作風(fēng)樸素,不帶紋飾,。
邢窯的白瓷代表了當(dāng)時瓷制品的最高水平,。陸羽《茶經(jīng)》評價:“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皮日休《茶甌詩》:“邢窯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墜,輕如云魄起,?!倍伟补?jié)《樂府雜錄》載,唐大中初年,,有調(diào)音律官郭道源者,,“善擊甌,率以越甌,、邢甌共十二只,,旋加減水于其中,以箸擊之,,其音妙于方響,。”李肇《國史補》中說,,“內(nèi)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睆奶拼墨I(xiàn)可知,唐代邢窯生產(chǎn)的白瓷,,其質(zhì)量是十分精美的,。釉色潔白如雪,造型規(guī)范如月,器壁輕薄如云,,扣之音脆而妙如方響,。同時,也因其數(shù)量增多,,又因物美價廉,,除為宮廷使用外,還暢銷各地為天下通用,。
邢窯瓷可分為白瓷,、青瓷、黑釉瓷,、黃釉瓷,,器物有碗、盤,、杯,、壺、缽,、罐,、盆、燈,、盂,、硯、佛龕,、俑,、爐、盞托等,。邢窯始燒于北朝,,終于元代,燒造時間約九百多年,。其技術(shù)水平在隋代已登峰造極燒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細(xì)白瓷,,在我國陶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其胎質(zhì)堅細(xì),、釉色潔白,、光潤晶瑩、氣孔率低,,影透性強,,與現(xiàn)代高級細(xì)白瓷的胎質(zhì),釉色相比絕無遜色,,這種現(xiàn)象在我國古代陶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特例,,具有很高的科學(xué)研究價值和文化價值,。
邢窯白瓷的出現(xiàn),改變了以青瓷為主的局面,,到了唐代,,形成規(guī)模,使得邢窯與越窯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爭妍的兩大體系,為唐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在內(nèi)邱境內(nèi)出土的“盈”字款白瓷,,為陜西大明宮的“盈”字款白瓷碗和上海博物館藏的“盈”字款白瓷盒找到了窯口的出處。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