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bào) 2024年08月08日
◎楊曉燕
婚姻儀式
認(rèn)親
婚宴的第二天,,村子里新郎家的親戚開始輪流邀請新郎,、新娘到家里作客,。這次請客的含義十分豐富,。對于各親戚來說,這既是表達(dá)對新郎,、新娘喜結(jié)良緣的祝賀,,也是新郎家族成員對新娘加入本家族表示歡迎。而對新郎,、新娘來說,,這也是認(rèn)親戚、識“門戶”所必須的環(huán)節(jié),。為了表示對新娘的尊重,,新娘的送親隊(duì)伍也一并邀請參加。有些人家,,同一個村子里住了許多親戚,,請客的人太多,新郎,、新娘根本吃不過來,。因而,這種請客的象征意義大于實(shí)際意義,。屆時,,新郎、新娘只需要輪流到每家小坐一會,,飲杯酒,、喝口茶表示一下即可;而各親戚則給新娘一個紅包,,以表祝福,。
回門
第三天是新娘回門的日子,即新娘婚后第一次回娘家的日子,。
在魚通,,回門也是婚禮中非常正式,、非常隆重且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新娘、新郎雙方的家庭對此都極為重視,。從新娘家來說,,他們要將送親的隊(duì)伍留到新郎家里,一直到回門時,,作為娘家的代表,,將新郎、新娘接回來,。而從新郎家來說,,首先是要為新郎,、新娘精心挑選回門的陪伴(相當(dāng)于伴郎、伴娘),,伴郎的人選早在“合八字”時就請公嘛進(jìn)行了認(rèn)真測算,,一般都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本家親戚中的男子,,一,、二人皆可;二是要與新郎的“八字”相合,。新娘的陪伴也是由婆家挑選準(zhǔn)備,,一般是在婆家親戚或朋友中選擇一個與新娘關(guān)系好、八字合的女性,。其次是準(zhǔn)備禮物,。禮物中有一件是不能缺少的東西——菜包子。菜包子是新郎父母事先準(zhǔn)備好的,,回門時由陪伴背到新娘娘家,,再由新娘父母分發(fā)給本家親戚。在魚通人的婚禮中,,男女雙方家庭互贈包子的習(xí)俗,,不知起源于何時,也不知其文化含義,。據(jù)推測,,第一,歷史上,,小麥面粉是魚通人飲食中較珍貴的食品,,平時很少吃到,因而包子成為珍貴的食品,,珍貴的禮物,。但是由于缺少肉食,只能以蔬菜為餡,。因此,,到現(xiàn)在魚通人仍稱為菜包子,實(shí)際上里面包的是兩片肉,。第二,,結(jié)親時,新郎的親戚沒能出席新娘家舉辦的宴席,,新娘家親戚也沒能出席新郎家舉辦的宴席,,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通過互贈包子的方式來表達(dá)雙方的一種心意。
回到娘家的新娘和新郎,,首先要到鍋莊處給父母磕頭行禮,,父母則向女兒、女婿說一些吉祥祝福的話語作回應(yīng),。
回門的時間為三天,。第二天開始,新娘帶著新郎到村里去逐一拜訪本家親戚,。這些親戚都收到了來自新郎家送來的包子,,作為回贈及對新女婿第一次來訪的回應(yīng),各親戚也要以紅包相贈,。
回門后,,送親隊(duì)伍的任務(wù)也就完成了,新娘家給每個送親人員一些錢,、洗臉帕,、腳帶子之類的禮物,以示謝意,。
最新消息